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人民日报的微信平台上已经第二次看到同一种类型的文章了,大概说的就是,你眼里不能接受的别人,就是别人眼里不能接受的你。然后配了一张图,两个交叉在一起的圆圈。一个圆圈代表自己忽略的内在,一个圆圈代表自己重视的外在,交集部分表示“你要成为的”。
“凡是你所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并不是很赞同这个观点,就我个人而言。
假设,我不能接受一个人有洁癖,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在别人眼里也有洁癖,我需要改正我因为不能接受别人的这一特性而被迫产生和他同样的这一特性?或者是,我要学习这一被我所排斥的特性?很显然,并不是。
我排斥,但我不需要学习。
我在想我是否偷梁换柱,偷换了作者的概念。我屡次想要重新读那篇文章,然而文章太长,读图时代,原谅我做不到。但我把这个观点所对应的部分,反复看过了几遍。
(二)
确切的说,我希望这个观点是,“凡是你所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向被排斥者解释清楚的。”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其一,排斥——证明你不能理解对方的所做所为,这一行为举止和你固有的原则、观念、想法相违背;
其二,被排斥者——证明你对他这个人本身产生了隔阂和不满。
作为排斥他人的人,我有理由相信我所排斥的这件事是从我的立场出发,说简单点——我不赞同你的行为。但同时,我对你很反感。
这就是问题的矛盾点,为什么要根据我所排斥的一件事,让我来排斥一个行为主体——排斥“做这件事的人?”
答案很简单,因为事情发生在先,有色眼镜紧接着被我戴上,而我的结论在这之后。
有理由相信,有色眼镜会一直存在,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内。从此那位被排斥者想必早已经被我们格式化了吧,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善恶是非早已超越了事情本身,上升到”我所认为“的高度来接受我的评判。
我们都会这样,包括我自己,难道不是么?
(三)
有了这个矛盾症结的所在,我想下一步是应该找到解决症结产生的原因,而并非如同我所反对的观点那样,下一步我们要开始“学习”。
而我所提出的观点,恰恰就是寻找原因的具体做法:告诉被排斥者,你反感的行为,以及反感的理由。
当然了,很多时候在人情社会之中我们更多选择的是不指出不是么?从小就会被教育,“别人家的事情不要管”,“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样“各扫门前雪”、“关起们来过好自己小日子”的人比比皆是,所以魏征会成为谏诤的典型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我想这就是“怨仇”被积压在心底越来越深以致未来出现矛盾隔阂的原因。
“你看不惯不必说,自会有人去说,或者他以后吃亏了自己就知道了。”
这样子的小嘀咕是不是也在某些我们“看不惯”的时候被回荡在脑海中呐?
都这样,我们都有过,都有“不爱管闲事”这一“美好品质”,世代传承。
所以,我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不是如我所说,告诉他,直接简明的告诉他你的看法和原因。
我想言语冲动的人会担心以此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争论,然而有时候恰恰是争吵才让我们看出了事情的本质和根结。
把这根结打开,不要害怕越打越乱,最后成了死结。放心,反正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绕开这个结,让它一直存在,最差的结果不也是这样吗?反正未必解的开,那我为什么不试试?干得好,解开了,干砸了,也是干得漂亮。
(四)
我想当解释清楚了排斥点,你会有三个好处:
其一,不用把这种难受憋在心里,一味地用他人的不好来折磨自己;
其二,它避免了你用这件事来判断这个人,同时防止了你用现在所看到的他来格式化未来所有的他;
其三,你做了件别人想做但都为了“少惹事生非”而故意不做的事,攒人品了。
我不愿意把我反对的那句话和胸怀、境界、阅历等等高深莫测、捉摸不透、品评不一的概念纠缠在一起,我只是想就话论话,就事论事罢了,仅此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