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差党想法原创文字集
文化差异是怎样一种体验 |谈话录

文化差异是怎样一种体验 |谈话录

作者: 邀鲸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01:38 被阅读62次
文化差异是怎样一种体验 |谈话录

最近学校正在进行学生会换届选举,所有人都在拉票与被拉票。

可能是因为被一个还在国际学院的中国学生投票会显得特别国际化,一夜之间我就变的特别受欢迎,甚至还有小姐姐提出请我吃饭让我为她竞选站台。

我打算投票给一个经常一起出去social的设计系小哥哥,正在默默登录投票端,菲利普见了就问

“你怎么也不看看他的竞选宣言?”

这个小哥哥的目标是竞选学生福利和副主席,但其实说实话学生会和国际学生的关系就像是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但平行的存在,即使无限延伸也永远不会相交。所以我其实并不是很关心他当选了之后会有什么措施。

菲利普小哥哥却特别严肃的批评了我“亏你还再看社会契约论呢!有你这样想法存在集体怎么去约束机制?为什么学校会竞选就是因为所有人都能提出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说好啦好啦,那我投票给要请我吃饭的小姐姐吧,至少她还知道运用贿赂手段。这个已经处于半毕业状态连图书馆都进不去的人居然还对我如此随意的态度表达了不满。

反观菲利普乃至整个学校的人都对竞选这件事群情激动以及投入十二万分的认真,我开始剖析自己为什么总对学生会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其中有一点可能是出于中国学生的惯性,习惯性的倾向于这些投票竞选的过程不过是“老大哥在看”的一个过场式游戏。

还有一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黑猫白猫,能当选的猫只要别对自己有影响的猫就都是好猫。

但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不同的,欧洲的投票制度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认真的对待手中的选票,不可不负责任的滥用群众权力。每个月领取的工资需要交多少税款,汽油的价格,医疗与教育制度都是由手中小小选票决定的。他们的投票反映了他们所想要的生活。

同理即使是在学校也是一样,有人觉得去克里夫顿校区的大巴间隔太长那就投票给竞选方案里有向学校提出增加班车次数的候选者,觉得体育中心的泡沫地板太老旧的就投票给向学校求拨款更新设施的候选者。其实每一张投票都投射了对不同生活的期望。

不像我只是盲目投票给熟悉的人,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说总觉得熟人再怎么折腾至少不会对自己下手。

于是我还真的登录了网站去好好的将每个候选人的竞选宣言看了一遍,其中也不乏有趣的,有竞选social主席的候选人竞选方案写了请求学校下调啤酒售卖价格,教育候选人则看到一个要求学校在上课期间勒令休息区停售酒精饮料,但不幸的是此人的支持率毫无疑问的垫了底。

这种文化冲突不光体现在政治观点还体现在很多其他方面,比如金钱观和价值观。

菲利普为了去苏格兰做了两个月的翻译,而我则很诧异的问他这么大额的金钱父母为什么不能问父母索要一些支持?

他义正辞严的说:与自己相比起来父母才是更应该出去旅行的人,他这怎么能花他们的钱自己去旅行呢?这是绝对不行的。

在他的眼里去做翻译兼职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他不能理解我为什么露出“好孩子你受苦了”的深切同情。

其实我早就发现在国际学生中有兼职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在西方学生中没有兼职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大家会很自然的在趴上互相讨论最近又去了哪里哪里面试,哪一家的时薪最高,而我却特别尴尬的完全加入不进讨论。

我把这种尴尬告诉菲利普小哥哥,他便很惊奇的问我,你没有兼职那你准备去巴黎的费用怎么办呢?

他的惯性思维里觉得十八岁之后自己就应该要为自己的开销买单,但其实虽然我一直叫嚣着存钱去巴黎去巴黎,但其实实际存起来的巴黎基金还是从父母给的生活费里扣除的。并不像他一般银行账户上每一磅都是靠实际投入的时间和劳动力赚得。

我看得出他对我这样存钱的渠道并不是很认同,因为从本质来说我还是在花费父母的钱去满足自己的愿望。

我被他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打动,想了想说要不我下个学期去找个做咖啡的兼职吧,我可是有证书的咖啡师呢。但随后又觉得不妥,有了兼职以后我在西方社交圈里属于正常了,但在华人留学生里又变成了“有兼职”的异类,两种文化圈很难做到真正的平衡。而且还存在着其他质疑,比如父母会觉得在国外学习已经够艰难的了,还要兼职你能兼顾的了学习吗?索性给你多一些生活费,你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我就是因为有这样想法而能够至今还能够心安理得的躺在父母身上。

菲利普也并无多劝,只说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可以了。

其实存在着文化差异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比如我带菲利普吃他人生中第一顿麻辣烫,他吃的非常满意还赞叹这种烹饪方式特别健康,因为遵循着食材的加工步骤越少越好的原则,麻辣烫就是食物原材料切一切直接入汤煮。

再比如第一次date的时候我开玩笑问菲利普:你学International Business(国际商业),你家有国际Business吗?

他耸耸眉毛没弄明白:学International Business家里就要有International Business了吗?这是什么逻辑。

我不无狡猾的笑着和他说

在中国留学生中,学Business的家里很可能是真的有Business。

当这个无知的德国人惊异的把眉毛拱成两条小桥之后,我几乎满脸祖国万里山河红的荣光。


文化差异是怎样一种体验 |谈话录

相关文章

  • 文化差异是怎样一种体验 |谈话录

    最近学校正在进行学生会换届选举,所有人都在拉票与被拉票。 可能是因为被一个还在国际学院的中国学生投票会显得特别国际...

  • 高度不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近很流行各种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例如 “成为富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装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等等,...

  • 生场大病,宅在家里养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近似乎很流行谈“体验”,比如 “在X国当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男朋友长得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吃不起土是一种...

  • 嫁一个不爱的人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总是觉得孤单。

  • 采访录|开地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F哥,是我高中时期第一个认我做小妹的同学。还记得那时他经常说,当我奔跑在人群中时像是浓缩成了一个小点,但他总能一眼...

  • 挣多少钱你才不会觉得穷?

    最近知乎上看到很多谈论钱的话题,“月薪5000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月薪过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月薪五万元是...

  • 谈话录

    (一)陌生少女 “你画的画好有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颜料拍成雪糕的样子。” “我也是第一次这样做,刚刚想到这创...

  • 谈话录

    我不知从何开始下笔,总觉得有些事,自己应该记得或该忘记也将散落。但还是想写下今日我的恩师与我的谈话之事!将近约45...

  • 谈话录

    谈话录 文/星儿叶子 谈到某位诗人 你说见过,他内心干净,笑容可掬 我说,他也有人生的不幸 你说,人靠什么战胜生活...

  • 谈话录

    从《歌德》的谈话录的内容概括中主要写了爱克曼写的歌德语录具有主观成见,并不是完全转录歌德话语,他是歌德的忠实粉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差异是怎样一种体验 |谈话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o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