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轻的时候,以为爱与互相了解是有关系的。年龄渐长,才知道没有谁能够了解另一个人。爱本是一种想要了解别人的愿望,只是因为不断失望,这种愿望就死亡了,爱或许也随之死去,或许变成了痛苦的情谊、变成忠贞,怜悯……”
如果这是爱的定义,有多少人其实从来没有被爱过;又有多少人,从来没有爱过人。
二、
“想去”和“去”了解一个人,是一件非常耗费精神和体力的事情。所以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持续不下去了。
并不是不想持续,而是没有了力气。
三、
又或者,你所为之痛苦的认为是“别人的罪恶”的东西,其实不过是“别人”的一种愚钝和无知。而往往就会有人,要为这种愚钝买单,喝着一杯自认为苦涩别人看来却莫名其妙的苦酒:直到有一天幡然醒悟为时已晚,或者继续逃避永不回头。
其实酿造这杯人生之酒的,不是那些愚钝无知的“别人”,而是自以为聪慧敏锐的自己。
四、
世界就在这样的混沌和不合逻辑中周而复始。一部分人就这样总是拿着别人的愚蠢像模像样地惩罚自己,并以此作为生命的意义;一晃多少年,生命就在自我惩罚中流淌过去。
而那些看透了这种把戏的人,要么早早离弃世界或者被世界离弃,要么生命已所剩无几,看透了也不能重新来过。
人致死时为何不能安宁,其实多是看透了把戏却无法原谅自己的愚蠢而导致的对自己浪费了生命这个事实的恐惧。
无法带着一个有内容的灵魂离去,连躯壳也要留在这片土地,最终要面对这个时,是一种何样的心情。
五、
有多少人活到最后,变成了一具没有爱没有灵魂的躯壳,为了一份自以为是的责任,麻木的继续着。为了减少自己的罪恶感,把一切痛苦归咎于他人以减轻自己内心的负担;或者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的逃避。
六、
只有在书中这样的场景,一个时光仿佛静止的混乱的非洲海岸殖民地,人心才能被如此静态地剖析,而但凡换一个动态的场景,真相就会被掩埋在无尽的繁多又迅速的谎言和假象中,没有人能看得清。
七、
斯考比是个正直的老好人,却对自己的妻子说了一辈子的谎言。他的妻子用同样的方式报复了他,用貌似爱他和离不开他的假象,将他沉沉地拖入水中直至不能呼吸。
她用自己的柔弱和苦闷捆绑着他,用以报复多年来他已成习惯的漠然和“不与了解”。
一个爱读书的女人,和一个从来不读书的男人,作者在隐喻什么,不言而喻。
八、
每一个人都是说谎的人,需要别人的和被需要的人,都在为了证明自己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说谎。同时又矛盾地奢望着心灵的那一点点无法触及的宁静。有人知道自己在说谎,有人不知道。有人承认,有人不承认。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吗?还是只是表象。
九、
斯考比是个“正直的好人”,却是一个陷入自己所谓的“责任感”而不能自拔的人。在我看来,他是极度自私的。
从来不需要别人----看上去无比高尚和无私。其实,他的自私在于,他对自己责任感以外的任何事情,一概不关心和采取逃避,包括自己的内心。他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想法、以及对自己的需求。
为何他会爱哈里,他忠诚的十五年的仆人。因为哈里一直在付出,并没有像他的妻子或者海伦一样,要求什么回报。这种关系才能让他觉得安全,因此他宁愿跟哈里呆在一起,也胜于自己的妻子。直到觉得哈里有可能也会打破这种平静,他抛弃了哈里。
当他厌倦又离不开海伦时,就是他和妻子关系的一段复制---他需要别人提供给他用以提供怜悯的机会,却对对方其他的需求感到厌倦和麻痹。作者通过复制,为大家揭秘了对斯考比和妻子的感情未加任何描述的背景实情。
文尾斯考比太太的一句话,其实是点了题:“别的人他肯定谁都不爱。”
十、
如此看来,威尔逊其实是“斯考比式自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明知自己并不了解爱的含义,也提到斯考比的爱可能是“以他自己的方式”。
十一、
文中真正清醒的,是斯考比太太。就是这个笔墨不多的女人,其实是众多女性的一个缩影。海伦是她的重复,从年轻时再来一遍的重复。
她对现实看的很清楚,也很直白的告诉威尔逊“我不相信任何爱情”;
“(同威尔逊结婚)现在不会,将来也许会的”
-------这仅将由她的需求来决定,与爱情并无关系。
十二、
在我觉得我对斯考比的厌恶和作者对其浓墨重彩的描写矛盾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关于格林的文章。其中写道某次接收采访时格林说,他觉得自己最好的一部作品是“命运的内涵”,但他不喜欢其中的“hero(斯考比)”。
直到此时,我才有点确定自己对格林关于斯考比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看法的猜测:他不喜欢这个人物,并讽刺他为“hero"。
结尾:
这本书第一次拿起时翻了两页,因为太乏味没有读下去。过了一个多月又重新拿起来,可能因为心境不同,竟被吸引到不能释手。
直至读完,我觉得自己深深的掉进了那个乏味脏乱潮热的非洲殖民地,合上书页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
上面这些文字,是放下书后脑中的涌现,我必须马上记下来以免自己忘记。写完之后,才发现这只是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想法的冰山一角,其中还有太多的东西读一次绝对无法领悟。
格雷厄姆.格林,把如此多的想法,用简练的语句和不带任何个人评价的语言呈现出来,放在一部仅380页的乏味的故事里,他带给人们的世界,不是一个点,不是一条线,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空间。
本来昏昏欲睡,《命运的内核》最后的小半本把我读得飘忽出离,睡意全无。我只能说,大师不再,文字永恒。
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另一位大师,金庸。
虽然我是前几年生病打吊瓶时为了消磨时间才补课了几部老先生的书,而在中学人们风迷金庸的时代,我脑中只有古龙的陆小凤。并且很多电视我只偶尔看过片段.........
但是,当昨日一边看着金庸先生离去的文章一边听到《追梦人》时,我不得不面对一个不愿承认的事实:
青春已逝,一个时代不会再来。
格雷厄姆.格林 和金庸,
一位写现实的大师,一位写梦想的大侠。
一个将人心剖开,让你思考自己怀揣的是什么,看清自己面临的泥潭和深渊;
一个帮你把伤口缝好,让你读着成人的童话,满载希望和梦想负重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