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记忆

作者: 汉江一波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2:40 被阅读6次

           

    音乐记忆

            不可否认我五音不全,但我不得不承认对音乐的喜爱。其实,每个人内心都种着热爱音乐的种子。即使是聋哑人,他们也保持着那份天性,甚至更强。

              我所说的音乐并不单单指歌曲,纯音乐。它可以是天籁,也可以无声的,也可以是一副画面。总之,那是人性深处的纯真纯粹的美,一种呼唤与记忆。时而如风轻,时而如酒烈,时而如丝绵,时而如胶粘……给人一感动,给心一触动,给人一享受。悲者能解忧,乐者以至狂,离人淡离愁,合者乐融融,动者有激情,静者闻花香……这就是音乐。它可以诠释你的心情。它可以包容,容纳你的悲欢离合。它就是一种美而新的记忆。无论是何种心情,他总能给人一种美,一种享受。

            我们最早的听觉,文字记忆可能就是音乐-——妈妈的歌谣与爸爸的哼过的曲调。那是童年的味道与记忆。画面感超强。记得上学的最早记忆是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老师教我们唱:小呀嘛小二郎,背着拿书包上学堂……当时,我非常淘气,而且还带头捣乱。几个发小躲在桥洞底下,和老师耍起捉迷藏。站着学唱也不认真,被老师狠狠的敲了几下,依旧那样顽固不化。可能当时年龄特别小。现在想来除了惭愧还有那首不完整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就想起那段岁月:记得冬天特别冷,我们又在戏楼里(学校正在修)上课,更是冷。老师让我们每人每天从家里拿柴火,我们围着火听着课,写字,唱着歌从冬到春,从小到大。

            之后,就是音乐课本上的歌。学的很少,但是每节课前都要唱歌,每次就那几首而已。每学期的音乐、美术课本是我们的最爱。因为音乐课本纸质特别好,我们可以叠飞机,燕子,折面包……估计现在都还会,可惜现在的孩子都不玩这些了。这注定是我们这代人的专利与专属回忆。

              直到4年级,来了一位实习老师。竟然教我们唱流行歌曲,还有一些拉歌游戏。记得有《千纸鹤》、《爱就一个字》、《麻花辫》……当然还有传统的啦!可惜只记得这些。在这之前,我们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后面学。记得有首非常火的歌叫《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现在歌词忘得也差不多了,只有零零碎碎的旋律。何况当时学的也不标准。记得当时还是比较流行电视点歌,我只记得两首歌《做你的爱人》和《开门红》。本来也就那两首。当时的电视剧也给我们带来好多好听的歌曲。只记得点点滴滴,像《新白娘子传奇》的《雨伞是媒红》歌名还是大学才知道的,至于歌词嘛也是只知道大概,现在看歌词才知是那样。还有一部电视剧《白眉大侠》什么”刀什么样的刀,人什么样的人“。这可以说是我听过最早的RAP了。呵呵……

            5年级比较厉害,开始了我的英语歌曲。自然第一手是ABC……那首字母歌了。第二首有印象的是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当时来了个刚毕业的新老师,听说要考英语。每天下午就给我们补课,记得最清楚的是哪5个元英字母。认不到不让回家吃饭。A、E、I、O、U虽然只有5个,但排列组合起来就多了。我那幼小的心灵呀。不过,之后转学就好多了。记得当时是九九年澳门回归,学校教我们唱《七子之歌》。还有放学还列队唱歌。一路走来,且唱且行……

            初中对歌曲记忆很少,虽然当时的歌曲很多。记得音乐很负责完全按照课本来,除了教歌还教音乐知识。当时属于变声,歌唱的都很难听。当时,我认识了五线谱。什么上加一线,下加一线的。不过,高中听学音乐的同学说那和多少拍也是有关系。顿时,感觉音乐很难。开始觉得也就7个音,7个数字。我当时有个天真的问题:以为不是说五音不全,怎么有7个音。呵呵,现在才知道古代就5隔正音。

