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散文想法
章渭煊先生与复旦附中皖校(黟县)

章渭煊先生与复旦附中皖校(黟县)

作者: 见微知著的维 | 来源:发表于2021-02-23 20:00 被阅读0次

          章渭煊(1911年——1999年),瀛洲镇瀛洲村人,字唯行、又字韦弦;渭字辈,族人尊称渭煊公。

        【人物主要经历:毕业于省立二中,后从事教育工作。1937年底之前,先后任教于绩溪县城胡氏小学、省立二中附小;1938年上半年至1942年上半年受聘于复旦附中皖校(黟县);1942年下半年至1946年底任教于绩溪县立初中教导主任(可能时间不长)并兼任瀛洲完全小学校长;1947年至1949年任教于浙江省严州师范、1949年上半年任教于浙江省立高等商业学校;1951年9月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浙江分校学习,毕业后加入民盟;1952年调人浙江省民盟,成为专职民盟干部,历任处长、副秘书长;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57年反右运动民盟是重点,据章敏先生介绍:1957年反右运动民盟“右派”比例非常高,很多“右派”分子基本上都被遣送回原籍没有工资,我父亲还算幸运没有被遣送,只是干部级别从14级降到16级保畄省政协委员,直到69岁“右派”平反,后调入九三学社任职,工资调回到十三级,上世纪八十年代任九三学社秘书长(副厅级)等职。】

    章渭煊(1949年)任浙江省立高等商业学校教员,时年38岁

      据新版《绩溪县志》记载:章渭煊先生“在复旦附中皖校期间,时值皖南事变以后,受脱险的新四军战士、隐蔽身份的同事、复旦附中皖校教师曹欣安的影响,曾积极以歌为投枪匕首,唤醒青年学生与民众而被政府解聘。后曹欣安被国民党杀害。”这是迄今为止比较详实的介绍。

          据章渭煊先生后来回忆,1938年下半年受聘复旦附中皖校(黟县),1942年下半年与同事、地下党负责人曹欣安一起被国民党黟县党部逼迫离校。曹欣安回泾县,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章渭煊先生回绩溪在县立初中教书,几乎同时又兼任私立瀛洲完全小学校长,至1946年下半年离任。

          可见,章渭煊先生1938年下半年至1942年下半年整整四年在复旦附中皖校(黟县)的工作经历对章渭煊先生后来的事业发展非常重要。这是一段什么样的经历?他与曹欣安老师的关系?曹欣安是哪里人?是新四军还是地下党?章渭煊先生在复旦附中皖校(黟县)从事了哪些活动?复旦附中皖校(黟县)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章渭煊先生的这一段经历与他后来的人生选择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1946年在瀛洲小学校长任上干得颇有成绩为什么会突然离职?这一系列的疑问亟待研究解答。

            今年是章渭煊先生诞辰110周年,本文作者心怀景仰之情,认真查阅了黟县党史研究关于复旦附中皖校(黟县)中的相关介绍和对多年来各类回忆文章(书籍)等史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尽可能详细的还原章渭煊先生在复旦附中皖校(黟县)四年期间人生最精彩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包括这一期间非常有意义的人和事,希望能够达到还原历史、激励后学之目的。

    (一)中国抗战历史回顾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宣布迁都重庆。

          蒋介石在庐山宣布:“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慨然题词:国民党员、共产党员兄弟般地团结起来,为抗日救国而斗争,达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之目的。

        至此,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形成。

        与此同时,毛泽东的著名论著《论持久战》发表。

        全国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积极奔赴抗日第一线。

          1938年1月,陈立夫临危受命,开始了他近7年主政教育的生涯。

        陈立夫刚上任不久就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明确指出:“教育之任务,为在德智体各方面培养健全之公民,使其分负建国之艰巨任务,故青年之入学修业,自国家立场观之,读书实为其应尽之义务,使青年而有废学现象,实为国家衰亡之危机。”

        陈立夫组织了轰轰烈烈的高校内迁工作。1937年到1944年,总计有98所高校进行了迁移,其中迁往西南、西北地区的高校共计52所,占内迁总数的一半。

        南京沦陷以后,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安徽。由于徽州地处山区,据史料记载,整个徽州仅绩溪县城遭受了日本飞机的多次轰炸,多达7次,造成了绩溪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山城黟县一时间成了徽州人民抗击日寇的大后方。这时上海、苏州、南京各大中院校的大部分老师、教授和著名文化人相继迁往山城黟县。

