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独立议 蔡元培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之所以摘录此段,全是因为最后一句话以及自身的一个经历。早些日子,我本是抱着陪伴成长的心态与我的学生们共同成长,然而,自从我们校长过来找我谈了一次话我便变了。变得更加的严厉和更加的重视他们的“学习”。我本是不爱督促他们学习,每个人都应当顺势成长,而不是千篇一律,而那一次,我真真正正的错了。
以此来勉励自身吧。
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抹杀个性。…… 政党不能常握政权,往往不出数年,便要更迭。若把教育权也交与政党,两党更迭的时候,教育方针也要跟着改变,教育就没有成效了。
“百年树人”啊,教育如果和政治在一起只会产生现在的畸形产物吧。培养出适合社会的人才而非是符合自己的认知到自己的多功能型或者是单一性人才。我就在想,为什么要适合大众符合社会需求泥?人是社会动物不假,社会还是由我们每个人构成的呢!当我们完善好自身,自然可以遨游社会。
我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注重陪伴注重他们成长会相对多一些,也会帮助他们设置学习计划,但是,终归还是会浪费一些时间在短时间的功利提分上,我就非常不明白,学习那些的目的是什么?难道考上了某个大学就终止了一生吗?
不能屈服!愿每个人找到本心而更好!
美育 蔡元培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
五四时期教育之精神,后人不如也。
自文艺复兴以后,文艺、美术盛行。及18世纪,经包姆加敦(Baumgarten, 1717-1762)与康德(Kant,1724-1804)之研究,而美学成立。经席勒尔(Schiller,1759-1805)详论美育之作用而美育之标识,始彰明教著矣。(席勒尔所著,多诗歌及剧本;而其关于美学之著作,惟Brisfe uber die asthetische Erziehung, 吾国“美育”之术语,即由德文之 Asthetische Erziehung译出者也。)
西方学术流入中国,并养育且滋养混合了好多新的知识体系啊
偷偷告诉你,我本以为,美育源于中国。【捂脸】
推荐读书:《新教育的精神》刘铁芳 主编
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
#### 礼敬中国学者,感谢阅读此文的人儿
# Namast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