              初中的记忆中就3首歌。一首是《流浪的人》当时音乐老师边讲边哭了。说是一个周末,天空下着细雨,从男生宿舍传来的那首歌。唱的的是有情有景。当时离家比较远,也不免离绪万千。而且那首歌都是自学的。说自学也不准确,可以说听着听着就会了吧。另一首是舞曲。这是我们班元旦晚会一等奖时的伴舞曲。那个旋律一直记得,大学上网时才听到,然后才找到名字。好像是《蝴蝶》也好像是《大家一起来》。第3首,同学拿复读机录得《盛夏的果实》。可能是复读机发出的声音,比较记忆深刻,其余就很少了……

            高中时,眼界就变得开阔了。尽管当时没有音乐课,但并没有停止对音乐的喜爱。这应该归功于英语学习吧。当时的单放机,复读机还是比较流行的。而其中播放的磁带有几个是英语呢?还好那一年高考没有英语听力。现在来整理几首代表性的歌曲。记住的不多,不过能记住就说明比较经典。或者多我来说有意义吧。《surpper star》不知道拼的对不对,不过对于听过的人来说不重要。我也懒得百度了,随性吧。那首歌是S H E的在03年底是比较火的吧。记得一天下午,学生踢足球导致全校停电。我们班率先唱歌,而后全校响应,之后全校放假。放假对学生来说意味深长呀。还有一首是《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这是我第一次在MP3听的歌曲,可能是音质比较好吧。记忆犹新,还有一首歌总有那个几句煽情,几句高潮,一些能够即达灵魂的嗓音,或许还有那具有魔力的旋律。有时候觉得那样的旋律只配那样的歌词,有了旋律就能不自觉的想起那歌词。好词与佳曲就像男才女貌,高山流水。然而,总有那么几首神曲。无词可配,也无词能配。这就是纯音乐。我听的第一首纯音乐是《月光曲》,应该在六年级。老师让我们闭着眼睛听了半节课的月光曲,而他在一旁解说,我真的闭着眼看到感受到月亮那样恬静,调皮的滑过云朵,天空,村庄。是那样美。

          纯音乐的美在于想象,在与触摸另一个乌托邦。而经音乐更是如此。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我就听英语歌曲。当时买了几届的奥斯卡。哎,结果可想而知了。现在有印象的不多,有十首左右吧。不想一一而写,实在怕写单词,写错单词。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当时买了个班得瑞的磁带,开始以为是英语歌,最后发现是轻音乐,而且是多乐器演奏的天籁。我对纯音乐不感兴趣。太高雅了,而且自己缺乏想象力。可是高三时它却带给我许多安静,那段烦躁的岁月幸好有它。

            高三时,我们一般是夕会学歌,唱歌。记得06年学了一首周董的《发如雪》,原来歌词可以那样棒。我不知道我是该喜欢方文山还是周董呢?而恰恰它把歌词唱的那么抽象,无法听清,只好欣赏那节凑美了。好东西的匆匆而过才让你更懂得聆听,珍惜,喜欢,陶醉……记得那个专辑是《11月的肖邦》,我这个人是不会入乎其中的。当时身边好多的粉丝,我只是欣赏。从歌词到旋律,从旋律到MV,之后可以说都在聆听……

            06年到汉中书店,买了一本书。又一次上当了。音乐杂志《音乐天堂》,起初以为是英文歌曲。最后听着听着,好多是西班牙语,法语,可能是封面害了我。不过,我不后悔。至少开了眼界,音乐是那样的纯粹,超越国界。里面除了十几首歌曲外,还有音乐歌曲的背景及作曲家,音乐人的故事。只有一首还有记忆《if you away》来自法国的香颂,真是缠绵的顶峰。

            大学真是没那爱好了,只是在回忆。或者说用歌曲回忆。现在几乎都不怎么听歌了。要么当成背景音乐,要么当成睡眠助手罢了。前几天看微讲堂,几个观点挺有意思的。说是华阴的老腔和黑人的Blues很像,我不免想起秦腔当中的说白,还有秦腔和Rock很像。细想想还真是,这个3000多年的地方军戏还有这个魅力,难怪Rock在西安一直流行,音乐的确没有国界。那种精神是那样契合。

          音乐无处不在,记忆中的是最好的,你说呢?

    音乐记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j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