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演变,其音乐文献的整理与开发有 着重要意义。结合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资料特色,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收集整理方法,并解决 收 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民族民间音乐;整理;数据库
1 综 述
音乐文献是记录人类音乐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和信息记 录手段,记录载体的不同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音乐文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音 乐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使民族民间音乐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少 数民族音乐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采用编目、索引、文摘、综述和建设特 色数据库的方法,对不同载体的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进行开发和整理,不仅对独具特色的少数 民族原始音乐的保存有着重大意义,而且能对我国音乐艺术教学和研究提供支持,[1 ]对国家文化艺术的创新也有着积极作用。
2 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特点
2.1 地域分布广
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颇具特色,不同民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他们的音乐艺术表现形 式,如苗族的花鼓、土家族的摆手舞等。音乐形式的不同给收集和整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 难,音乐文献的整理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和音乐特色,根据他们的聚集地进行逐片搜 集。例如在西南地区的羌族,他们不仅居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也分布在 汉族、藏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汶川、黑水、甘孜等地。对于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 地区的地区音乐要先辨别清楚各属于哪个民族。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有可能该地区的一些 音乐 已经不具备明显的羌族音乐特征,而是形成了和藏族、回族长期融合的产物,在采集、整理 过程中, 要把这类音乐最初的音乐形式及曲调所属民族作为原始民族,进行音乐文献的收集整理。
2.2 语言丰富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29个民族有文字,因此必须明确知道该少数民族的语言种类,才能在 收集、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少出差错。可将由不同语言整理的文献转译为汉语,方便少数民族 音乐文献 的保留、传承、发展。仍以羌族为例,羌语不仅属于汉藏语系,也属于藏缅语族羌语支,且 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小,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大。北部方言有镇平、曲 谷、回龙等9种土语;南部方言有雁门、木卡、桃坪等6种土语。[2]大多数羌族人 通汉语,在收集、整理羌族音乐文献时,除了对汉语的文献资料要进行收集、整理外,对比 较古老的羌语手稿也要注意收集和转译。
2.3 形式多样
民间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戏曲类音乐、说唱类音乐,每一 类又可以分为多个小类,如民间歌曲又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民间器乐曲根据演出 形式可以分为独奏曲、合奏曲等多个演奏形式,或者根据演奏乐器的乐器组分类,这就需要 收集、整理音乐文献的工作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类知识。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文献做重 点收集、整理。仍以羌族音乐文献为例,一些宗教类的音乐形式,如羌族的释比文化,仅靠 口头传播,继承人需要有超凡的记忆力,那我们在收集、整理时除了把文字资料如《羌族释 比的故事》《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羌族史》等收集起来,还要尽量找到以前的释比,用录 音、录像等方法把宗教音乐的节奏、曲调收集完整。
3 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3.1 按照载体收集、整理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献按照载体可以分为纸张类、音像资料类和网上信息类等。纸张类音乐 保存时间较长,音像资料和光盘的声像效果较好,而网上信息类则便于把地方民族民间音乐 传承发展的脉络保存起来。[3]在收集、整理时还可以广泛使用电子图书类检索工 具,例如超星数据库当中的“读秀学术检索”。 3.2 按照内容收集整理
少数民族音乐文献按照内容可以分为2大类:著作类和音乐类。其中著作类可以分为论文类 和书籍类,除了从网上搜集,还可以通过一些地方志、少数民族地方文化资料、器乐曲集 成等将少数民族音乐的相关文章收集完整。对于新出版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介绍性文献,也要 尽可能地收集,使其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发挥作用。
音乐类文献按照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可以分为:民歌、民族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四 大类。民歌可分为原始本土歌曲和创作歌曲,原始本土歌曲可以采用音频和视频的形式保存 ,以提供最原始的实地采风资料,也可以采用记谱的方式保存下来。而原本有曲谱的创作歌 曲则直接将其收集,但这类作品需要将不同版本的歌曲收录完整,尤其是那些同名不同调的 歌曲。采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音乐作品可以单独划为一类保存。对于歌曲的解说、注 释也要尽量完整收集,真正为音乐研究者更全面具体的了解、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状况提供 方便。
