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05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05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17:41 被阅读0次

多年前,几个高校进修班的学员一起来咨询,说她们发现同宿舍一位30多岁的女士,特别喜欢说谎。比如刚认识的时候,天南地北的同学聊天,她说老公是开公司的、父母是高干,有多少男生为了她至今未婚。后来大家发现,实际上她老公是开出租车的、父母也只是普通工人。这位女士,又转移聊天话题,总喜欢描述自己的幸福生活,还喜欢假装什么都懂的样子给每个人指导人生。大家不胜其烦,觉得她有病,害怕她哪一天做出伤害舍友的事情。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人?他们一登场就喜欢炫耀自己,不管谈什么都要显示出自己高人一等,即使谎言被揭穿也不在乎,会用更多的谎言来加以填补。喜欢说“这个我早就知道”、“我跟某某大人物刚吃过饭”、“我就从来不会如何如何”、“我们那里的人才不会像你们外地人那样”等等。又或者,他们总要显得比别人更强大,不管别人需不需要,都要用过来人的口吻指导别人。他们似乎很有热情助人,可又总让别人觉得在被施舍。看起来,他们充满优越感、一副自信甚至自负的样子,其实内心却被我们这周学习的自卑情结牢牢捆绑和占据,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优越感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人们一般会认为,优越感是一种和他人比较之后,认为自己比他人好的一种感受,包括个人之间的比较和群体之间的比较。比如,一个毕业于211院校的人,在职场中,认为自己比普通院校毕业的同事优秀,表现出来可能是自傲或者是对他人傲慢无礼。或者,当一个人在做了一些事情,取得一些成就之后,觉得自己非常有能力、很了不起,也会给人们留下有优越感的印象,觉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或者是“牛逼轰轰”。时间长了,大家通常会敬而远之、觉得这样的人不够成熟。

在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来看,其实这样的人是有着以“优越情结”为终结的自卑感。他说,许多人认为自己有超人的才能与天赋,于是在他们的仪态、特质、观念,或者对自己与他人的夸张要求上露出明显的“优越情结”,包括鄙视他人、爱慕虚荣、衣着古怪、傲慢无礼,讲派头,吹牛、独裁,不停地唠叨等。另外,过度的英雄崇拜、巴结权威、支配弱者、强调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等,或者情感夸张、不注意倾听、碰到其他人时把眼睛转开,喜欢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对琐碎小事习过于激动等等,也都和“优越情结”之下的自卑感有关。

优越感本身,是为了对自卑感进行补偿而去追求的一种目标。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的共性,就像以前的口号说,“人是高级动物、是万物主宰”。这些年,面对自然无常,人们开始反思,也越来越意识到,人类的优越感来自人类自身的自卑感,只有把自卑转化为对自然的敬畏与谦卑,承认人也只是众多存在中的一种,才可以真正与整个世界更和谐地相处,因为:众生平等、万物有灵。

回到个人身上来看,轻度的优越感可能让人暂时维持某个时刻的心理平衡、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一旦发展为优越情结,则最终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心理失衡、采取偏颇甚至极端的有伤害性的行动,希特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童年时笨拙虚弱的身体、父亲的暴力、学业和社交的失败、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匮乏等等,让希特勒的自卑感深入骨髓。出于无法忍受的卑微感,才产生了对优越感的强烈渴望,最后酿造了一场巨大的人间灾难。

相关文章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4

    如何拉近跟自己的距离呢?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是从认识自己的生理自我,与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觉知和连接开始。 现在我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

    这个游戏,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但一定要记得:游戏的目的不是审问和评判对方,更不是给对方贴上某个问题的标签,而...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

    周三早上,你饿着肚子赶去公司开会,领导正发言的时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几声,你尴尬坏了,赶紧干咳几下想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7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圈子,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自我需要,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帮忙识别。 看看你发的朋友圈信息,哪一类型...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

    认识自己是我们的第一站。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请你们思考一下,你认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那是你真实的样...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3

    如果我问你,你认识你自己吗? 也许你会说,“当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学三年级”。可是,这真的就是你吗?上...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5

    今天分享一个关键词:身体主权。 身体主权,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支配、和可控权。如果在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这...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

    如果说,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镜子里的我是谁”、体验到“宝宝肚子饿”;社会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1

    每个人的未知我区域,都存在着没有被探索和发掘的潜能。要找到并且善用它们,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清理...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2

    今天,我们敲开第二枚彩蛋,听听一位朋友的留言: 这位朋友说:“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每次说话、做事都会斟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x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