    (二)抗战期间古黟山城星光四射、大师云集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复旦附中皖校(黟县),包括其前身东吴附中,以及始建于1920年的泾县培风中学等,都非常值得徽州人去探寻去研究去纪念去学习。1937年抗战爆发,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中华大地,向来寂寞的古黟山城,星光四射、大师云集,一时成为众多文人学者荟萃之地。他们中有:东吴附中教师、黟县人叶芳珪、东吴大学著名法学家孙蕴璞、东吴教授蒋纬国老师张梦白、东吴大学训导长兼教授沈祖懋、国立法政大学总务长教授陈海澄、东吴元老教授、许国璋先生的老师吴献书、著名作家周瘦鹃、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第一人”程小青等多位知名教授;在外地任教、求学的黟县人纷纷回转家乡的有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吴道存(建国后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汪玉春、现代语言学家舒耀宗、汪学纯(时任复旦大学校长英文秘书、1940年由董必武介绍去延安,南京解放时,赴南京接管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等本土乡贤名达。学校办学期间又不惜重金招聘了一大批老师,他们中不少为中共秘密党员和进步民主人士。党员教师有:高中语文教师曹欣安、高中化学教师杭礼门、英语教师郭壮楣夫妇、语文教师兼女生生活指导蒋蘅、高中数学教师程宇、许祥麟等。进步民主人士如马吉先、章渭鍹(煊)、周立铭、崔之和、俞子箴、黄栗庄等。

    (三)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东吴附中和复旦附中皖校(黟县)

          经查阅中共黟县党史资料:1937年冬,上海、南京相继失陷,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部分教师避难来黟。此时,在外地任教的黟人叶芳珪、吴道存、舒耀宗等也纷纷回到家乡。他们志同道合,几经计议,决定在家乡建立一所中学,校址选在碧阳书院,校名仍用东吴附中。执教者均为东吴大学或原附中的知名学者。就读的学生多为县内子弟,还有一部分则为宁、沪、杭回乡避难的青年,随东吴附中教师流亡来黟的学生,以及附近祁门、石埭(石台)、太平等县的学生。学校于1938年2月正式上课,此为黟县中等教育之首创。同年夏,东吴附中奉校本部令迁回上海。

            学校虽撤走,但在东吴附中教书、读书的不少徽州人,还有一些江苏、上海等沦陷区的师生却没有离开黟县,因此县城中失学、失业的青年也就陡然多了起来。在此期间,一批上海复旦大学的师生也避难于此,恰逢暑假,他们便在黟县开设了复旦暑期补习学校。

          东吴附中迁走后,复旦大学的谢小鲁、马吉先等以及原东吴附中未迁离的教师,就在东吴附中原址——碧阳书院里,在复旦暑期补习学校的基础上,筹办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起初,一点经费都没有,负责后勤的是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黟县人汪介民,他回到家中,动员做“源丰南货店”老板的父亲捐出二百元作为开办费,以解决燃眉之急。

            开办学校的备案手续办理是十分繁琐的,更何况又在战乱中。按政府规定:开办私立完中,要有不动产数百亩学田以及为数可观的一笔开办资金。这个规定对于一批流亡的穷书生们来说,根本就是一条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于是,他们为了绕过这个备案手续的繁文缛节,就决定采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名,并由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英文秘书的黟县人吴道存远赴重庆,征得了已经内迁的复旦大学本部同意,皖南行署才批准备案。得到了政府认可,学校的经费就有了着落,也就保证了学校能长期办下去。

          从1938年2月东吴大学附中开学和1939年复旦附中皖校(黟县)招生,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办迁往宣城,复旦附中教学取得优异成绩。在皖南唯一的一次的高中会考中,复旦附中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办学7年,有高中毕业生271人,其中黟籍学生63人。1941年,有5名高中毕业生被保送到中山大学。据统计,复旦附中高中毕业生有考入西南联大、中央大学、中央政校、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院校。

      (四)曹欣安的革命生涯

          前文介绍,1938年复旦附中皖校(黟县)成立,与章渭煊先生一起被聘用的老师中还是曹欣安等5名地下党员。其中曹欣安是主要领导人,在曹欣安的组织领导之下,1939年春,中共复旦支部正式成立,到1939年秋,外校转入一些党员,加上新发展的党员,支部人数逐步扩大。皖南事变以后,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曹欣安多次被捕。为此作者查阅了泾县人朱普乐先生发表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民间历史》的一篇文章《故里先生》,其中讲到凯中先生:在培风中学读书期间,凯中先生参加了地下党。他的联系人是曹欣安。曹是学校语文教师,小岭人,上海震风文学院学生,地下党培风支部发起者;曾多次被捕入狱,“皖南事变”以后被国民党杀害。顺着这个思路,作者查阅了泾县培风中学的史料如下:泾县黄田旗峰山下的培风中学是泾县最早的初级中学。培风中学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培风学校,1928年开办初中班,并经省教育厅核准正式定名为“安徽省私立培风初级中学”。自1928年创办到1950年停办,培风中学共有22年的办学历史,为泾县及旌德、太平等邻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至此关于曹欣安的革命生涯的脉络已经基本清楚:曹欣安1938年受聘复旦附中皖校(黟县)之前就是泾县培风中学的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曹欣安是泾县小岭人。小岭村,属泾县丁家桥镇,西与云岭镇接壤,泾县云岭是当时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小岭村也是泾县宣纸的主要生产区。据章渭煊先生1984年回忆(《黟县党史资料》总 47 期。):1942年,国民党三战区对曹欣安追得很紧,虽然谢小鲁、李家珍出面担保,但敌人还要拘捕他。同时国民党县党部也注意我的行动,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因此我和曹欣安于四二年下半年被逼离开复旦附中回家乡。曹欣安回到泾县,继续进行革命活动,于一九四七年冬遭受敌人杀害。

