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创客学习学折书帮
六要素整合下的课程观

六要素整合下的课程观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10:56 被阅读0次

    2022年4月5日 清明节

                          写在前面

    疫情在家,备课、上课、催作业、查作业、吃饭、听讲座。日复一日的循环了三周。从最开始的焦躁不适应,像一头狂暴的狮子,憋闷、烦躁,到今天的心平气顺。人,这个动物真是没法理解。系统的听了不少讲座,也在被迫中写了几次作业,但总体懒于动笔。看到老郭已经编辑成文的《道德经》笔记,心里又感到莫名的凄惶,日子都去哪里了?没有记录的感觉东西就不是自己的东西。也就有了今天再动笔的缘由。窗外阳光明媚,“节也清明,文也清明,心也清明。”

                              1

    再听辉霞老师的课标讲座,有了不同的观感。2011版与2017版课标的理念对比,新的发现有了。

    这几次的作业,相比以前有进步,文本解读能力有突破。但是总在感觉在门外闲逛。原因也一直没找到,更多时候便归因于天赋。事实并非如此。

    1.从素质到素养,一字之差,改变的是强调先天还是后天。教育只能改变后天,这也是成长性思维的特点,也是一种导向:育人。

    2.满足个性、强调评价,侧着新技术的运用。两版课标没啥大区别。

    3.从“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到“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习学用能力”,这些变化带来的是什么?

    整体的意义是构建目标的“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渐进性与持续性侧着语言学习的内在关联性及目标之间的分级。我们也知道,只有技能目标在初中达到五级,其他目标因为没有可量化性,也就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综合的要求。实践性和应用性指英语学习的操作层面,用中学,做中学。2017版把这些内容整合成“学习活动观”也就意味着,英语活动设计要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还意味着活动设计要分成三个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将语言、文化、思维融为一体。获取、阐释、评判语篇意义。(获取是第一层级、阐释是第二层级,用自己的观点解释语篇,第三层级就成了文本与我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迁移。)借以表达个人的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一句话,六要素整合下的课程活动观: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2

    附:课程内容六要素具体如下:

    【主题语境】

    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

    【语篇类型】

    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篇以及不同的文体形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访谈、对话等连续性文本,以及图表、图示、网页、广告、漫画等非连续性文本,为语言学习提供文本素材。

    【语言知识】

    涵盖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什么是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简言之,语音、词汇、语法是为语篇和语用服务的。语篇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但是语篇更多的是讲究意义,我们孤立的音,孤立的词,孤立的一个语法现象,它不存在着意义,没有什么价值观。但是我们讲语篇就有意义,就有意向,就有意图,有观点,还有隐含(意义)。但是语篇里面我们还应该要弄清楚对象是谁,它的时间地点是什么,它到底合适不合适。这就是语用,所以语篇和语用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语篇我们讲的更多的是篇章结构,语用是讲何时何地为谁,为什么要这样,说了什么,作用是什么。)是构成语言能力等重要基础。

    【语言技能】

    分为理解性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技能,学生基于语篇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即是基于这些语言技能,理解语篇和对语篇作出回应的活动。

    【文化知识】

    指中外优秀文化和科学知识,包含物质文明知识和精神文明知识,是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涵养人文和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源泉。

    【学习策略】

    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策略等,有效选择和使用策略是帮助理解和表达、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

                  3.英语学习活动观

    语言学习的活动是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对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对效果,由此也构成了六要素的整合、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4.主题语境

    主题语境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也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英语课程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5.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

    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知,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出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即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想象与创造、批判与评价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与修辞手法,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批判、评价作者的观点等,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6.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情境创设要尽量真实,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紧密联系,力求直接、简洁、有效。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教会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

    教师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语篇内容和形式的讨论和反思,鼓励学生围绕有争议的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考虑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人物关系和交际目的等,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确保交际得体有效。

    教师要根据所学主题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经验等,选择和组织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

    举例:

    学习理解类活动

    第一步,围绕主题创设情境。

    第二步,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应用实践类活动

    第三步,实践与内化所获得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

    第四步,基于主题与内容进行分析与预测、表达个人观点。

    迁移创新类活动

    第五步,分析评价语篇意义与形式。

    第六步,在新的语境中开展想象与创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总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要素整合下的课程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hk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