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哲思
小铁路背后的大国博弈⋯⋯

小铁路背后的大国博弈⋯⋯

作者: 占芳 | 来源:发表于2020-09-09 09:28 被阅读0次

    大国之间合作与博弈无所不在。

    一条普通铁路也足以成为借题发挥的契机。

    放眼历史,新民、法库算不上多重要,

    两个相邻县城相距也就60多公里,

    大清帝国的神经末梢却触动一群列强的神经,

    惹得美、日、英、俄等诸多列强粉墨登场。

    围绕两县铁路外交竟开启一幕波斓大戏⋯⋯

    1905年,日本人不惜赔光了家㡳开战,在日俄战争中险胜。

    夺取了沙俄东北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权益,从老毛子手里接受了旅大租借地。

    家里前门才拒豺狼,后门又闯饿虎。

    甲午之痛忧在心腹,这一次清廷更感觉芒刺在背。

    此前,高唱“联日制俄”的张之洞噤若寒蝉不再作声了。

    赵尔巽、徐世昌、唐绍仪等地方官纷纷上奏条陈利害,

    建议采取开埠、修路、筹款、移民实边、筹边防等相应措施确保东北不失。

    日本对南满的经营似乎在和大清较量着智慧和底气。

    1906年,日本成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

    虽然静无硝烟却执行着国家战略。

    按“满铁”章程,中日平权,日本人和中国人均可购买“满铁”的股票。

    实际日人自己连“满铁”股票都不够分,

    根本就没打算股票让别人置杓分羹。

    10月21日《东京日日新闻》写:“在清国的我邦人应募情况已如本报昨日记载的那样,达到了13600股,但清国人应募的一个也没有。

    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日本感到意外。

    清廷并没如日本所想:捞点“南满”的一点股票。

    相反,而是指责日方擅立“满铁”违背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11月10日,清外务部采纳盛京将军赵尔異建议,就此事正式向日本驻华公使提出抗议。

    抗议指出:南满铁路只是中俄合办东清铁路的一部分,

    满铁檀据铁道及附属财产,完全违背了中日缔结的有关条约。

    抗议强调:日本只能按条约经营旅顺、大连的干线,其他各线都应该取消。

    铁路沿线附属产业需经清政府同意。

    “满铁”应遵守清朝主权和两国合办原则,两国协商重新募集股份。

    清政府这次抗议抓住问题要害,

    若仅表示没有得到“满铁”股票,不仅小家子气,

    还等于承认“满铁”,同意日本政府参与并直接对中国东北进行无耻的侵占。

    因此,在反对“满铁”成立问题上,清朝没有输在理上。

    日本政府自知理亏干脆耍起了流氓,不予理睬。

    日俄瓜分东北铁路主干线,

    清廷上下也千方百计针锋相对。

    地方官第一反应就是“第一救亡要策”一一自主筑路。

    1907年1月,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提议在哈尔滨及省城(齐齐哈尔)间筑路,“分列强在北满之势。”

    同年3月,盛京将军赵尔巽分析日本主依南满,书陈“新民至法库门再至辽源州(双辽)抵齐齐哈尔应建一铁路”。

    对付大连港,“另开一不冻口岸”。

    对策还在点子上,可是朝廷真沒钱啊!

