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记忆是被音乐缠绕着的,无论是好是坏。
1.关于跑调
我大概是在小学时认知到了自己五音不全的事实。
身为小学生的我是相当自信的,从不认为自己唱的歌有什么不对。歌曲就在我的脑海中唱响,和我听到过的一模一样,那我张开嘴唱出来的,当然也和原唱一模一样了。那时的我是如此坚信的。
某一天班会时候,大家在讨论六一要表演什么节目,说着说着就定了唱歌,连曲目都喊出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笑着说,那谁愿意打个样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愿意主动表演。老师便点了我的名字,问我愿不愿意试试看。
我自信地站起来,完全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自信地开口高声歌唱。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越唱越坚信自己和原唱完全没差别嘛,于是歌声越来越大。等到我唱完一遍停下后,整个班级陷入了可怕的沉默,大家仿佛都变成了影子。
我很疑惑地看着老师,到也没觉得没人鼓掌有多奇怪,只是在等着下一个环节——比如,该夸我几句顺便定了由我领唱什么的。老师沉吟了一会儿,开始夸奖我:“嗯……很好,很自信,表现的非常大方……能完整的唱下来就很棒啊!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唱的不好怎么怎么样,也不是谁都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表演的……真的很棒……你先坐下吧。”
我顺从地坐回原位,理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哦,这好像是在说,我唱歌很难听诶……也是那时起,我对自己的跑调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开始拒绝在众人面前表演。我得知了自己的一个缺点,于是竭力掩盖这缺点。
要掩盖这个缺点是不太容易的,毕竟上学时总会有一些表演节目的环节。
比如在音乐课上,老师总是喜欢在教完之后让某个同学唱给大家听,以此来检验教学成果。每到这时候,我就恨不得自己消失,或者原地变成个隐形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点跑调,每堂音乐课大家都很沉默,哪怕是合唱声音也不大,这让演示环节更加难熬。
每当老师宣布,她要挑选一些同学来唱歌的时候,空气就会一下变得沉重。同学们忐忑地交换视线,让紧张在空气中跳舞。不幸的是,老师点到了我。幸运的是,老师不只点到了我。我和我的同桌成了难姐难妹,同时站起来,在老师的指挥下小小声地开口。
我们都深深地低着头,仿佛脖子可以弯曲成180°,让我们的脸紧紧地埋在胸前,而不是丢在地上。我们的声音细弱,但也可以听到,我隐约觉得好像还挺好听诶。当然,分清楚有没有跑调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在我的耳朵里,只要是同一首歌,就只有快和慢的区别。如果从我的嘴里唱出来,那就更分不清楚跑调和没跑调有什么区别了。所以我对自己的判断总是不自信的。
我们唱完后,老师夸赞我们唱的很棒。我的自信一下又冒出了一个头儿。等到我参加了一个朗诵比赛,被评委称赞声音特别甜,很好听之后,这刚冒了个头儿的自信瞬间拔高了一大截儿,让我能有自信在家里放声歌唱——然后,就收获了我弟一言难尽的眼神,并劝我还是不要轻易唱歌了。
哦,好吧,看来我还是跑调很严重的。
当然我还是很喜欢唱歌,只是后来我的听众只有自己罢了。
2.梦里的大明星
自从我决定不让别人听到我唱歌后,我就只好在梦里为自己高歌,然后幻想出许多听众为我鼓掌,为我惊艳。
这源于我曾看过的一些小说。那时候我刚刚接触到穿越这个小说类型,废寝忘食地看了许多。当时的穿越小说大多数都有一个情节——女主穿越后,在宴会上/比赛台上/男主面前等等地方唱一首现代流行歌,艳惊四座,俘获无数芳心,并且收获大量的赞美。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唱的歌不同了吧。
这些小说让我知道了很多不曾听说的歌曲,丰富了我的歌单,也打开了我的思路。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歌喉动人的大明星。我站在高台之上,高声歌唱自己喜欢的歌曲,面目模糊的听众为我欢呼。当我唱完,英俊的男主角就会微笑着拥抱我,称赞我的天才,诉说对我的爱意。我在这怀抱中沉沉睡去。
