【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我思】:
有子(即有若)曾提到孝悌的问题,说的是孝悌为仁之本。而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也提到了孝悌,又不仅限于孝悌,延伸到了谨信、爱众、亲仁,实际是孔子育人的标准,或者说其认可的学习之路。
就像哲学上物质和意识第一性的问题,做人和做学问第一性上,孔子认为做人是第一位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我就“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胡思乱想一番。
01
俗话说“先做人,再做事”,乍看这句话,孔子强调的是先修德行,再做学问。
但为什么德行和学问不能同时得到呢?即边学边做。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成年人,年到而立才重读《论语》。如果自我感觉德行不够,那岂不是要先放下《论语》,修行仁德,自我感觉“成圣”了再去学习其他的知识?但如果我不读书,怎么让自己对仁德的认识更深刻?怎么践行仁德?
所以,孔子的意思只是强调德行在知识致用当中的重要性,意思是德行和学习是同时进行,但学习中得到的知识要首先践行仁德。如果把仁德知识比作道,其他知识比作术,那就应该先道后术。学“道”之余,有精力和时间,则用来学习“术”。
02
樊登老师曾在一次“广告推销365听书”中用到了这句话:“能够愿意花365块钱办一个会员卡的,就叫做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在后续中解释了这句话: “你已经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你的温饱也解决了,然后我还是需要追求点更好的东西,那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吧”
“行”字在樊登老师这里的意思应该是生活“行”,过得去的意思。单独拿出来使用,在我们听来其实蛮有道理的,但如果知道全文,我们就知道樊登老师这个解释其实与原义相差甚远。
我不是吹毛求疵,因为我自己也这么用过。还记得《论语》中有一句:“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原文中“本”应指孝悌,“道”则是仁。但我有一段时间也老喜欢用这句话强调夯实基础。
所以,引用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说明樊登老师说错了,而是提醒自己要知道原义,避免从别人加工后的话里学习“知识”,导致失去原义,万一考试考到呢?
0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政府机关的用人标准。如果将“德”与“行”,“才”与“文”对应,似乎这句话解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更为恰当。
关于“德”、“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圣人难得,一两千年才出一个。世间多愚人。君子难得,却可以欺之以方,被人当做工具,有时反而会坏事。危害最大的反而是小人,不论和平年代还是动荡年代,都是如此。
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的开启,但在赵魏韩分晋之前,三家都活在智氏的淫威之下,而智伯(智瑶,号智襄子)则是不得不说的人物。
智氏选接班人时, 族长智宣子,决定选嫡子智瑶为嗣卿。族人智果反对说,智瑶虽有“五贤”:美鬓长大、射御兼通、才艺超群、善辩能文、强毅果敢,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不仁”,即缺乏仁德之心。为人刻薄寡恩,损人利己,不懂得笼络人心。智果认为,如果不能施政以仁,而自恃“五贤”强势治国,是不可能获得心悦诚服的拥戴的。
智宣子不听,执意选择智瑶。智果就带着自己那一支到晋国太史,改智氏为辅氏,表示脱离智氏,另立宗庙,建立辅氏家族。而智氏的结局果如智果所料,覆亡在智瑶手里,而改姓辅氏的智果一支则幸免于难。
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不能说全部有才无德的人都是这种结局,起码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是这样。但这不是我们选择当小人的理由。
就像“美国空气香甜”的杨舒平,讲台上“舔”得有多开心,现实中被打脸打得就有多狠。
以德为先,倒不是要求你必须是君子,但起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失却这个立场,才高“十斗”也不见得就能有精彩人生,终究是“丧家犬”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