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扬州慢4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05:59 被阅读0次
夜读:扬州慢4

“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清人陈廷焯特别欣赏这段描写,他说:“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赤无此韵味。”(《白雨斋词话》卷二)这里,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

上片的结尾三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

“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

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

着一“空”字,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也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

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写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而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点明这样一种“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豆蔻词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

相关文章

  • 扬州慢•扬州

    青山点画,飘坠杨花,燕忙莺懒芳残。 十里仲春路,疏柳缈覃烟。 情丝傍珠帘散漫,吟成豆蔻,是杏花天。 铿然叶,游丝闲...

  • 扬州慢

    冥风千里,梅香孤逸,冷烟半笼华灯。似飘零月色,入亥夜寒城。便遥想悠笛绝艳,叹今缘吝,前世情峥?黯幽人,独步浮桥,非...

  • 【扬州慢】

    去时弥多,回入死生,相顾无语无言。古佛今犹在,端坐度人天。若非是寻常貌相,不似葛獠,摄取应难。愿如来,长相怜悯,随...

  • 扬州慢

    看二十四桥依旧,昏火映灯红,水雾迷蒙,芦笛萧管,光影亦溶溶。又至那年烟柳,萧瑟渡孤鸿,伊 人昔年祝相逢。空对无语,...

  • 扬州慢

    苍松悬壁 叠石通幽 参差亭台池楼 乱万山雪霁 忆紫峦雕秋 怕万里江天入眼 江国一处 各自成愁 垂纶子 独钓何欢 竿...

  • 【扬州慢】

    初至维扬,瘦西湖里,柳堤水色相宜。 塔白晴日好,画舫曲依稀。 醉烟处、鹂莺竞舞,小金山里,梅岭谁知。 古碑文、昔笔...

  • 【扬州慢】

    重遇娑婆,未空四大,山山水水多程。有风烟无尽,思过衍还惊。如业海无些隐患,流连生死,谁欲闻经?至空门,长行三昧,应...

  • 扬州慢

    【扬州慢】逢假期,无处去,久听太白烟花三月之句,便有此去广陵之意。既去广陵,岂能无记,T字火车内,乱填扬州慢。 武...

  • 扬州慢

    2018年5月4日 01:12 江左名都,华西佳处,值机意驻初行。 过轨道十里,尽楼宇林林。 自千厮过江去后,洪崖...

  • 扬州慢

    第一站是扬州的双博馆。我们首先来到一楼西大厅临时展厅,这里展示了在邗江出土的隋炀帝杨广陵墓的文物,这些文物精美无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扬州慢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wt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