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首页之约
同样是学习,为什么书只收几十元,培训收几十万

同样是学习,为什么书只收几十元,培训收几十万

作者: 小学生伊文 | 来源:发表于2019-10-09 22:24 被阅读0次

“知识付费”从兴起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各种线上课程、社群做得如火如荼,严格来说“知识付费”并不是一个新的领域,很早之前人们就开始为知识付费了。

大家买书就是在为知识付费,不过同样是学习知识,和读书相比,课程和培训总是要贵很多。一本书也就几十块钱,很少有超过一百的。但是课程和培训就不一样了,少则几百,多的几千,线下课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课都不少。

但是从内容来说,大多数课程的内容是比不上书上的东西的,做课程的通常没有写书的人厉害,而且很多厉害的大师一生心血才凝练成一本书,所以从内容属性上来讲,书的价值普遍比培训要高不少。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老师的课程,他的书卖30多元,线下课1天5000多,讲的都是同样的内容,价格相差了将近200倍。

那为什么内容价值更低的培训,价格比书要贵那么多呢?

可能有人会说边际成本,加印一本书的边际成本非常低,但是多开一场培训边际成本不会降低,所以会有价格的差异,这么说也没错。不过这里主要从客户价值的角度的探讨。

其实说起来三个关键词就可以解释:

1、思考:全面深度的引导

思考是有效学习的核心关键词,因为所有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体现在大脑里面,都是神经回路的改变。所以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重塑神经回路的过程,而思考就是在调动神经元,所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

很多人看书是不思考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看懂 ≠ 思考”,很多人以为看懂了,就能够记住了,但是看完发现一点印象都没有,跟没看过一样。

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导师会通过帮助你来思考,比如通过提问、测试,或者引导你联想过往的经验来反思这个知识点,还有互动问答环节,这些都是在引导你思考,是你自己看书的时候因为大脑偷懒不会做的事情。

思考起来了,效果就上来了。

2、行动:外部督促的践行

除了促进思考,培训还更强调行动。好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通常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会提供一些时间做一次专注的练习,同时还有导师和周边的人给到你反馈,让你知道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可以怎么样去改进。

在有外部环境约束的讨论和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关联到自己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就更有可能去行动。

比如现在绝大部分大学的知识我们都能在网上找到,很多顶尖的大学都有网上公开课,不管是国内的清华北大、还是国外的哈佛剑桥。那为什么还需要学校呢?

其实学校起到的也是督促行动的作用,在周围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你更有可能去做。所以虽然网上都有公开课,还是极少有人可以在网上学完想学的课程,很容易就会放弃。

如果参加了培训回来没有践行,其实和自己看书的效果差不多,相信这个点大家都有感受。即便没有参与过培训,怎么也听过一些演讲吧,大多数听完就忘了对吧。

刻意练习有个3F原则,分别是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fix(改进),在好的培训过程中,会引导学员做一次刻意练习,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思考和行动是学习效果的两大核心,当然最好的是两者结合,行动中的思考是最有效果的。一方面切身的感受印象最深刻,另一方面行动过程中的思考密度会极大的提高。

3、链接:结交同频的朋友

上面两点是从学习效果的角度,这个点是学习效果之外的。

其实很多社群和培训,最有价值的不是课,而是人。一个人的成就20%靠能力,80%靠自己能够接触到的人。人生大部分机会来自于大量的中等关系和弱关系链接,参加培训就是增加这类链接非常好的方式,而且通过价格筛选的都是和你同频的人,存在一些交集的人更有可能和你发生化学反应,说不定就有很多新的学习、工作、或者合作的机会。

知道这些我们要怎么做?

知道培训为什么贵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知道了这个,我们可以怎样去更好的行动。

首先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主动思考和刻意练习的能力,这样我们通过看书学习就能达到参加培训同样的效果。如果是为了学习效果,就能省下非常多的学费。

我现在基本很少报课了,大多数多问题基本看书就能解决,如果是报课一定是冲着链接人去的。

其实说难也不难,在看书的过程中要主动增加思考并且关联行动,但是说简单也不简单,毕竟大脑总是无意识中想偷懒,能够坚持做到的人总是很少。

如果在践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提问或者加我微信交流。

如果自己主动性不够强,就去到一个被动成长的环境,周围的人都在做,你都不好意思不做,加入一个社群或者组织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样是学习,为什么书只收几十元,培训收几十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yn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