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结棕吊屈原,作为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节俗,古时抛棕江中,如今没有了,作为民俗在社会衍进中趋向文明,标志着节俗的革故鼎新,福州民间端午节,举家观看龙舟竞渡,必带棕子吃的。
最早的棕子是将米装在竹筒中的筒粽,到了取竹箬裹米结粽,制作方法大有进步,到了宋代,渐已盛行粽里夹馅的,出现了豆沙粽,火腿粽,八宝粽等,讲究美食,福州结粽常见的:一是纯糯米结成的,二是糯米间夹豌豆或花生结成的,三是咸味红,糯米间夹肉,虾皮,香菇片等裏成的,形状一般粽尖及底部三角,有偏长形,也有偏短胖形,制作工巧。
考辨结粽的来由,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记曰:屈原以五月五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曰,以竹筒贮米祭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