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164)

详注《随园诗话》(116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三·五九】

    同年文敏公维城,在都时所居绿云书屋陈乾斋相国之故宅也。公女浣青,有诗才,与婿龙见、弟维乔戚里庄世铭五人倡和。宅有古桑,绿阴毵毵,映一亩许,视其影将逾屋,则公必退朝。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有《鸣秋合籁集》两卷,真公卿佳话也。余尝戏之曰:“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四人而已。”诸君诗不能备录,惟摘浣青《通天台》云:“当涂代汉逾百年,铜人之泪流作铅。移经灞水亦伤别,回头立尽东关烟。”《华清宫故址》云:“新台之水古所耻,老奴遂为良娣死。盛衰转眼五十年,始知李峤真才子。”

    同年,科举时代指同一年中榜者。

    钱维城(1720—1772),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清朝官吏、画家。自幼聪敏、有悟性,读书每日千余言。十岁能诗,乾隆三年(1738)19岁举顺天乡试,乾隆十年(1745)26岁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散馆后历任右中允,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工、刑部侍郎等职。乾隆二十六年(1761),调刑部左侍郎。不久,授任浙江学政。乾隆三十七年(1772),父亲去世,他也一病不起,旧病复发,卒于家中。皇帝特赐“尚书”衔(因此,诗话中称其“司寇”,若刑部侍郎,只能称“少司寇”),谥文敏。葬怀南乡。著有《茶山集》、《茶山诗钞》十一卷、《茶山文钞》十二卷、《鸣春小草》七卷。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

    绿云书屋,曾见记载具体所在位置,惜当时未留存资料,待以后翻查。

    陈乾斋,即陈元龙(1652—1736),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直南书房。五十七年(1718),擢工部尚书。六十年(1721),调礼部。雍正三年(1725),受贿降职任广西巡抚。五年(1727),又任礼部尚书。雍正七年(1729),因年近八旬,精力尚健,定为“优眷老臣”,授为额外大学士。后实授陈元龙为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元年(1736),去世,谥文简。著有《爱日堂文集》、《爱日堂诗集》等。

    浣青,即钱孟钿(1739—1806),字冠之,号浣青。江苏省武进人。状元钱维城女,湖北荆宜施道员崔龙见妻。其诗以淡泊为宗,古、近体皆工。著有《浣青诗草》八卷,续一卷,诗余附。夫妇及子合刊《鸣秋合籁》。

    崔龙见(1741—1817),字曼亭、翘英,号莲坪、茝坪、万迥居士、迦音居士,室名敬业堂。阳湖(今常州市区)人,祖籍山西永济,后迁居常州。清诗人、词人。钱孟钿夫,崔景仪父。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陕西南郑县知县,调富平。历官杭州府同知、湖北荆州知府、四川顺庆知府、湖北荆宜施道等。任荆州知府时,支持所属江陵县编修江陵历史上第一部《江陵县志》并为之序。时值白莲教起义,攻陷湖北当阳城,其率众防守宜都,令江陵魏耀前往当阳遥堵,最后解围得安。有俊才,能诗词。著有《茝坪诗草》、《万迥小草》、夫妇及子合刊《鸣秋合簌集》等。子崔景仪(1760—1815),字云客。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历官泗城、平乐、广州知府,署理高廉潮道,后升任河南南汝光道,有惠政。奉旨赴汝宁督捕,以劳累病卒于官。工诗。诗入《鸣秋合簌》。

    维乔,即钱维乔(1739—1806),字树参,季木,小字阿逾,号曙川,又号竹初,半园、半竺道人、半园逸叟、林栖居士等。江苏武进人。钱维城弟。清代文学家、戏曲家。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四十一年(1776)入仕,署理杭州府总捕同知,四十六年(1781)鄞县知县,五十年(1785)宁波府通判。曾讲学于如皋露香草堂,门前种竹,自号竹初居士。

    戚里,音qi li,释义:1、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捐,受书谒,徒其家长安中戚里。”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曰:“于上有姻戚者皆居之,故名其里为戚里。”《文选·左思<魏都赋>》:“亦有戚里,寘宫之东。”吕延济注:“戚里,外戚所居之里。”2、借指外戚。《后汉书·张霸传赞》:“霸贵知止,辞交戚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秋》:“中贵戚里,取索供卖。”清·吴伟业《圆圆曲》:“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碧车。”3、泛指亲戚邻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村中有货美材者,女不惜重直致之,价不能足,又多方乞贷于戚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新郎》:“村人有为子娶妇者,新人入门,戚里毕贺。”

