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厝村村落地处于九龙江畔,地属漳州角美台商投资区地域。
知道这个村落是一次朋友间的谈聊,据说当年是十里八乡出名的下番村(外出闯南洋),闯出名堂的大多都会返乡起大厝,展示荣归故里的那份殊荣与自豪。走进村落,左弯右拐,其实和普通的村落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杨氏宗祠布入眼前时,那份气派就出来了。闽南村落该有的建筑空间元素,杨厝都有。宗祠家庙前的大水塘,一排的红砖老厝群在水面的倒影,石板小桥人家~~!没有走到跟前根本无法来领略这份美。

杨氏家庙及四周的闽南古厝群


发现水塘以前应该是一个活水系可外通,因为临水人家都设有台阶通口。

沿着石板路往家庙左侧走,气派的闽南红砖古厝是挨连着。有的些已经破败的房屋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华。保生大帝厚安宫,开漳圣王纪念堂,村里还有座基督教堂及街头巷尾的福德土地公庙等村人民俗信仰丰富。
纪念堂后方有座番楼,“余庆园”建于1921年,仿罗马券廊式,由本土流水红砖砌成外墙,当地称之为“红楼”。花岗岩石条筑成的门楼看得出有被毁过重修的痕迹,“余庆园”的门楼字迹清晰可见。此楼由旅菲律宾华侨杨清月所建。据说 “红楼”建时就有配备自来水系统装备,房子里有布道水管及安装水龙头。在房子的后山上有专门修筑一个水塔。当年还有专门顾人往水塔挑水,通过水管引入房子里使用。不过年久失修当时的水管、水龙头已经不能使用了 。

离余庆园前方百米处还有栋番楼——碧山楼
碧山楼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仿巴洛克式建筑,灰砂洗外墙,立面拱券式,屋顶融入闽南建筑的人字坡顶(双倒水)。墙体四周都以长条窗户给足屋内通光通风,窗台与屋檐间都有精美浮雕点缀,栩栩如生。由于是灰砂外墙,大家称其外“乌楼”,是有菲律宾华侨杨贺龙所建,杨贺龙也是余庆楼的杨清月的叔叔。因此大家称杨厝这两栋番楼为“叔侄楼”


往碧山楼门口直走 不远处 又有一座南洋式建筑“养真楼”。屋顶、栏杆、墙体都有着各式雕塑。是1931年由杨果忠所建。

翻了史料,才发现杨贺龙叔侄及杨果忠当年都就职当年海外知名的“瑞隆兴铁业公司”(杨知母兄弟五金公司)。
“瑞隆兴铁业公司”的负责人杨在田,祖家来自杨厝,父亲在菲律宾经营一家铁铺,不料父亲过世后,铁铺被叔叔侵占,幸有人帮打抱不平为他力争而复业。后来,菲律宾大举垦荒,耕种铁具需求量大增,杨在田把握住时机,努力经营,在美国五金商人Albtnoz Syoip资助下,创办经营“瑞隆兴铁业公司”,由于杨在田乳名“知母”,该公司被村人俗称“杨知母兄弟五金公司” 。作为家族企业,杨在田从老家杨厝聘请了不少族亲好友在公司任职,共同打拼。
普通的村落一挖掘发现收获满满。闽南乡亲下南洋辛苦打拼弘扬闽南人智慧、胆识、勤劳、感恩等精神。有成就时不忘本的返乡追源带来多元文化融合,其实对在地肖年人还是有不少的触动与激发的。
(参考资料:驮夫“走进台商投资区杨厝”;百度“龙海杨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