    甲午战后大清帝国已开借款渡日先河。

    1895年对日赔款首期五千万两和赎辽费三千万两后,借款所剩无几。

    之后,对日二期三期赔款又被迫两次举债,均以关税盐税抵押。

    英德两国放贷三笔共白银3亿两,计息7亿余两,打折后清廷实得2.6亿两。

    甲午一战赔款拖大清堕入垂死深渊。

    这回万般无奈只得再想招转借洋债。

    随后几年,清政府与美国多有接触,希望借助美国力量达到自已的目的。

    美国当时很想在世界推销剩余的资本,在东北却远非易事。

    日本、俄国紧紧关起在南、北满的势力大门,英国又与日本沆瀣一气。

    美国想利用清政府染指被日俄紧闭的东北门户,

    清政府则想通过美国资本消弱日本在经济上的垄断。

    双方各有算盘,但矛头明确直指日本。

    罗斯福当初调停日俄战争特别卖力,

    本希望日本对美国网开一面,别像以往沙俄那样关门吃独食。

    美铁路大王哈里曼正谋划世界大铁路计划。

    无非是想利用战后混乱,硬砸资本收购南、北满铁路,进而连接远东西伯利亚铁路,贯穿欧亚交通线。

    战后的日本也是一穷二白四处借钱。

    1905年10月,哈里曼抓住日本需钱关口,与之签订“南满铁路预备协定备忘录”。

    强调美日共享南满铁路的产权与经营。

    当时日本从俄国获赔偿梦想已落空,把希望全放到旅大租借地和南满铁路上。

    此备忘录与经营南满的构想背道而驰,日本国内舆论大哗。

    南满利益是35万日人死伤换来的,岂容老美轻松拿走?

    日本谈判代表小村寿太郎坚决反对,备忘录被废弃。

    但美国插手中国东北的愿望却没就此罢手。

    可此时清廷和东北却发生重大变化⋯⋯

    1907年1月,大清朝开启了官制改革。

    4月,东北行政设置发生重大变化,

    原三省将军被裁撤,代之以东三省总督和三个巡抚。

    徐世昌代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唐绍仪为奉天巡抚,吉、黑均亦换帅。

    本邦国事即人事,往往换人即换政。

    可清朝官员试图以夷制夷仍然持之不懈。

    徐世昌筹策东北仍以开放来抵御列强势力的膨胀。

    唐绍仪此前即任铁路总公司督办,用袁世凯奏折中话说:其“铁路局供差颇能抑制洋人”。

    继袭赵尔巽修新民法库铁路设想自然而然。

    1907年7月,向美国驻奉天领事司戴德提出了新法铁路计划。

    按司戴德的预想,新法铁路第一步是从新民修到法库门,然后再延长到齐齐哈尔。

    唐绍仪希望向美借款两千万建东三省银行,

    用于铁路建设、稳定货币、壮大实业。

    正急于为美国资本谋出路的司戴德真是大喜过望。

    8月,他把自己起草、经唐绍仪同意的银行借款备忘录急迫地告诉哈里曼。

    他在日记里写道:“如果被接受了,那么,我们将在满洲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新法铁路的提出使清政府与美国资本走到了一起。

    双方利益的共同趋向都是针对日本。

    清廷想助借美资在东三省有所作为,美国正面收购南满铁路不成就搞侧面迂回。

    其实,仅靠新法铁路并不足以动摇南满铁路的经济地位。

    可是,新法铁路对日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将成为南满铁的并行线,

    而是开了与南满铁路和日本在东北势力竞争的先河。

    对日本来说,奉省引入美国资本修建新法铁路对日本影响太严重了。

    日本得此消息就炸了。

    清廷本想“以夷制夷”,却缺乏合纵联横大的外交智慧。

    以至直到今天,人们仍以为华夏的“以夷制夷”只是“鹬蚌相争”。

    清朝官员对日本的反应缺乏基本预判。

    司戴德求功心切哈里曼在此事上备感棘手。

    本来,新法铁路的提出就是为了对付日本的南满铁路,

    短视的“利益观”造成外交谋略缺失。

    清廷在不敢与日本撕破脸中进退失裾。

    这种不敢终究使清政府缺乏底气,使自己被置于不利地位⋯⋯

    明治维新后二十年日本迅速崛起。

    在日本军政两界影响极深的山县有朋有著名的“两线论”:

    国家的安全线为一个主权线,一个利益线。主权线是日本本岛,利益线就是朝鲜和中国满洲。

    一旦突破了利益线,主权线对一个岛国就变得毫无意义。

    与俄一战,岛内此军国主义论调甚嚣尘上。

    清廷也是行事不谨,让无孔不入的日情报机构得手。

    1907年7月,日本驻中国公使林权助已将此事向日本政府进行报告。

    8月,日本代理公使正式向清朝外务部提出抗议。

    清国铺设与南满铁路并行或损害该铁路利益的新铁路,帝国政府绝不予以承认。

    10月,日本再次声明:“关外铁路向法库门方面乃至其以北延长,那分明就是与南满铁路并行而且损害其利益的铁路。”

    日本人显然已经洞悉全部方案及意图。

    清廷只能坚持回应:新法铁路不是南满铁路的竞争线,此系中国內政!

