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简书首页收录🇨🇳蝶恋诗情
再读《红楼梦魇》,《红楼梦》的浩繁和厚重,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有人

再读《红楼梦魇》,《红楼梦》的浩繁和厚重,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有人

作者: 孑然漠北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00:51 被阅读81次

对红楼考据研究书籍一直颇有兴趣,特别是刘心武先生别开生面的考据在百家讲坛播出后,我对张爱玲先生《红楼梦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红楼梦》一书的好、美、情、真诸多的特点是无法言尽的。它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也是后人所不及的。对于大家的考据和研究,我认为早已是百家之言,甚至是千家之言。张爱玲先生说: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一书对红学考据研究的学者而言,早已成为了心结。变成了一种红楼“梦”,或者红楼情了。

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见历来的学者不管属于哪个流派,对《红楼梦》研究都是颇有心得,也是引经据典各取所需的对《红楼梦》进行一家之言的。并没有像胡适先生、张爱玲先生、周汝昌先生这样,穷尽心力,深入迷宫般的红楼语境,探寻这其中的真意。

十年辛苦为红楼,曹雪芹以毕生的心血酿成的《红楼梦》一书,他所展示给我们的真情、真美以及超越时代的思想,跨越时空,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红楼梦》读者,也耗尽了一批批红学研究者的青春和年华。再读张爱玲先生的《红楼梦魇》,我是对照红楼梦脂批本一页一页比较来读的,张爱玲先生以女人的细腻和作家的缜密,层层剥落书中的疑云,句句透析书中的迷雾,令人一路随着她的心境走来,不时有豁然开朗见白日的感觉。但读的过程却是非常艰难的,以我的学识和素养,并不能一一领会,甚至往往前面的看过了,后面的一句补正,会让我半天不得要领,如此三番五次,放下了,又拾起来,总有跟不上的郁闷感,有时甚至愤愤弃书,不想再读了。可是不过半天,书中的字迹就像一只只的蜜蜂,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不得已又得重新拿起来,接着往下看。去年的12月前后开始借阅,看完《红楼梦魇》已经是三个月后的今天,昨夜读完后,思绪万千,不知思归何处,脑子里有一种被填塞感和相反的被抽空感。一时感佩曹雪芹的博学,一时又为成书的艰难辛酸;一时为张爱玲先生的考据推理折服,一时又为破解真相后狂喜。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

《红楼梦》的浩繁和厚重,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有人把《红楼梦》比作百科全书,深以为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红楼梦魇》,《红楼梦》的浩繁和厚重,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有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ps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