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国学与传统文化
解读《道德经》之20-2:善恶若何

解读《道德经》之20-2:善恶若何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11:03 被阅读50次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唯命是从是遵守,阿谀奉承是争宠,区别多大?貌似无别,实则天壤。赞誉美言的鼓励,凶言恶语的棒喝,区别多大?貌似天壤,实则相同。凡事要看动机,观察注意心意;语言和行动差别很大,表面和内心区别不小。尊天守道者通常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为都是实事求是,自然而然;欲望贪图者经常心术不正,言行不同,因为都是别有用心,可以追求。恪尽职守者死板教条;灵活机动者灵活机敏;守本分并非都是好事,有想法并非都是坏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两面观察,内外结合,可以让我们全面的了解人,明白事。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意思是说,人们见多识广,看到了许多可怕的事物,当作知识传播和教授给我们,我们也会感到恐惧;可是世界广博而无尽头呀,(问题可是层出不穷的)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会造成极大的恐惧和慌乱,有些是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但多数都是无稽之谈或以讹传讹;老子专门列举令人恐惧的事情作例子,感觉那个时代的知识和信息的成分多数都是鬼怪的恶行,神仙的传奇,所以老子不主张博采众长,涉猎广泛,容易思绪紊乱,心惊肉跳。

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过载的时代了,人们更需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而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在学科分类更加细致,专业划分更加精密的情形下,博览群书,通晓百科几乎就是痴心妄想,不自量力了,所以,需要领悟“绝学无忧”的本质含义,了解智慧的思维方式,专心于自己的主业,无为于周围的杂事。

相关文章

  • 解读《道德经》之20-2:善恶若何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唯命是从是遵守,阿谀奉承是争宠,区别多大?貌似无别,实则天壤。赞誉美言的...

  • 解读《道德经》之20-1:唯阿美恶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出自《道德经》第...

  • 遗世独立

    《道德经》第二十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

  • 道德经第二十章

    2013-01-18 02:33:35 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道德经》第二十章

    《道德经》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

  • 守道为贵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二十章原文: “唯之与诃,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荒呵!...

  • 20181231第216《道德经》20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美之与恶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荒兮④,...

  • 读书打卡 day66/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二十章 经典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道德经》读书笔记(20)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è),...

  • 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到,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道德经》之20-2:善恶若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w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