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印象

作者: 山农_001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08:27 被阅读292次

        这次途经徐州停留了三天。徐州不仅是古今兵要重地,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誉,又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出土地。徐州的汉画像石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的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来徐州除了走访亲友、游览景区之外,观摩汉画像石也是让人向往已久的。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汉画像石,顾名词意,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这一类历史遗存其它省市也有收藏,甚至说画像石的年代还不止于汉代一朝。但仅从汉代画像石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来看,徐州既有地利之便,也有起步早、人才多的优势,成为翘楚实属必然。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有新旧馆之分,俗称南、北馆,只相隔十几米,都位于云龙湖的北岸。昨天是周一,到了汉画像石艺术馆门口才知道当日毕馆,犹豫中见馆内有人走动,就抱着侥幸心理问情况; 工作人员笑着说,本来每周一不开放,但是今天有学术活动,也特例接待人员参观。方知遇到了好运气,把刚才见“铁将军" 把门,滋生的沮丧情绪一下了就撞散了。据我所知,徐州所有的山水、名胜和文化景区等一律免费开放。这在全国城市中绝无仅有。艺术馆的南馆藏品丰富,分类清晰系统,管理也较为规范;老的北馆则不然,年久失修,满目萧瑟。从现状看,有拥南弃北之势。

        走进艺术馆才知道自已关于汉画像石的知识多么零碎,面对大量广泛的像石实物,茫然不知怎么欣赏,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惟有仰仗解说和导游,方得端倪。得知,馆藏汉画像石的题材,大概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汉代时期人们生活的反映。如迎来送住、钟鸣鼎食、驰逐狞猎、驯象弄蛇等。一类是对古代神仙世界的描绘。有始祖团土造人,创立天、地; 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和鱼龙衍生、神兽守鼎、神仙羽人等传记。另一类是祥瑞吉祥的象征。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 九尾狐、九华灯、摇钱树、麒麟、龙凤、象与鹿等图示。各类题材既有单独成像的,也有系列、综合性全幅式展示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写真神奇浪漫的世界。

车马出行图

        虽说汉画像石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是一种祭祀性艺术,但在艺术追求、艺术形式上却堪称典范。一方面,汉代工匠有着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在构图布局上,不受现实、思维的制约,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内容放置在一幅画面上,繁复而不紊乱;在具体物象上,变形取神,以形写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侧重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在雕刻技法上,以平面阴刻线、剔地浅浮雕为主,又根据图像表现的需要,融合了圆雕、透雕的技法变化,大大丰富了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力。

        在艺术馆楼参观时,几次遇到刘曦林、王鲁湘等文化名流,他们在当地学者、记者簇拥下,站在汉画像石前对着摄像机交流、交谈。才知道馆内的学术活动,是“ ‘象思维‘与汉画像石艺术研究交流"。偶听他们评论说:“ 汉画像石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 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 、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宋诗词一样,已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 。百度一下,他们所说内容基本是汉画像石《百科知识》上的概述,的确十分中听,中规中矩,但是也觉得有些程式化,少了一点接地气的新意。

        从艺术馆出来,沿着云龙湖岸散步,于眼前的湖光山色之中,脑海里仍然不时出现画像石的精彩画面,但是,也时不时冒出一个不合拍的声音。即: 兜售拓片的行为,多少让我觉得艺术殿堂混杂了艺术市场之气,此举值得商榷?

        就我而言,起初有关汉画像石的一点知识,也是通过邮票、拓片获得的。这类题材邮票很多,散见了中国古代文化、出土文物等方面,尤其是1999年,我国发行了一套《汉画像石》特种邮票;以六枚之多,分别印有牛耕、纺织、舞乐、车马出行、荆轲刺秦王和嫦娥奔月的内容。集邮是我从少年时代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但是有一个时期我国邮票发行失控,唯利是图,几乎伤透了集邮爱好者的心。拓片,则是茶友墨墨所送的两幅长卷。虽说拓片在艺术品市场认可度不高,但是真品难得,我时常展卷欣赏,一直醉心于它的艺术瑰丽。为此,对于艺术机构制作拓片的过度商业化,极其容易让人联想到邮政部门印制“花纸头”,心里不禁泛起阵阵酸楚。

汉画像石拓片p

        “如果你对汉画像石感兴趣,在艺术馆的汉画商店里可以买到汉画像石拓片; 拓片两、三百元至千元不等,物美价廉。" 提示之语不绝于耳。拓片何来?在参观体验环节,第一次知道了大概。即,在汉画像石上喷刷墨汁,覆盖上宣纸,然后用布锤、拓包捶打,像木刻版画一样印出来一张一张拓片。放下拓片艺术性和推广作用先不说,想象一下,汉代石刻文物出土多么不容易,多么珍稀,又多么脆弱,就这么一次次、一张张敲打,尔后卖上几百块、几千块钱?又听说,艺术馆为了保护汉画像石,用现代仿制画石拍出拓片,销售“赝品"。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汉石悠悠,萧萧水寒。汉画像石是文物、是祖产,我们只应有尽心尽力保护的份,绝不应该作为摇钱树,辰吃卯粮,子卖祖业不心疼; 更不应该起以假乱真、忽弄欺骗的邪念。当然,购买、收藏这一类物品,买假买真皆是纵容。墨墨老弟如见我这般说道,一定会跳着脚骂我伪道学、不知好歹,从此断袖而去。往事己成不堪,我只有好自为之。

        汉石春秋、天工神韵。可以想象,创作汉代画像石的艺人、工匠,以刀作笔,以石为纸,以非凡的画技、雕工,充分展现了古代艺术的精湛,也精心描绘了他们心中的世界。连续两天,我虔诚地拜谒老祖宗们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瑰宝,虽说是眸光一瞥,却被其博大厚重的文化力量所震撼,深切体会到所有的赞誉、盛评皆是名至实归。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2018.10.16,于徐州龙域花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画像石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a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