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胡玫的孔子,悬着的心才略略放下,与心目中的孔子总算没什么大相径庭的地方,但同时又觉得有所不足。
孔子以思想家、教育家的身份流芳百世,可影片对于孔子育人谈之甚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知道,他是不去开导的,不到学生努力想说而说不出,他是不去引发的,告诉学生一方面(角落)而不能联想到三方面的学生,他就不会多说了。可见孔子教育学生不是填鸭式,更不是死记硬背的死读书,而是启发式的因材施教。所以《论语》中对于不同学生询问的相同问题,孔子的解答总是不同的。比如,有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说的是,子路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合乎礼义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哥哥还在,怎能听到就去呢?”冉有请教相同的问题,孔子说:“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吧”。公西华听到这就糊涂了,问什么相同的问题老师回答却不同呢?孔子说:“冉求做事计较犹豫,所以我鼓励他进取;由(子路)做事勇往直前,所以我让他保守些。”这是个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一进一退之间尽显孔子为师的智慧。论语中,问孝、问仁、问政……,这样的回答比比皆是。于是有人因为孔夫子的答案各异而质疑,殊不知,谁是能因为弟子不同情况而做适宜的回答,并且又能“一以贯之”自成一体,这才是大智慧。这样的老师当然也远比现在许多只会依据“标准答案”来判对错的老师要高明得多。
儿子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解释“家禽”一词,儿子答:“人们饲养的大型鸟类叫家禽”,老师说:“错。”另一名孩子答:“鸡、鸭、鹅,叫家禽。”老师欣然曰:“对!”于是儿子大挫,课堂上不再愿意举手发言。老师学期评语写道:希望今后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我奇怪了,儿子一向以能言善辩自居,怎么会上课不发言?细细问才知道上面的故事。我问儿子:“你怎么知道这样定义呢?是查了词典吗?”“没有”,他说,“飞禽走兽中的‘禽’不就是大型的鸟吗?家禽的‘禽’不是和它意思一样吗?我觉得老师偏心,明明我对她也说不对,要是错了更要被批评,还是不发言的好。”我无语,只恨儿子生不逢“孔”时。
孔子以高尚的人格与与睿智从教,一生弟子三千,因材施教,“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实在是天下老师的老师,天下人的老师。因此,影片中为师之道一笔带过实在是一种遗憾。
其二,纵观全片,更像是一个孔子后半生的生平小传。有勇有谋的丧家犬形象刻画深刻,一个故事张弛有度,却让人觉得少了些“一以贯之”的东西来贯穿始终,终究令人怅然。老公说,是少了气场。深然之。胡玫曾说,她拍孔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想想,也挺不容易,但比较而言,香港导演陈可辛,制造气氛的水准就高了许多,比如《十月围城》一个虚构的故事,一群虚构的人物,却能令人身临其境,惊心动魄,余音绕梁,数日不绝。
《孔子》影评不过我想,《孔子》这种片子谁拍谁挨骂,有胆子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孔夫子人生的闪光点太多,很难让人取舍。正如做一道营养丰富的大菜,素材太多,要面面俱到,让每个人都满意真是很难。唯有什么东东都放上一点,做的保守中庸一些罢。所以,尽管美玉微瑕,片中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陈建斌的表演,发哥的幽默,最喜欢还的是周迅的南子。南子在片中算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先驱了,既清新美丽,爱好自由,又好文睿智具备领导才能。从她赤足奔跑于山林间,到斥太子,聘孔子,再色诱为题验证孔丘德行,最终拜服夫子为其知己,每一次出场都很出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