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挫折,心里压抑,对生活感到悲观的时候,我常常会想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去年我叔叔去世,这是我奶奶第二次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看着她悲拗的画面,我忍不住想她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她年轻时,她的丈夫就因为阑尾炎治疗不及时去世。她独自辛苦地抚养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个个脾气都不好,经常对她大吼大骂,女儿长期受着家暴的困扰。
年老了,本想着可以过一个舒心的晚年,大儿子和小儿子却相继离世,她自己也疾病频发,住在大媳妇家里,看人脸色,出入不得自由。
听我妹妹说大伯母还不让她在房间里梳头发,让她去阳台外面梳发。
她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不得而知。
或许就像余华在《活着》一书的自序中说的那样: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我看完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对活着又有了新的体会。
弗兰克尔说一个犹太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二战期间,他全家都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集中营是一个人间炼狱,充斥着对人性的蹂躏。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在了集中营里,只有他和妹妹活着走出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他用真切的生命体验写出来的书,是他对身处绝境的观察和体验,对生命个体完整意义的挖掘。
他在书中给出了三种找到生命意义的方式:创造事业、爱、忍受并超越痛苦。
01 创造事业
弗兰克尔原本有机会躲过席卷整个欧洲的纳粹种族灭绝运动,在那时他得到了上帝的暗示:“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
因此留下来的弗兰克尔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在集中营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无法刷牙,许多天不能洗漱,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性挨打。用沾满泥浆的鞋子当作枕头,几乎所有的集中营狱友都患有水肿,双脚肿大,脚上皮肤紧绷,膝盖不能弯曲。
集中营的棚屋之间到处都是粪便,粪便在运输过程中经常飞溅到囚徒的脸上,他们一旦表现出厌恶,或者用手擦去粪便,就会招致一顿毒打。
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弗兰克尔有一天,他脚疼得很厉害,天气很冷,寒风刺骨。他一瘸一拐地跟着大家走了几公里的路,从集中营到工地干活,他对自己时刻想着现实悲惨的琐事感到厌烦。于是他想象着自己在明亮的教室里对专注的听众讲授心理学。
就像尼采所说的:“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因为弗兰克尔他心中有着对未来对自己职业的喜爱,他把目光放到未来,他想象中自己在职业上所取得的成就,所以他能够超脱当时的环境,超脱出当时的境遇和苦难。
02 爱
有一个年迈的、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全科医生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他非常爱他的妻子,所以生活十分痛苦。
弗兰克尔提出:“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怎么样?”
他说:“那她可就受苦了,她怎么受得了啊?”
弗兰克尔马上回答:”是啊,正因为她先你而去,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代替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正因为爱,所以痛苦也变得有意义了起来。
03 忍受并超越痛苦
《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
弗兰克尔所宣扬的意义疗法找到生命之意义有三个途径。第一是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第二是经历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途径: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以此改变自己。
就像十年前汶川地震中的“夹缝男孩”郑海洋因伤势过重不得不双腿截肢,现在的他正和朋友一起做着“假先生”的创业项目,专注于帮助残疾人找到优质的康复医院、理疗师以及能提供更好护具的商家。郑海洋常常因为工作要忙到凌晨才能休息,可是他反而乐此不疲,他说“之后的人生,我想要竭尽全力过好!”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而对待生命,我们必须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只有在濒死之时人们才能揭示生命的全部意义。
弗兰克尔最后提醒我们“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越变越糟。”
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无论在怎样的境地里,人们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是无法被剥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