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这句话阐述了知进而不知退的害处,告诫人们当知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是说世人自恃有持满之术,所以贪位慕禄进进而不已。老子的意思是虽是能持,不如放下休歇为高,故曰“不如其已”。倘一旦祸及其身,悔之不及。就好像秦代宰相李斯,善于心术,结果反为所害。李斯临刑前,对自己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此时,李斯感悟到了不知止带来的祸患,可惜为时已晚。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是说世人以智巧自处,恃其善于揣摩,而更增益其精锐之思,用智以取功名,进进而不已。老子认为虽是善能揣摩,毕竟不可长保。如苏秦、张仪的纵横之术,彼此相诈,虽得一时风光,转眼就身死名灭,这大概是精于揣摩而不知止的应验了。
如此不知止、不知足之人,贪心无厌,纵然求得金玉满堂,却身死财散,故曰“莫之能守”。纵然位极人臣,而骄泰以取祸,正是“自遗其咎”(灾祸)。这大概是知进而不知退之害也。
人殊不知天道恶盈而好谦。就如春夏秋冬四时,成功者退。人若能够做到“功成名遂而身退”,此乃得天之道也。“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这是清儒金兰生氏所辑格言联壁里的一副联语。因为此卦有谦卑之德,所以不论六爻如何变化,皆得亨通。学此卦者诚能谦卑自处,自可逢凶化吉。
孔子一行投宿在一个村庄,子路到井台打水,可找不到水桶,只得用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陶罐打水,水打满提上来,一放地上,陶罐就倾斜了,水也就流光了。试了几次都是这样。正无奈时,孔子走过来,看了看陶罐,然后亲自汲水,只汲了一半水就提上来,陶罐稳稳当当地不倾斜了。孔子对弟子说;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汲水器,它两头小中间大,容易汲水但不能汲满,一满它就倾覆,汲半罐它才不会倒。
所以,中国古代的智慧不求满,做人主张谦德。人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得以保全;如果争名夺利不知止,常常自取其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