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纲要》(63)
《人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就是生命中的一员,是具有精神意识的特殊的生命体。对于存在,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就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吗?人就是碳基结构的代谢体吗?人就是存在的偶然产物,是一堆不太稳定的碳水化合物吗?这些界定显然不能说明人的本质。然而,人是具有精神与灵魂的生命体吗?精神意志与灵魂存在与存在本身有什么本质关系?它们参与自然存在的构成吗?显然,无论物质的人和精神的人都与自然存在无关。这样,人就很难给自己下定义,人究竟是什么?怎样定义都不确切,怎样定义都无法概括人与存在的内在关系。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是什么?生命和人与存在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只是物与物的关系吗?生命与人是物质世界产生出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吗?生命与人和物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生命与人的存在不过是物质世界的一场异动,最终会还原为一般的物质,而物质世界将会没有生命而存在吗?这些问题绝不是我们可以置之不理、束之高阁的牛角尖问题,这恰恰是最重要的生活前提和怎样认识自己的首要问题,如果这些都是糊涂的,我们怎能确立自己的存在立场?怎能认识自己?怎能具有生活的自信?怎能取得行为的一致?怎能确定统一的生存目的?
人是什么性质的存在?唯物与唯心都不能解释生命及人的存在性质。生命及人不仅是物的存在,也不仅是精神的存在,生命及人并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前提,也就是:存在是生命及人的存在。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将无从认识存在,更无从探究存在的来由。将生命及人视为一般存在物是错误的,因为生命及人作为存在的同时又是存在的观测者,观测者不能等同于存在,观测者先于存在并介入存在。观测者是存在以外的存在,是另一种抽象的存在。将观测方式先在作唯心主义理解是错误的,观测方式不是谁的意愿或意志,也并非是一种具象的存在。观测者是观测方式也就是感知方式的产物,即感知体与被感知体同时在感知运动中产生,感知作正向运动为感知体,感知作反向运动为被感知体,因此,先在的只是抽象的感知方式和规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造物主或观测者。
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的,人的本质就是感知者,感知者就是存在的观测者。所以,人的根本责任不是存在,而是感知存在。正因为生命及人在感知,所以存在得以如此存在。这个“如此存在”是我们的感知实现的,既不是我们的精神意识实现的,也不是我们的行为活动实现的,我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活动只改变了极小部分存在内容,我们的感知则实现了整个的存在。
人的感知者身份是对人的重新发现,无疑这具有开天辟地的重要意义。人不仅是存在者,而且是感知者,这意味着人的存在性质与之前有重要区别,这之前人只是在争取自己生存,这之后人将保持存在的如此存在,人的存在作用不言自明。人还会自卑自己渺小的身份吗?人还会只求自我一己之存吗?人还会找不到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吗?人还会与物质世界作长久的对峙吗?人还会不认识自己是谁吗?
人的身份的重新定位,意味人的本质的改变,意味着存在再也不是原来的存在;意味着人与存在的关系焕然一新,意味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存在形态将有巨大的改变,意味着人类文明将彻底改变走向。面对这种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二部已在京东、亚马逊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京东、亚马逊搜索书名即可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