          曹欣安,是我们党一位意志非常坚定的老地下工作者。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国共合作时期还是在白色恐怖时期,曹欣安以泾县培风中学、复旦附中皖校(黟县)语文教师作掩护,积极发展地下党组织,团结广大进步民主人士为党工作。曹欣安曾遭多次被捕,但革命信念矢志不渝,革命意志坚如磐石,直至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五)章渭煊先生在复旦附中皖校(黟县)

          黟县人民政府的纪念文章介绍这样一个重要史实:“音乐、地理教师章渭鍹(煊)专门写信到上海给余良谋同志,索要解放区的歌曲,作为音乐教材在音乐课和课外活动时向学生介绍、教唱。在上地理课时,把金仲华的《世界知识》作为主要教材,结合介绍苏联和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章渭煊在复旦附中皖校(黟县)积极参加中共复旦支部、学生抗敌协会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充分利用演讲、口号、标语、歌曲和戏剧,公开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章渭煊1984年回忆:复旦附中三周年庆典,召开了纪念大会,唱歌、演戏相继搞了好几天,还由曹欣安主编了复旦附中三周年的校刊; 皖南事变后,我们组织了有师生参加的五、六十人的歌咏队,到太平、石埭(石台)、青阳等地演唱抗日救亡节目,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新四军所在地,人民群众觉悟较高,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的欢迎。露天演出遇到下雨,群众宁愿淋雨也不肯离场,歇下来后,孩子们围着要求教唱歌曲,影响很大,引起了国民党三战区的注意。这次活动我们一共在各地演出了十多天。

          章渭煊先生回忆:我在给高二学生讲课时,其他班级学生也来听。由于长期接触这些进步书刊,思想上也逐渐倾向进步,工作上也得到进步师生的支持。

      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上海沦陷,南京沦陷,芜湖沦陷,武汉沦陷,大片国土沦陷!然而战火中诞生的复旦附中皖校(黟县),却始终燃烧着那民族救亡的生命之火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时刻照亮着无数徽州的优秀儿女积极投身于全民抗战的滚滚洪流之中!无论侵略者的铁蹄如何在中华大地肆虐,无论日寇的战机怎样在江淮两岸上空撒野,不屈的民族救亡之火永远没有熄灭,直到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取得驱赶日寇的最终胜利!章渭煊先生在复旦附中皖校(黟县)任教四年,他用智慧和才学紧紧与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一起、在抗日救亡中与以曹欣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他为国家为民族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精彩华章!

          为纪念章渭煊先生诞辰11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章渭煊先生,以聊表由衷的怀念之情! 

    1951年9月2日,章渭煊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杭州分校七期22班4组同学合影 章渭煊(1949年)任浙江省立高等商业学校教员的工作证 1949年8月8日章渭煊参加杭州中教暑期17小组会员合影 章渭煊先生与家乡人合影,右一是章金宝先生,中立者是二女儿章雪华女士 1950年熙康兄到杭高读书,章渭煊先生与章熙康、章雪华合影(此照片由熙康兄提供)

    作者致谢:

    1、感谢章敏先生提供的父亲章渭煊先生各个时期的历史照片,文中的一些史实已由章敏先生核实。

    2、感谢原绩溪县人大副主任、关工委章鲁文副主任的大力支持,利用各种关系在黟县收集到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3、感谢章乘东弟帮忙联系章敏先生。

    本文参考文献:

    1、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复旦附中与新安旅行团

    2、朱普乐:《故里先生》(香港中文大学)

    3、戴治中:江岚笔下的泾县培风中学

    4、中安在线:碧阳书院话复旦

    5、章渭煊同志关于复旦附中皖校的回忆(1984年)

    6、百度百科:王嘉仁(原名汪学纯)

    7、科学网:博文张梦白先生一封令人感动的信

    8、科学网徐惠德:见证苏大的华丽转身

    9、抗日战争纪念网:历史不能忘记——侵华日军在安徽暴行全记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章渭煊先生与复旦附中皖校(黟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sd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