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疆援教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都已逐步适应了阿图什的工作和生活。现简单介绍一下我现在的学校,顺带谈谈我的一些感触。
来到阿图什后,我们一行16人被分配到了阿图什市硝鲁克中学(简称硝中)。该中学始建于1987年,由格达良乡中学、肖路克中学、吐故买提中学、哈拉峻乡中学、市四中合并而成,位于阿图什市区光明路,是全州唯一一所全封闭的寄宿制初级中学。该校2005年由辽宁省沈阳市援助下重建,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6年更名为阿图什市硝鲁克中学。
走进硝中学校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937平方米,绿化面积5500平方米,是阿图什市强力推进教育扶贫的重点工程项目。
学校原有教职工336名,目前加上我们援疆教师16名,另外内招教师11名,共有教职工363名。学校现有七、八、九三个年级64个教学班级,2600余名学生,其中住宿学生有2200余名。
全校教风好、学风好,原有教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教师课务量很大,尤其是体育老师,他们每人每周达到21节课时以上,其他学科教师也大抵如此。该校女子足球水平位居南疆第一,前几日我有幸随队去乌鲁木齐参加全疆的中学生足球比赛,见证了该校体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这儿的学生都很勤奋,我们每天早晨到校时,天刚微微亮,可是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孩子手捧着书本在校园里晨读了。
孩子们还很知道节约,有次我进班级,看光线有点暗,我就随手打开灯,可是马上就有孩子把灯关了,他们对我说:“老师,我们能看得见,不能浪费学校的电”。
走进硝中阿图什还没有脱贫,孩子们平日里吃的都很简单。他们早上是一个馕(古称“胡饼”、“炉饼”)和一碗白开水,有时可能会分到一袋牛奶或一个鸡蛋;中午是一碗饭,一个菜,那个菜应该是我们老家做的大杂烩的那种,有时为一碗手抓饭;晚上是一碗稀饭。
学校目前实行"双语"(维吾尔语和普通话)教学,这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遍很差,班级里很多学生不会讲普通话,这给我们日常的普通话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以致于上课的进度很慢,这个星期安排了一篇国庆征文,我认真的看了,很多孩子不能流畅的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阿图什与新疆其他地方一样,地广人稀,因此孩子们离家一般都很远,目前我知道离家最远的孩子学校距离他家有四百多公里,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学校住校生多,以及我们星期天也不能休息的原因。
走进硝中孩子们热爱劳动,目前全校偌大的校园没有一位清洁工,所有卫生全部由学生分班级完成。
这里的孩子们既守规矩也很礼貌,由一件小事可见一斑。学校教学楼没有学生厕所,只在位于教学楼、宿舍和操场之间的三角地带建有一个公厕,但是教学楼里有教师卫生间,然而即使再怎么拥挤,我也从没见过有孩子进教师卫生间去的。
来到了这里,能看到这些纯朴的孩子,我常常会心潮澎湃。这些懂事的可爱的孩子,让我心疼,也让我肃然起敬。
其实,在你来我往的尘世里,生活的贫富有时并不重要,这里虽然贫困,但这些孩子好学上进,为人纯朴,让我有了一种重回自已儿时那个纯真年代的感觉。
孩子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境遇都不尽相同,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快乐是四季的阳光,向上是成长永远的动力,不论春夏秋冬,只要开心,只要快乐,生活就会越过越美好。
来到新疆,走进硝中,对于我,既来为人师表,也同时来接受心灵的洗礼,来净化自已的灵魂,我愿陪伴着这些孩子让自已找回人生最初的梦想,让自已的身心随梦飞!
走进硝中(据微友平淡兄文稿修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