民族器乐是少数民族音乐另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乐器,例如羌 族的口弦,就是产生并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器乐。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 很多古老的民族乐器以及它的传人都处于濒危的状态。所以,不仅要将这种民族器乐的曲谱 、乐器制作方法收集起来,对演奏民族民间器乐的艺人的相关资料也要一并收集,这样才 能对民族民间器乐的传承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民间歌舞一般体现为百姓自娱自乐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娱乐形式慢慢被电视、 电影和网络所代替。民间歌舞形式各具特色,有三五人的表演,也有一二十人的大规模表演 ,例如羌族的羊皮鼓舞就是几十人的大型演出。这些民间歌舞不仅包含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可能同样的乐曲,不同民族的歌舞形式会完全不同。收 集过程不仅是音乐形式的收集,对于演出形式的文字描述也要注意收集。
戏曲音乐单独作为一大类。本地的说唱音乐,很多都是民间艺人或者老百姓喜闻乐 见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多是通过民间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需要我们系统性地收集 ,甚至对民间音乐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补充。由于现在人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 ,很多媒体会对相关资源进行采集,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对少数民族特色 音乐 的完整收集有着积极的意义。
3.3 按照采集方式收集整理
按采集方式可以分为地区采风收集和对已有文献、音乐的收集。地区采风收集主要靠记谱或 通过音频、 视频的方式将音乐收录下来。由于现在演绎这种原始音乐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方式就显得 必不可少了。而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其他类别,如集中反映当地人民斗争、生 活、爱情的民间歌舞,包括民间歌舞所出自的民间故事以及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 风土人情、地方性文学总集、选集和诗歌词话、地方剧种的沿革、唱腔、服饰资料等,还有 流传于人们口耳之间与音乐相关的典故、说唱、音乐戏曲资料,这些都是民族民间音乐收 集整理的范畴,可以通过地方志及地方图书的途径来搜集。
4 在收集整理中出现的问题
4.1 少数民族音乐内容难以整理、归纳
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多样,乐器和音乐演绎方式多样,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少数民 族 民间音乐的时候要将音乐形式进行详细地分类。在建设数据库的时候,对音乐作品的检索词 详细区分,以便能在最短时间搜集到最多的内容。仍然以羌族为例,在搜集关于羌族音乐文 献资料时,我们发现很多文献当中都会有一些和羌族音乐相关的内容,却不成体系。如在《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当中收有羌族的乐器,可是只有一两种;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当 中会有羌族的一些谱例,但那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需要把不同文献当中所有的谱例收集完 整 ,包括在采风中收集到的谱例都归在曲谱类;把其中涉及羌族音乐家、羌族音乐、羌族乐 器 的内容分类归纳,并在数据库中加以体现。由于关于羌族音乐文献的大类已经分好,小类就 可 以依靠检索词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了。
4.2 少数民族音乐资料繁杂
我们要主动到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去,尽量完整地记录少数民族音乐的原始形态;针对一些 静态的地方文献,结合信息化建设,依靠文献信息资源和科学、多元、现代的数字化传播手 段,将民间音乐整理成有效的数据库。例如: 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的特色,少数民族音乐资料可以先分为文字和音乐两类,音乐类又可按 音乐形式进行分类,文字类可以按照年鉴类、工具书类等形式划分。针对少数民族音乐资料 繁杂的情况,先划几大类,每一大类里面再分成若干小类,就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将资料收集 完整。
4.3 少数民族音乐形式易变
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分散又使其音乐形式有很大的随机易 变 性。所谓“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同样调子的曲目,在不同场合所用的歌词也会不同,曲 调会出现多个音乐变体,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认真分辨。很多少数 民 族音乐具备功能音乐、仪式音乐的特征,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音乐曲谱主曲调相同、多个分曲 谱变调的情况。例如羌族歌曲《送亲调》就至少有3种曲调,其曲名调式相同而歌曲内容不 同; 而笛子独奏曲《拜堂调》,曲名相同也由同一个人记谱,其曲调却有2个。这些正是少数民 族音乐最有特色的地方,所以也就更需要我们把它搜集和整理清楚。
对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特点加以了解,能更好地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文献分门别类 的整理成一 个完整的体系。建立一个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门户网,不仅保护了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音乐 文化,而且能较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资源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显彪.西南地方音乐文献的类型及研究意义[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7 5.
[2] 羌语现状[EB/OL].[2009-12-03].http://baike.baidu.com/view/746303. h tm.
[3] 章小萍.转型时期民族地方文献的特色文化资源研究[J] 图书馆,2003(2): 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