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伯乐(本名孙阳)很会相马,有一回楚王托他去买千里马,他跟楚王说这种马非常吸引,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并且得到各国去巡访,不可着急。他去了许多国家,包括当时专出名马的燕国和赵国,但都没有找到楚王要的好马。
失望之余他取道从齐国回楚,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爬上陡坡上。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车子都快倒退回来了。伯乐一向关心马匹,便立即走向前去。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而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于是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别的马肯定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任何一匹普通的马。不如你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可开心了,难得来了一个大傻瓜,这匹马太根本就太废了,粮草吃得比别的马多很多,却骨瘦如柴,拉起车来有气无力,于是毫不犹豫地便宜的卖给了伯乐。
伯乐牵马回到楚国王宫,拍拍马的脖子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这马像听懂伯乐的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啰啰作响,引颈长嘶,那声音洪亮的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带来了,请您仔细瞧瞧。”楚王一看这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在忽悠他,有点不高兴的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花重金让你去买马,结果你买的是啥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战场上能跑得动吗?”
伯乐说:“这匹确实是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没被精心的照料,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好好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神彩。”楚王听后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把马喂好,果然不久后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才喘息的功夫,便已跑出百米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的相马功夫更加佩服了。
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会相马。有一次,他找来了一匹骏马,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秦穆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不禁大失所望。事后,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说方九皋看重马的是内在精神,而不重外形,他说好马肯定是难得的好马。穆公听了,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并试骑,果然是天下极为难得的好马。
“记得喝水、易学正坐、不出声音、易学律动”等,都是简单又有效的心灵成长方法,你看得出了吗?外表真的是太寻常,动作有时实在是太可笑,所以很难受到青睐。想起唐朝时韩愈在《马说》一文中所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之,而伯乐不常有。”即使有好方法,可得要有人识货才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