    庄炘(1735—1818),字景炎,一字似撰。江苏武进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副贡。由州判累官邠州知州,历署兴安、凤翔、榆林知府。与洪亮吉、孙星衍等人同治汉学,尤深于声音训诂之学。尝校刊《淮南子》、《一切经音义》。诗文谨于法度。有《宝绘堂集》等。

    管世铭(1738—1798),字缄若,一字蕴山。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授户部江西司主事,补山东司主事,考取军机章京,累迁云南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浙江道监察御史、广西道监察御史等职,后卒于嘉庆三年(1798年)。管世铭论诗宗唐,以徐倬《全唐诗录》为基础,广采专集与各家选本,旁及诗话、小说、丛书所载,七易寒暑,成《读雪山房唐诗选》,选诗3800余首,厘为27卷。其诗学精邃,雄丽典则,朗健深厚,大都出入于杜、韩、苏三家。其诗格律精细,每咏一人、述一事,典赡精当,无可移易,足当诗史之目。著有《蕴山堂诗集》16卷、《蕴山堂文集》8卷。今人马振君、孙景莲编成《管世铭集》。

    甲乙,此处指评定优劣。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辄胡乱甲乙之。”

    《鸣秋合籁集》,清代诗集。钱孟钿等著。

    唐虞,音táng yú,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在古籍中还常代指中国中原地区。《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史记·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在空间上,唐虞在很多史籍中指代中国中原地区,四方民族的方位相对比唐虞之地。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存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大多在史书中以相对于中原的方位来说明其地理位置。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四人而已。”此段话源于《论语·泰伯篇》。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天下就得到了治理。武王说过:“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时代以及周武王时,人才最盛。然而武王十位治国人才中有一位还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还仍然服侍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袁枚借用孔子的话,调侃钱维城,周边共有五个诗人,但其中一个是女子,所以只算四个。按:原文的妇人,传说是指太姒,文王妻,武王母,亦称文母。

    通天台,音tōng tiān tāi,汉武帝所筑台名。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甘泉山故甘泉宫中。《史记·孝武本纪》:“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若有光云,乃下诏……”《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冬十月……作甘泉通天台。”颜师古 注:“通天台者,言此台高,上通於天地。《汉旧仪》云高三十丈,望见长安城。”《三辅黄图·台榭》引《汉武故事》:“筑通天台於甘泉,去地百馀丈,望云雨悉在其下,见长安城……元凤间,自毁。”

    当涂,音dāng tú,亦作“当途”,释义:1、挡路。《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栗!”2、执政;掌权。《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文选·郭璞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 李善注:“当涂,即当仕路也。”3、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4、“当涂高”的省称,指三国魏。“当涂高”,汉代谶书中的隐语,代指三国魏。《春秋谶》:“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汉末大儒杜琼解释:“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杜琼还说:“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后来恰是魏取代了汉,故认为“当涂高”是指魏。《晋书·慕容暐载记论》:“自当涂紊纪,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岷吴而可録,御远之策,怀戎狄而犹漏。”《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老;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林百举《悲愤》诗:“代汉当涂夙谶妖,冢中枯骨竟天骄。”按:当涂高是否确指三国魏,世上多有争议。《后汉书·袁术传》:“(术)又少见谶书,言‘代汉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另外当时有女巫道人还对李傕(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说:“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

    铜人,音tóng rén,即铜铸之人,亦称“金人”。古多铸以置于宫庙间,或铭文其上。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三,谓咸阳宫有铜人十二,坐皆高三尺。《孔子家语·观周》称:后稷庙右阶前有金人,背有铭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谓秦始皇销天下兵,铸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史料中有关铜人的称谓很多,大概有以下几种:钟鐻、金人、钟、翁仲、铜人等。将铜人称作“钟”,那是因为铜人是空心的,像钟的样子。

    灞水,即灞河,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古名滋水,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发源于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在西安市未央、灞桥区之间汇入渭河,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主要支流有辋峪河、浐河等。灞水上有“灞桥”,西安东去的一条必经通道。唐朝时,灞桥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

    东关,实为“关东”,地域名称。秦、汉、三国时期的关东指函谷关以东。《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曰:“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大散关作为区分东、中、西三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中、关西。

    “当涂代汉逾百年,铜人之泪流作铅。移经灞水亦伤别,回头立尽东关烟。”袁枚载此诗名《通天台》,实为《汉通天台铜人歌》,其咏诵对象是铜人。讲述了秦十二铜人被移至长安,后被董卓毁坏十尊。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将余下二铜人运往洛阳。运输至至灞水(一说至长安霸城门)时,由于铜人太重不能成行而放弃。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邺城。至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再从邺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孝灵皇帝下》:“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由是货贱物贵,谷石至数万钱。”《正义》引《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邺,苻坚又徙之长安而毁之。”《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曰“是岁,徙长安诸钟虡、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大发铜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于司马门外。又铸黄龙、凤皇各一,龙高四丈,凤高三丈馀,置内殿前。”

