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孺子可教
[释义]:孺子:儿童,后生;指赞扬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
[成语]:助桀为虐
[释义]:桀:夏代的最后一个统治者,相传是个暴君;虐:残暴。比喻帮助恶人干坏事。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古往今来,德高望重的前辈面对好学有才的晚辈,往往喜欢拿自己的套路验证一下对方,或是考验年轻人的底蕴与眼光,或是给予后进在某个领域“登堂入室”的诀窍,事后再大发一通“某某孺子可教”的言论。这样既保持了自己大师的姿态,又留下了提携后生的美名。
开这一风气的正是黄石公和张良那个“圯桥三进履”的故事。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把自己的鞋扔到桥下,再让年轻人捡上来,还要让其亲手给自己穿上。然后老者露出微笑,约年轻人五天后在桥上见面,年轻人答应了,连着好几次去了却发现老者先到,受不了被批评迟到,年轻人索性半夜不睡就去了,终于赶在老者前面。老者送给年轻人《太公兵法》,勉励他成就帝王之师,并预言年轻人十年可获成功。
年轻人就是日后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张良,老者因为临别留下话“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所以后世称他为黄石公。
这更像是一个仙人指导凡人济世安民的范本,唐代虬髯客为李靖筹划天下大事、五代十国时睡仙陈抟指导赵匡胤建立宋朝等等似乎都是这一范本的再现,不同的是黄石公化身为老者,虬髯客化身为侠客,陈抟则以托梦的方式出现。
然后,张良铸就“谋圣”的威名,李靖堪称初唐第一名将,赵匡胤更是抓住时机黄袍加身,逐步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纷争。
同时,“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张良一直将黄石供奉着,直到去世后家人也照常祭祀;虬髯客和李靖夫妇留下了“风尘三侠”的英名,传说远走海外;陈抟则在宋代之后颇受重视,成为道教神谱里颇为传奇的仙人。
很明显,张良的成就离不开黄石公的教导,但在这个富含神话色彩的“孺子可教”背后,是深刻的教育。宋代苏东坡曾经写过《留侯论》,在其中专门探讨了“圯桥进履”的故事,他说黄石公的做法目的就是锻炼张良的度量和耐心,“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至于《太公兵法》,则可能是老者毕生所学,既然所托得人,也就倾心相赠了。
而“助桀为虐”这个成语就让很多人疑惑了,大家见到的不应该是“助纣为虐”吗?
实际上这两个成语是挺有渊源的。“助桀为虐”一词,是司马迁时代的用语,出自于张良劝告汉高祖刘邦的一番话:“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秦朝残酷无道,沛公刘邦得民心顺人意,才能够势如破竹获得胜利。替天下铲除暴政,应该以清正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开始贪图享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正是多亏了张良的苦口婆心,这才暂时遏制了刘邦小农思想的再爆发,把他拉回到起义初衷的正轨。
而“助纣为虐”则最早出现在唐代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里, 在《晋书·武帝纪论》中有:“昔武王伐纣,归倾宫之女,不可助纣为虐。”
很明显,在唐代的时候,商纣王基本已经是昏君暴政的典型代表了,所以到了宋代学者朱熹那里,在给《孟子·滕文公下》做注解的时候,很自然就把“ 周公相武王,诛紂伐奄 ” 这句话注释为:“ 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者也。”奄国当时是站在商朝这一边的,所以在后人看来,武王伐纣时候,捎带着把奄国也收拾了也是份所应当的事。
但应当注意的是,从汉代的“助桀”到唐代的“助纣”,可以看出后代对历史的加工和解读:纣好像变得“越来越坏”,逐渐接过了桀的恶名,成为千夫所指的帝王噩梦。
其实夏桀和商纣两位孰是孰非,已难考证,但是成语使用的演变仍然告诉我们,一字之差,千年的功过和阴影到底覆盖在谁的头上?历代文人墨客慷慨激昂之言和愤怒诛心之论又对谁而发?这的确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文化的相似与演变,历来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