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为孩子立界线的第一课,今天的主题是,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
为什么把这个设为第一课呢?因为对爱的理解是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基础的基础,所以今天花一点时间谈一谈关于爱。
我先邀请大家慢慢的闭上你的眼睛。然后关注你的呼吸。想一想当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你最渴望的是什么?你是不是希望有那么一个人,他是爱你的,并且她是只爱你一个人的。你希望得到爸爸或者妈妈这种全然的爱。但基本上每个人都一样,很快你会觉得失望了,因为你发现在爸爸妈妈她们的生活中,不仅有我们,还有其他更多的事情,可能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可能有其他的工作要去做,然后我们作为一个幼儿,有点失望了。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我们上学了,这个时候我们期待的是什么呢?我们期望得到老师的爱,我们期望用我们的成绩得到老师的赞美和爱。慢慢的我们又开始失望了.......
(冥想)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寻找一份独一无二,无条件的爱,但是总会失望,能完
全无条件爱我们自己的只有自己,有人称为高我、或真我,她一直在护佑着我们。
但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有多久没有跟自己的灵魂打个招呼,我们失去了和自己的
联结,所以我们一直在找寻,却不知道其实她一直都在。但是我们一直在向外
找寻,从别人身上找,结果必然失望了。
了解孩子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由已出发,我们才能真正的去爱孩子,否则都是空
话,即使你想到你知道也做不到。所以我们今天从自己出发,如果有一天你找
到这个真我之爱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去爱孩子。否则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谈
的那些,我们常称为有条件的爱。我们经常要求孩子,你要听妈妈的话,听妈妈的
建议,这很好,没有对错。但是通常当孩子没有做到的时候,我们会很不开心,那
这个就等于是说,你按照妈妈心目中的样子去做的时候,我是爱你的,你没有做到
的时候,我不爱你。
很多人都说,我爱你这个人,但不爱你这个行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本身
是和他的行为连在一起的。你没有办法教导孩子明白,妈妈是爱你的,但是妈妈特
别讨厌你这个行为。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会让一个孩子感觉特别分裂。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还是从“爱”说起。当我们把爱彻底领悟了,你
就知道怎么爱孩子了。因为怎么对孩子,并不是说教你几个技巧,几个招数,然后
回家你就能用的出来的,不是。真正的爱孩子,是在那一时刻你们两个在一起,你
们两个的灵魂在一起,你们能量的碰撞,那些你们的心灵共同在一起的创造。所以
,我跟我的孩子在一起,有我们两个之间的共同创造,你跟你的孩子在一起,有你
们两个之间的创造。那个都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有些人说,你是为什么爱孩子啊?很多人说,孩子就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我天生就爱他,的确是这样子的,就像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就是住在另外一个身
体里面的我们自己。所以每当孩子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比自己遇到事情还
痛,我们恨不得为孩子承担一切。
那为什么当孩子有些我们不喜欢的行为,我们是那么的讨厌他?这种讨厌是真实的
,等一下我会说更深,讨厌只是一个很浅层面的感受,还有更深的这种,当你和孩
子相处当中,更深的有恨孩子的,有要杀了孩子的,或者真的把孩子杀了的,都有
。这并不是说哪个人错了,而是这种感受是真实存在的。当你掩饰它的时候,可能
会有这种恶性的事件发生,当你积极面对它的时候,这种事情反而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今天我们都会拿出来说。
那我们说为什么会爱孩子或者恨孩子?爱孩子和恨孩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
回事。所以说今日我们这一代父母真的做父母做的很辛苦,因为我们对自己是高标
准,严要求,因为我们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把最好的爱给孩子,但是我们却不知
道,我们内心会有非常复杂的感觉,有的时候跟孩子在一起就是感觉不好,但是我
们不敢表达,不敢去面对,我们不敢敞开,甚至我们不敢让最亲近的人知道,我还
曾经恨过我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我们没有办法去真正爱孩子,所以今天
我们把这一点解开,那也就是说,能在你的育儿路上呢,真的就是像一座桥梁一样
,搭建在你和孩子心灵之间的桥梁。
