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老师说 “ 我完全从悲剧的角度看贾瑞,作者很厉害,他用类似闹剧的方写了一个悲剧,我们通常只看到 ’ 闹’ 的一面而忽略了’悲 ” 。
所有变态反常的行为必有原因,一个人的个格表现自然受他的生长环境、父母教养等影响。
换现在,也是他的原生态家庭吧。
贾瑞,又名贾天祥,贾府远房玉字辈子弟。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
幼年丧亲的贾瑞,由祖父带大,可以想象这样相依相偎的爷孙关系,会是多么紧密。 贾代儒书读得很好,可是却屡试不第,没机会做官,一辈子很寒酸,做了贾府私塾的授业老师,执掌贾家众多子弟的学业,以贾家当时百年旺族的声望与努力,选老师也不会太差,用现代话套,不是院士,也得是个知名老教授。书中说的也很清楚: “ 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乃当今之老儒 ”,我们对代儒的学问毋庸置疑。
但他的育人处世方法肯定有问题,要不然贾瑞的“品行不端” 来自哪里。
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代言人,他总觉得自己是最正确的,教育就是严格、教训,以严厉示人。对塾中别的学生子弟如此,更何况对孙子贾瑞,较之于一般家长更加恨铁不成钢,尽心竭力、严苛要求,一来告慰他早逝的父母,二来待贾端金榜题名好光宗耀祖。
所以贾瑞很惨,在这样一个严格的、做老师的祖父跟前长大,贾代儒会把他一生不得志的郁闷都发泄在孙子身上,如书中 “ 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 然而,这个被严加监管的孙子,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他根本没有人生经验,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他从小就调皮捣蛋,也不会被王熙凤骗成这样。
贾瑞二十岁,第一次一夜未归,回来后遭到 “ 打了三四十板,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补出十天的功课。 ”
祖父代儒,人如其名一一 “假呆儒”, 正统封建卫道士一派,他根本就不知道贾瑞被王熙凤戏弄之事,也不会想到孙子已经年满二十多岁了,他会有情欲,会爱上女人,会因情欲遭人算计。在他的眼里,是没有也不该有情欲的,儒家礼教总讲“克己复礼”,七情六欲人之天性是被压制的。他怎么会跟孙子有亲子沟通,遇上事只会粗暴的体罚,而贾瑞内心燃烧的情欲又岂是这种教训可以扑灭的呢?
缺爱的环境,没有人关心、关怀过贾瑞,他的迂腐、刻板、扭曲的家庭环境,贾瑞的生命是匮乏的、狐独的、迷茫无助的。
旁人看到,王熙凤对他如此低劣的虚情假意的话语,并无高明之处,他就傻的全信了。
情欲是人与生俱来的,只要是人,只要走过发育的青春期,都会生有的冲动。青青期的情欲是贾瑞无法控制的一部分,它在封建伦理的制约下激流暗涌, ’ 那人刚到面前,便如饿虎扑食,猫儿捕鼠一般,抱住叫道:“ 亲嫂子,等死我了!” 说着,抱到屋里炕上就亲嘴扯裤子…… ’ 情欲是人与生俱来的,只要是人,作者毫不避讳,用悲悯之心呈现贾瑞,写他陷在情欲中无法自拔的那种傻,找不到生命上进的动机,看着他沉沦、堕落、作者只是叙述,没有亲蔑和批判。
关于性的描写,在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第六回 “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都有初次涉及,描写的亦幻亦真,成长中的尴尬阶段,我们有时候很难判定它为善为恶、为美为丑、它只是一种生命的内驱力,一种感性欲望的动物发泄,面对它们,真实、冷静、淡然才客观,我们看到了还有贾瑞这种小人物的孤独与无奈,迷茫而又无法自拔的生命,
贾瑞只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找不到自我救赎的出路,那个环境那种略形教育是他悲剧的根源。
贾瑞和贾宝玉一样,有着同样的痴。他们的痴都是理智的逻辑现象无法解释的,也是生命当中最执迷的,有着相同的“ 厚地天高,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还 ”。
贾瑞,这个闹剧中悲剧人物,作者让他以真实的“傻态 ”呈现,稍纵即逝地出现和消失,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失笑之余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不免思考人性的缺憾和悲哀,可以把这个故事当警醒世人的寓言去读。
每一个小人物,作者都刻画的惟妙惟肖,一举几得,贾瑞这个人物塑造,肩负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放到文中上下,他应该还有更多的作用。
2021--9 风铃手记
《红楼梦》剧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