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论初探(3)——名起量和已决识

作者: 麦叔和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7-12-08 13:49 被阅读291次

    现存的最古老的逻辑文献是古印度医书《遮罗迦本集(Charaka Samhita)》中的部分篇章,遮罗迦(Caraka)是国王的御医,被认为是印度医学之父。他认为医生应该懂一点逻辑,所以把当时流传的逻辑与辩论方面的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发展。佛教中最早的因明论典是小乘古因明师所造的《方便心论》,由于两书有颇多相通之处,所以被认为应处于同一时代。窥基大师在《因明入正理论疏》中说:“劫初足目,创标真似。” 认为造《正理经(Nyaya sutras)》的足目(Aksapada Gautama)是因明学的开创者。大乘佛教的论师,尤其是大乘瑜伽行派在这些早期的古印度逻辑学的基础上,对逻辑与辩论学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探讨。弥勒菩萨、无着菩萨、世亲菩萨都有关于因明的论述,相对于法陈论师创立的新因明,早期的这些论典被称为古因明。

    遮罗迦(Caraka)

    以上是对《量论初探(1)》内容的补充,接下来继续学习《释量论·成量品广释》。

    有些人认为把量定义为无欺识还存在两方面的过失,一、因为依靠名言(包括声音、文字)而起的名起量也能得到对境,但这与心识并没有关系,所以这个定义仍不全面;二、若无欺之识是量的法相,因为已决识也不欺惑外境,而已决识却不是量,这说明这个定义又过于宽泛。

    名起亦如是,
    显示所欲故;
    说者能为境,
    何义心中明,
    彼名乃量性。

    关于名起量的辩论

    表面看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和图标等无误获得相应的事物,对方称之为名起量,由名而起,与心识无关。但是,首先,要依靠眼耳等这些感官产生与之相应的眼识和耳识等,否则,是无法获取到这些信息。继而,如果离开了意识的辨别,是无法了解这些声音、文字和图标的意义,无法建立它们和具体事物的关系。名言之所以能发挥作用,还需要说者和听者都对它们的意义明了,而不是它们本身能够指代事物。

    非具境性因。

    有人认为未必需要指代事物,语言本身就具备意义,而且有些意义非常隐蔽,并不是我们可以直接领受的,然而确实是真实无误的,例如:佛陀的言教。

    反驳:单单依靠语言怎么能起作用呢?佛陀的言教也需要心识的配合,如果心识不存在,即使佛陀所讲的真理完全是无欺的,任何人也没办法理解和证实。

    对方:未经过先认识和理解,直接就获得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比如,去大海中寻宝,并不知道在哪里有,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但实际上就得到了。

    反驳:这种情况也许偶尔会发生,但如果以此为量,不就变成了守株待兔故事中的愚者了吗?

    对方:依照唯识宗的观点,认为唯识无境,既然不存在外境,量还怎么安立呢?

    回答:即使是唯识宗,也承认在凡夫的心识层面,存在识的境相或者相分,于是,也同样可以依次来安立量,只要按照识的判断能得到境义,就承许这样的识是量。

    关于已决识的辩论

    取已所取故,
    世俗不承许。

    已决是已经决定的意思,对于已经认识判断过的对象再度去认识时的心识,对方认为这是符合量的定义的,因为也属于不欺惑的心识。但是,已决识不应被承许为正量,因此,量的定义存在过失。

    反驳:已决识并没有发挥了任何功用,是依靠前面量的力量后来了知罢了。因此,已决识不是量,量的定义也没有过遍的过失。

    思维导图点击链接打开 或扫描二维码来打开。

    扫描二维码,打开导图
    下期内容预告

    既然必须具备辨别、判断外境的心识,才能对外境的进行取舍。那么,识自身无欺是自力来决定的,还是依靠他因来决定的?如果依靠自力来决定,那就不需要量或因明的论典,因为自力而决定的缘故。如果依靠他因来决定,则自己不具备无欺性,他者也绝对办不到这一点。


    参考资料
    《释量论·成量品广释(上)》的PDF电子书链接
    《释量论·成量品释》麦彭仁波切造 索达吉堪布译
    《释量论·成量品广释》视音频课程 索达吉堪布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量论初探(3)——名起量和已决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zs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