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评析】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原文】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8·8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1)兴:开始。
【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文】8·10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1)疾:恨、憎恨。(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原文】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