当然,这法子也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容易激动,影响睡眠。有时候幻想中的我唱完一首还意犹未尽,接着不停地歌唱,哄我入睡的男主角就只好在犄角旮旯里静静地等待。有时候我唱到一半儿突然换歌,于是唱歌的场景,对应的男主角都要重新设定。有时候我唱到了高潮,却忘记了歌词,就只好一遍遍地反复,越想越清醒,甚至生气地睁开眼试图找到正确的答案。
不过我还是在梦里当了好多年的歌星,受尽追捧。
3.KTV二三事
在我有限的经历中,能让很多人聚在一块儿玩儿的东西实在很少,而KTV往往是绝大多数时间里的选择。
自从我知道自己跑调后,就只在KTV里扮演听众的角色。高中同学聚会,大家转战KTV后起哄让几个唱歌好听的同学多唱几首,他们往往盛情难却,会点个一两首。这时的我坐在最角落的位置里,给自己的定位是最佳听众。这让我混过了不少聚会。虽然我不唱歌,但在同学们的包围中静静地听一会儿歌,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几句,这样的氛围是很棒的。
大学时社团聚会的场所必然有KTV。因着我那时在追求一位同社团的学长,每次的聚会我是不肯缺席的。每当到了学长的表演时间,我就会坐在他身旁,毫不掩饰地盯着他看,为他的歌唱鼓掌。
也是在这些聚会中,我发现自己的耳朵也不太好。有一次,有三位学长同唱一首歌,据他们讲,他们三个一人一个声部,彼此配合,声音交融,歌曲听起来棒极了。可在我的耳中,完全分不清楚谁是谁,有没有高音和低音,我只觉得这歌曲唱的挺带劲儿的,并坚定认为这是开了原唱才达到的效果。我甚至在心里称赞了一下音响效果。等一位学长向我称耀这首歌的时候,我完全处于蒙圈的状态,回答他:“啊?我完全听不出来诶。”自此,学长再也没和我聊过这方面的事情。
既然是聚会,当然也有拒绝不了唱歌的时候。学姐极力邀请我唱一首,说出来玩怎么能只是坐在一边呢,要一起玩儿才更开心啊。我极力解释自己五音不全唱的超难听。学姐说可以开原唱,要的就是个玩儿的氛围呀。
盛情难却,我接过了麦克风。然后果不其然,场面陷入了尴尬。更尴尬的是,我自认为声音很小,应该也有别人在和我一起唱,还在心里想,哇,唱的好难听哦,这是谁啊,和我不相上下啊。最后发现,哈哈,只有我一个人开口诶……唱了一半,有位学长实在看不下去了,拿着麦克风加入这首歌,努力把歌儿拉回正道,可惜我实在不争气,完全带不起来。
这首歌结束后,我尴尬又羞涩地还给学姐麦克风,学姐也再没有提过让我试试唱的事儿了。
好在我们大概率永远不会见面了,就让这尴尬的故事被时光冲刷掉好了。
4.那些记忆深刻的歌曲
虽然在唱歌上我是个菜鸡,但我依然喜欢各种音综,喜欢听各种歌曲。
我第一个接触的音综是湖南卫视的《歌手》。我依然记得自己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心潮澎湃地听着歌手们的演唱。他们唱歌时,光只打在他们身上,我的世界里也只剩下他们的身影和声音。
我记得羽泉唱《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时台下挥舞的手臂;我记得林志炫唱《浮夸》时我不断攀升的心跳;我记得韩红唱“摇摇洁白的树枝,花雨满天飞扬”时,落满了我眼前的花瓣;我记得张杰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时闪耀的眼睛;我记得张宇唱《假行僧》时的苦闷不羁……
我通过这节目爱上了许多歌手,听到了许多歌曲。比如李荣浩,在他去《歌手》踢馆之前,我从没听过这个名字。可当他在舞台上用他波澜不惊又带点沙哑的声音唱《模特》的时候,他在我的眼中绽放了光芒。后来我特意建了一个歌单,只放他的歌,在午睡时候不断循环,让他的名字写满了我的网易云年度报告。
带给我最多欢乐的音综是《蒙面唱将》,那时候我和我弟弟守在电视机前,跟着巫启贤猜测每一个面具后的人。他们的面具都很有趣,做工精致漂亮。我在这里知道了周深。他以幺蛾子的形象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里,他的声音很美,听到他唱歌就想要谈恋爱。不过这节目里我最喜欢的是萨顶顶,她前期压着嗓子唱歌实在太有魅力了。
因为周深,我才看了《声入人心》,结果一下被他们吸引,爱上了美声和音乐剧。也一头扎进了梅溪湖里,搅和了一年多。搞声的一年是我最开心的一年。
而到了现在,我最喜欢的歌手无疑是周深。我开始跟着他的脚步去看音综,凡是他唱歌的部分我都会找到cut反复欣赏。近几年他的歌曲爆发一样出现,舞台也一个接一个,他唱的越来越棒,我对他的喜爱也越来越深。希望他能始终歌唱,也希望我能听到他的现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