那我们说爱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幻象的世界,所谓的爱孩子,你只是爱孩子身
上你喜欢的那一部分,比如说,你很开朗很乐观,然后你的孩子也很开朗很乐观,
然后你就很爱她身上这一部分。或者你是比较内向的,但是你比较喜欢开朗乐观的
人,结果你的孩子真的是开朗乐观,所以你爱他的是你心中喜欢的那一部分。你爱
他的开朗乐观,表面上是你爱你孩子的开朗乐观,实际上你爱的是你内心当中对开
朗乐观的喜爱。
或者说你爱你孩子,他很会讲话,嘴很甜,那你爱的是你心中这一部分爱讲话,嘴
很甜的喜爱。那同样有的人,他很烦孩子话太多,因为他喜欢安静。所以说你讨厌
本身,是对你内在,对说话很多的讨厌。
说白了,爱孩子与否,跟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是没有关系的,跟我们内在的喜好,
跟我们内在对自己的束缚,要求,标准是有关的。
当孩子身上真的有一些特质是我们不爱的时候,我们就特别想改变他。有的人说我
的孩子特别恐惧,那真正的让一个孩子改变恐惧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允许他的恐
惧,持续的给她爱,给她支持。那很多妈妈都说我去锻炼他的胆量,你会让那个孩
子在他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二次受到伤害。或者说,你就忽略他的恐惧,一个有恐
惧的人,依然可以活一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个人
天生都是完美的,他的恐惧也是他的完美的一部分。但是很多时候,当我们特别讨
厌这种有恐惧的孩子,或者说很多人都喜欢那种特别会交际,在很多人的场合很会
说话的孩子,那在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孩子偏偏是一个比较爱沉默,比较胆小,
不爱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就真的,拼命的想要改变他。那这个时候
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对这个胆小,不爱说话,是有排斥的。所以
你才会不喜欢这样的孩子。但是如果从一个生命的角度来说,他就是这样的孩子,
我们依然去尊重他,热爱他。反倒是如果我们特别喜欢这种特别外向特别会交际,
那我们就去做这样一个人,邀请很多朋友来家里聚会,这种经常的跟很多人聚会,
你会发现孩子会从中学到。但是一定是说,给他一个环境而已,真正的改变来自于
他自己的内在。但是并不是说,你讨厌他那种胆小,不爱说话,然后你就拼命的想
要改变他,整天把他拎到人多的面前,让他去练习说话。
那这里想说的,就是你讨厌孩子的哪一部分,就是你恨他的哪一部分,或者你爱他
的哪一部分,都是跟我们的内在是有关的。同样是一个孩子,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
,你可能会觉得挺好的,如果是这个发生在自己家的孩子身上,你就会觉得,哎呀
怎么这么大的麻烦。比如说我刚才说的这种所谓的胆小怕事的孩子,通常她们都比
较安静,她们专注力很好。如果你真的去爱他这个特质,去支持他这个特质的话,
那这类孩子通常很可能在科学研究等等方面很有建树的。只要你允许他按照他本来
的样子成长的时候,那反倒就没有问题了。但是通常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在我
们心里有一个标准,就是胆小怕事不爱说话是不好的,甚至我们一直用来苛责我们
自己。所以说这就是用我们内在的这些模式,来条条框框的要求孩子。但是我们又
口口声声说这样是为了孩子好,的确是,我们的发心是没问题的,而且这样做也是
没有什么错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事情的来源在哪里?来源在于我们的内在。
这种爱,我们说是有条件的爱。你符合我的标准,我爱你,你不符合我的标准,我
要控制你去改变你。
控制改变孩子也没有错,但是你要有方法。很多孩子,他也愿意穿越他性格当中那
些弱项,比如说恐惧的孩子,他也真正不喜欢他那种恐惧的状况。那他需要什么呢
?他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家,一个快乐的家。一个允许他以他的样子生活的家。这
样的孩子他会被爱包围,在爱里长大。这样如果父母的爱真的是那种无条件的爱,
无论你怎样,我都支持你,我都爱你,然后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他的时候,这个孩
子真的会长得很好,很健壮。
那在这里为什么要想多说一点呢?因为有很多的父母真的是饱受煎熬。比如说在我
的觉醒课上,有很多的案例。那我就举一些。比如说从小挨打挨骂的孩子,他见到
孩子就忍不住去打去骂孩子,很多人说打是亲骂是爱,的确,这是一种爱的表达方
式,一种扭曲的表达方式。我不想说这个好不好,因为这个打孩子骂孩子好过冷漠
孩子,因为那一类孩子受得创伤更大。这类父母呢,打骂孩子并不是她们的错,是
因为她们在见到孩子某一行为那一时刻,他们没有办法停止她们那个冲动,因为他
们从小就是这样被对待的,就像电脑的程序被设置好了一样。一到那样的情境他就
忍不住了,像他小时候被打一样,他去打骂他的孩子,所以说这类父母呢,在这里
,我就想跟你们说,你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你们曾经也是个孩子。但是我们
要清楚,这样对孩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伤害的,而且孩子也会记住这样的模