    同时指示驻英公使李经方向英国表示:“新法铁路距南满铁路甚远”。

    大国外交需要的是谋略,而不是嘴皮子打马虎眼。

    日本对不同国家采取了迵异外交策略,对英美和缓而对清强硬。

    日外相林董也怕问题国际化,派公使向英国解释新法铁路满铁不利的影响。

    英国商界本不满日本独享南满的利益。

    可是,英国的整个战略布局关系更大。

    需要和日本的同盟来对付德国,不想在东北亚一块土地上太计较得失。

    1908年2月,英国外相古菜伊对日方表示理解对新法铁路的态度。

    日本接到报告后,赶紧向日本驻法、德、意、奥、俄使节通报有关情况。

    搞定英帝礼貌告知各国暗中敲山震虎。

    清廷只能单独依靠美国的有关行动了。

    没想到,清廷的希望也连连落空。

    得知司戴德备忘录的哈里曼,因陷入金融危机难再投资东三省银行。

    1907年11月与唐绍仪签订新法铁路承包合同的英国公司,也没有得到英政府的支持。

    1908年7月,唐绍仪只能再赴美争取资本。

    11月,唐绍仪刚刚赴美又传出美、日签订罗脱一一高平协定。

    这对清朝的外交幻想不啻当头一棒。

    日本的活动又抢在了清廷前面!

    美国国务卿罗脱与日本驻美公使高平小五郎商定,“各国在华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以保持各国在华的共同利益。”

    美国看来,得到日本对“机会均等”承诺要比区区一笔对华借款重要得多。

    而日本更关心的是抢先与美国进行对话,得到美国的谅解。

    外交永远是利益至上,美国对日本变得宽容,而清对美交涉却更困难了。

    本邦复杂的人际政治,亦外交之掣肘。

    光绪慈禧相继驾崩,载沣摄政后袁世凯便被罢免。

    唐绍仪少年留学耶鲁,对美外交本应长䄂善舞。

    但唐站队袁派,树倒猢狲散,难以为继。

    英国态度束手,美国授助迟迟不来。

    清朝外务部再次向日本强调新法铁路所涉天津、营口皆为结冻港,而“满铁”的大连是不冻港,

    东北货物必须经“满铁”运到大连,新法铁路绝不是“满铁”的竞争线。

    望日本重新考虑,软弱之相尽显。

    可日本早看透了清廷软弱的本质,态度越来越强硬。

    日军界元县有朋言:“可用所谓最后手段迫使北京政府唯命是从,别无它法。”

    直接赤裸裸地露出了武力的獠牙。

    10月,日本节外生枝又提出所谓折衷要求:

    新法铁路只铺设到法库门,并以“满铁”修某站(如四平)到郑家屯铁路为补偿。

    同意京奉铁路在小西门边共设车站。

    安奉铁路及其它铁路沿线矿山问题,要求作为日本、中国的共同事业等

    企图维护南满铁路地位尽量扩大利权。

    清政府老问题没解决,又招新麻烦。

    顶不住日本压力的清政府在安奉铁路等老问题上妥协。

    1909年9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一揽子方案,《东三省五案交涉条约》。

    清同意铺设新法铁路事先与日本商量,承认大石桥至营口支线以及南满沿线矿权的“共同合办”等。

    日本则不反对京奉铁路延长到奉天城根。

    为保京奉铁路新法铁路计只能痛苦流产。

    东北是牵制东北亚的枢纽,一直觊觎中国的日本,“九·一八”前已垂涎东北30年。

    作为工业化副产品,铁路以其高运量快速度左右近代战争的形态。

    列强在东北争霸点集中于建造和拥有铁路,

    东北铁路一开始就显现有别内地铁路的悲壮。

    这似乎是弱国外交的宿命。

    有没有人出来争脱宿命打碎桎梏?

    下期故事您将看到东北自主铁路的崛起⋯⋯


    参考文献: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中国铁路史》、《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袁世凯奏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铁路背后的大国博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tp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