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08924/3459368d44dd197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8924/16a1982b66aea5f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8924/05ff9e99de52556f.jpg)
1、B-29超级堡垒轰炸机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B-29 Super fortress),亦称B-29超级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发动机重型螺旋桨轰炸机。主要在美军内服役的B-29,是美国陆军航空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等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其命名延续先前有名的B-17飞行堡垒。
B-29不单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同时亦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B-29的崭新设计包括有:加压机舱,中央火控、遥控机枪等等。
原先B-29的设计构想是作为日间高空精确轰炸机,但在战场使用时B-29却多数在夜间出动,在低空进行燃烧轰炸。
B-29是二次大战末期美军对日本城市进行焦土空袭的主力。向日本广岛及长崎投掷原子弹的任务亦是由B-29完成。B-29在日本因此有“地狱火鸟”之称。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B-29仍然服役了一段颇长的时间,最后在1960年代方才完全退役。B-29的总生产量为3,900架左右。
它设计的架构后来继续延伸,发展成美国空军的B-50。而苏联用逆向工程复制了B-29成为图波列夫Tu-4。
2、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实际作战概况
最先的作战计划,是以印度作为B-29的后方基地,使用中国西南部的前进机场,对日本展开轰炸。
由于中国沿海的港口已被日本占领,由中国至印度并无陆路可通。一切补给只能以极为昂贵,经过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来进行运输。
首批B-29在1944年4月抵达印度,并在4月4日飞越驼峰,抵达中国四川成都专为B-29而建的机场。B-29的首次作战是1944年6月5日,98架参战的B-29中的77架成功从印度飞抵曼谷,轰炸当地的火车调度场。
1944年6月15日,47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位于日本的八幡钢铁厂。
这是1942年4月杜立特空袭东京以来,美军首次再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不过由于运输补给困难,加上由中国起飞的B-29必须减少载弹量以运载燃料,故此B-29在中国的日子里,只对日本发动了有限的攻击。
B-29最后一次从中国起飞向日本空袭是1945年1月6日,49架B-29参加攻击。到了1月底,B-29开始从中国撤出,重新部署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基地。
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在1944年占据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关岛、塞班岛及天宁岛,并开始在岛上修建机场。
这些机场成为美军在二次大战最后一年空袭日本的基地。群岛上的基地可以由海路轻易获得补给。
1944年10月12日,首架B-29抵达塞班。首次作战是同月28日,14架B-29轰炸了特鲁克环礁。11月24日,岛上111架B-29轰炸东京。自此展开B-29对日本本土越加猛烈的空袭,一路直至战争完结方才结束。
最初B-29轰炸日本的目标以军事及工业设施为主。B-29多数在日间从30,000呎左右高空进入,使用仪器进行精确投弹。但是日本本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气流,使得这种空袭难以发挥成效。
后来指挥官李梅改变B-29的攻击方法,让B-29在晚间从5,000至6,000呎的低空进入日本,并且根据日本空袭中国城市的经验,使用凝固汽油弹和燃烧弹对日本的城市进行大范围的地毯式焦土轰炸。
李梅相信日本的战斗机在夜间不足为惧,而这个高度亦正是日本防空炮火的断层。B-29拆除尾部的机关炮,以增加2,700磅的载弹量。
结果证明李梅的策略正确,1945年3月9日晚上,334架B-29首次以新战术空袭东京。当天晚上将东京16平方英里的地区烧成平地,东京商业区63%被焚毁,失去18%的工业生产力。84,000人于当晚葬身火海,100万人无家可归,而B-29的损失为14架。
之后两星期,再有120,000日本平民死于B-29的焦土轰炸,而B-29的损失却只为20架。到了战争最后的数个月,B-29动辄以五百架编队,由P-51战斗机护卫,进行对日本城市的连续空袭,目标并且由大型城市渐转为中型城市。
李梅预计,到了1945年9月,B-29每月将可向日本投下115,000吨燃烧弹,是3月首次开始燃烧轰炸时的8倍;而到了10月,B-29将开始缺乏可供轰炸的目标。
不计算两次使用原子弹的袭击,在整场战争中,B-29摧毁了日本178平方英里的市区,导致40万日本人死亡,250万家房屋被毁,900万人流离失所,而B-29的损失总共为414架。
除了焦土轰炸外,B-29还对日本的航运路线进行大规模的布雷。到了战争末期,日本的海运因航线受阻而接近瘫痪。
3、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至于最为人所熟识的B-29,相信是“艾诺拉·盖号”(Enola Gay)。1945年8月6日,艾诺拉·盖号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小男孩。三天之后,另一架B-29伯克之车(Bock's car)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胖子。
经过B-29轰炸机所搭载的水雷、燃烧弹、原子弹的连续数月攻击后,日本各大城市及工业基地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加上苏联对日本宣战,日皇裕仁被迫选择接受《波斯坦宣言》,无条件投降。
4、B-29曾参加朝鲜战争
二次大战以后,B-29亦曾在朝鲜战争中出动超过20,000架次,投下200,000吨的炸弹;朝鲜战争后期,美军指挥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曾提议以B-29搭载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北,以遏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猛烈攻势,但被时任总统杜鲁门反对并撤销麦帅指挥大位。
之后随着喷气机时代的来临,B-29开始退下前线。
当B-36轰炸机开始服役后,B-29由重型战略轰炸机改变为中型轰炸机。
之后B-29多数转为执行辅助性质的工作,例如搜救,电子侦察、空中加油、气象侦察等。1950年代波音公司生产的B-47轰炸机,和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开始服役,B-29正式退下火线。
5、苏联仿制的衍生机型:苏联的图-4
二次大战以后,苏联使用逆向工程,复制了战时在苏联迫降的三架B-29,并且称之为图-4轰炸机。图-4在1949年开始生产,一共制造了1000架左右,部份出口至中国,在解放军内服役至1960年代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