式,或许她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她们的孩子。
所以说在这里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把这个问
题解决了。
我就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一位妈妈,她也是非常棒,非常优秀的一位女士,她有
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她就是忍不住总用打骂这种方式。那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
跟我们有缘分的,有些孩子的缘分就是让我们感觉到水火不相容。但是,只要我们
听了这节课,就知道怎么去突破这个困难。因为孩子也是很痛苦的,他也希望走出
来,但是他没有办法。他的任何一些行为呢,就会触动妈妈的怒火。所以打孩子,
孩子真的是慢慢的很少自信,然后学业也快终止了。这位妈妈也是几次来学习,最
后有一次在课堂上一次情绪清理的过程当中,我就跟她说“你没有别的希望了,如
果你再不面对你内在那些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然后就在那个环境当中,她就很小
声的跟我说,她说我想杀了我的儿子。想一想,一个母亲,当她的内心有这样的声
音,这种声音并不是真的是她自己理智层面想杀了她的儿子,而是说她那无意识的
头脑,在她从小的时候就被种下了。因为或许她的爸爸或者妈妈在她从小的时候,
也对她说,你死了算了吧我想杀了你,或者她的父母内心中也想你死了算了吧,我
真的很想杀了你。这个就是一代代往下传。那我们都很诚实啊,我们真的要学习成
长,真的要面对我们内在的这个诚实。当她真的把这个话说出来之后,我说“那么
好吧,现在你去杀了他”,因为在课堂里,只是模拟这个场景,那么她就浑身抽搐
,她说我心痛,我不舍得杀了他。我说“你杀了他,你是被允许的,现在你就杀了
他”,就在那样子的纠结的情况下,她真正把内在那个杀手的能量给释放了出来。
在那之后,她真是变了一个人,回家看她的孩子呀,怎么看怎么好,再也不打孩子
了。
所以在这里跟大家说的是,你要诚实的爱护自己的心灵。因为带孩子不是件轻松的
活,不是一件说起来很漂亮的事。带孩子,那么多细琐的细节,从小呢我们要给她
喂奶,拉屎拉尿,照顾他吃饭睡觉,跑跳行走坐卧,什么都要关心,吃的穿的喝的
什么都要关心。所以说当父母真的是天下最不容易的工作,真的特别不讨好的工作
,但是你要知道,当你有这些想法的时候,你一定不要憎恨自己。
今天跟大家说出来,就是让大家舒一口气,基本上每个养育孩子的父母,并不一定
说会有杀了孩子这种想法,我猜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父母都曾经后悔,我要没有你
这个孩子就好了,你怎么这么麻烦。这是真实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装着没有这回
事,我们不敢去面对这个想法,我们觉得我作为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我怎么会有
这么可恶的想法呢,这还算爸还算妈吗?但那个想法如果它就是不由自主的产生的
时候,你一定要珍爱它,因为它在给你信号,如果你压抑它的时候呢,你会更加变
本加厉的伤害你的孩子。你可能通过无意识有情绪,或者哪怕你只是不说话你黑着
脸,孩子都能感受的到。
那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最好的方式就是你找到内在的根源。比如说刚才说那个例
子,那位妈妈说她内在想杀了她的孩子,是因为在她幼年的时候,她也曾经同样的
被同样诅咒过,所以她要完结跟父母的这段所谓的不愉快的往事。然后同时把自己
内在这个想法说出来,释放出来。她才能真正以一个妈妈的形象,一个母亲的形象
,面对她的儿子。而不是用她妈妈看她的眼睛来看她的儿子。
就是说,什么是无条件的爱?通过这个例子,我可以跟大家说,前面她可能因为孩
子某些行为打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这个是有条件的爱,或者说是伤害。那第二
种就是说,她通过自我的成长,完结了自己内在的这些阴影之后,她看到一个真正
的孩子的时候,那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孩子依然会做一些事情行为不符合规范,
甚至是不符合社会规则,我们可以去提醒他,可以带着爱去提醒他。你会发现,当
我们带着爱去提醒他的时候,和我们带着这种愤怒,恐惧甚至说仇恨去提醒他,效
果完全不一样。所以说,育儿呢,最根本的是说,我们自己的心,是否能够清空。
当我们把自己的内在都梳洗的很干净的时候,就像一颗太阳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
给到孩子的天然就是爱了,根本不用费力气,不用去想怎么做,你的出现本身就是
阳光,就是和煦的阳光,就会照耀着孩子,那个时候就是无条件的爱了。我想跟大
家说,其实绝大部分的父母,我们在年幼的时候都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因为我们
的社会也是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人心惶惶,我们都忘却了这些东西,只要能吃
饱穿暖就已经不错了。但现在对于我们的育儿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到了新的时
代,所以说在新的时代,我们真的要重视这一块的问题。
比如说还有另外一位妈妈,她也是觉醒课的学员,她就说,我经常无意识的去骂我
女儿,你去死吧,你怎么不去死呢?或者是心里这样去骂她。她也是真的回忆起在
