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忙,或者是因为囊中羞涩,我的大部分书都是从网上购买的,比如京东、当当、亚马逊、淘宝等等。尽管我会仔细浏览这些书的说明,但是仍然会买到许多自己不喜欢甚至并不需要的书。购买这些图书之前,我会阅读图书目录,还会特意去豆瓣看相关的书评,但还是接二连三地买到许多不想要的图书,这些不喜欢的书占到我购书的三成,这让有时候感觉很沮丧。
高效能阅读技巧31:不要被网站的用户的评论所迷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仔细想来,我无疑是被那些语出惊人的用户评论忽悠了,于是买了很多自己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书。
现在很多自媒体网站或者社交媒体网站上会有很大书单、排行榜和水平,读者一不小心就会因为这些东西而吃大亏。读者所作的书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出版社或者书商推广和销售行为,他们往往聘用一些知名人士或者有经验的专业书评写手通过书评的模式向潜在的意向读者推荐图书,对于这种书我们一定要睁大眼睛。有些书评往往言过其实;
第二种就是能够看出评论者在有意吸收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中肯的评论;
第三种是拘泥于自己的想法,不是彻底地批判就是强烈地赞同,甚至有人在图书尚未上市之前就大肆批评。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值得我们关注的图书评论很显然就是第二种,这种评论是针对作者的意见而给出的积极、冷静、中肯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才会有助于我们购买图书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一种评论其实就是一种书评式的广告,如果做出正确的判断,还得靠我们自己通过阅读原书才能做出结论。
第三种书评大多只是基于书评作者自己的好恶,写下言辞激烈的惊人之语。这些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会抱着极力维护的态度,绝不吝啬赞誉之词,以此为依据而做出购买的决策,会有很大几率犯错。
其实,书评者的意见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的问题,并尽力寻找相应的对策。基于外部评价的购物决策系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像这样被他人的好恶所控制而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况很容易出现。
用有限的资金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关键就在于尽量不要受到外部意见和诱惑的控制。为此,我们需要清晰地认知自己读书的目的,亲自去实体书店,亲眼确认图书目录,然后再购买。只是提高“有效购买书籍率”的根本所在。
其实我在一个很好的办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平常时候,我会根据网上得来的各种书单、排行榜、书评,结合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拟定自己的书籍购买清单,并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会去实体书店,按照书单列出的图书逐个实地验证,对于真正确定想要购买的图书,用手机拍照,然后回家从网上下单购书,这样可以节省30%的费用。不过这样做与实体书店不太公平。奈何限于资金有限、囊中羞涩,只好出此下策,惭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