    华清宫,音huá qīng gōng,一般指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骊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之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逐渐毁坏。后晋高祖天福年间,把破坏的华清宫“改曰灵泉观”,赐予道士。宋时,“汤所馆殿,鞠为茂草”。康熙四十二年(1702)西巡时曾重修华清宫,并“驻跸温泉”。民国时期,也有过几次整修。但至1949年,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1959年起,政府对该地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辟为旅游景区。

    新台,音xīn tái,《诗·邶风》篇名。小序谓刺卫宣公。春秋时,卫宣公为儿子伋娶齐女,闻其貌美,欲自娶,遂于河边筑新台,将齐女截留。“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新台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境。后用以喻不正当的翁媳关系。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二:“明皇、太真之事,本有新台之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少奶奶见此情形,猛然想起莫非他不怀好意,要学那新台故事。”

    老奴,即高力士(690—762),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唐代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孙。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高力士对唐玄宗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又在龙门石窟为唐玄宗造像。唐肃宗时被流放黔中,宝应元年(762年)三月,他在获赦回京途中得知玄宗驾崩,吐血而死。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上)自念春秋浸高,三子同日诛死,继嗣未定,常忽忽不乐,寝膳为之减。高力士乘间请其故,上曰:“汝,我家老奴,岂不能揣我意!”力士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对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上曰:“汝言是也!汝言是也!”由是遂定。六月,庚子,立玙为太子。

    良娣,音liáng dì,是皇太子妾的称号,太子妾中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汉书·武五子传注》引韦昭曰:“良娣,太子之内官也。”《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卫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凡三等,子皆称皇孙。史良娣家本鲁国......以元鼎四年入为良娣,生男进,号史皇孙。”《新唐书·志·卷三十七》:“唐制太子妻称妃,太子之妾可设: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良娣在皇宫内地位相当于婕妤(正三品)。清·吴伟业《永和宫词》:“早日艰难护大家,比来欢笑同良娣。”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御用文人、诗人。少年时梦人遗双笔,早有才名。麟德二年(665)进士,任安定县尉。两年后参加制策考试,又中甲科,调任长安尉,后转监察御史,任军事监察时,随军去广西平息壮族叛乱。只身一人前往屯兵,对在山洞中的叛匪老窝劝降,连升三级,提升为五品上阶给事中。后在核查狄仁杰一案中,据理为狄仁杰洗冤,被贬为润州司马。不久,升任正五品凤阁舍人、鸾台侍郎。唐中宗即位时,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至正三品吏部尚书,并进封为二品的开国县公。后加封修文馆大学士以及正二品的赵国公爵位。睿宗即位后,任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为四品的滁州别驾,后改贬为庐州别驾。(714年),卒于庐州。李峤著有文集50卷,北宋已不传。后世传其集凡二。一为《杂咏诗》,二为《单题诗》,明人将其辑入3卷本《李峤集》,单行本则不传。李峤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其文采曾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故“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峤为之”。其诗大部分为五言近体诗,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

    盛衰转眼五十年,始知李峤真才子。用以下史实: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暴崩。韦皇后秘不发丧,连夜召宰相李峤、苏瑰、宗楚客等十九人入禁中,商议后事。当时,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起草遗诏,命温王李重茂即位,由韦皇后临朝理政,并让相王李旦辅政。但宗楚客等韦氏亲信,却以“嫂叔不通问”为由,建议削去李旦的辅政之责。诸宰相中只有苏瑰表示反对,李峤等人皆一言未发。最终,李旦被削去辅政之责,韦氏以皇太后临朝摄政。李峤还密奏韦后,认为不宜将相王李旦之子李成器、李隆基等人留在京城。

    附:清·钱孟钿《汉通天台铜人歌》:武皇岁起云阳宫,高台屹与云汉通。欲求真诀炼颜色,紫琼之露飞濛濛。青霄不下两皇子,十二仙人一夜死。文成五利不及一少翁,能使香魂望如水。凄凄茂陵月,玉碗埋苔碧。难闻舍人壶,空羡方朔戟。当涂代汉逾百年,铜人之泪流作铅。移经灞水亦伤别,回头立尽东关烟。君不见古今兴废皆陈迹,金石有情悲过客,化为铜驼卧荆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1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k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