她的幼年,她也被妈妈这样诅咒过。那么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呢,她们这样做呢,有
可能是承接了她们的祖先的做法,或者是生活所迫。那么他们这么做呢是有她们的
原因的。那么我们这一代呢,现在生活好了,那我们是可以把这个虐待循环停下来
的时候,我们通过自我的成长。因为在她们那个年代啊,她们是没有办法,没有这
个机会去意识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但是你知道,她们已经接受到了惩罚,因
为我们每一次骂孩子或者是打完孩子之后,我们真的是很愧疚,她们也接受了那些
愧疚的惩罚。但是那些不管是怎么样,那是她们的人生,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我们
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我们要确保,不这样做。去 真正的先把自己清理干净,为什
么呢?即使你不为孩子做,也为自己做这件事情,因为只有这样子的话,我们才可
以活得绽放,让生命的光芒绽放出来。现在人们呢,真的是工作生活太忙碌了,每
天为了生活为了工作在奔波,那,我们自己去哪里了?然后有人说,我就是有几个
情绪按钮,怎么怎么样,你只要碰到这个,我就会爆炸,就会发脾气会发火。没有
问题,有情绪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情绪最终伤害的是自己。所以当一个人的
学习成长真的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负面情绪会少很多。其实妈妈的情绪比爸爸
的情绪,或者说女人的情绪比男人的情绪,要多的多。为什么呢?因为天生女性和
男性的差异就在此,女性的直觉力,感受力总体上要比男人好上十几倍,同样,她
们的情绪也比男人的情绪多上十几倍。一个真正的女人,她的特质是静候的,就是
她可以静静的待在那里。就像男人去外面打猎,女人在家养孩子一样,她是耐得住
寂寞的。当一个女人,她的情绪还被情绪包裹着的时候,她是没有办法绽放光彩的
。但是当一个女人成长起来之后,她把情绪体里面的垃圾都清理干净之后,她是自
带光芒的。所以说这些事情是我们为自己而做的。真正的把这些情绪体清理干净之
后,作为一个绽放的女人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对自己无条件的爱的时候。而且同
样,只有当我们能无条件的爱自己的时候,才能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
然后很多人都说,我不能那么的自私啊,我要先爱好家里人,爱好孩子,爱好伴侣
,最后才能排到自己。可是你要知道,你都这样做了几十年十几年了,可能你依然
没有办法做到爱好孩子,爱好伴侣。那你现在可以试着改变一点点,哪怕只是试几
天,或者几个月。因为那种牺牲的感觉,对别人来说不是爱,对别人来说是一种非
常大的压力。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伴侣,我们对他们
都抱有同样的期待,期待他们同样的对我们好。但是呢,如果我们把对自己好这部
分自己先拿过来,自己先对自己好了,然后再对伴侣好,对孩子好。那这个时候那
个爱才是真正的爱,是让他们非常享受的爱,让他们毫不费力的爱。这就是我们所
说的无条件的爱。
那我想这个主题呢,说到现在已经能量非常高了,那想跟大家总结一下。不管我们
爱孩子也好,恨孩子也好,都跟孩子无关,都是我们内在发生的一些故事。这个时
候我们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个是最高的界限。那我们说为孩子立界线,那前提
是我们要看好自己的界限。另外一点就是说,到底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
就是当你抹去自己经历的那些阴影之后,看到的一个真正的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他
就是会哭会笑会闹会捣蛋会爬高会上树,不爱写作业,不想上学,就像是一个小动
物一样,你会看见一个真正的孩子,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孩子并不是像我们心
目中所想的那种乖孩子,说话有礼貌,吃饭乖乖吃不挑食,按时上课好好写作业每
次考第一。那个不是孩子本来的面目,孩子就是一个小生命,他有各种各样的不同
,然后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孩子高那个孩子矮,这个孩子看起
来符合目前审美那个孩子看起来不符合目前审美,只是这样的差别而已,但是他们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绽放,那么的独一无二,当你能看到这一点时,
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去爱孩子。
答疑:
1.女儿咬手指甲比较严重,小时候有一段离开我们由外婆带,要怎么帮助女儿呢?
答:咬指甲有可能是说他这种攻击性没有被允许,比如说小孩他一岁多左右就开始学着打人啊,或者说跳啊跑啊,或者别的大的剧烈性的活动,老人带的时候可能不
太允许他们做这些。在就有一些孤单恐惧,对父母对妈妈的依恋不够满足,他会很
焦虑,找不到妈妈,他会通过咬指甲来释放自己的焦虑,尤其是小婴儿,他找不到
妈妈那种感觉,他不知道妈妈在另外一个地方还会回来找他。他以为妈妈是死掉了
。这个我特别有感悟,有一次我的小女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就是能爬好像是,
当时我一个人带她,有一天早上,我就把她放在那个浴室的门外,她坐在一个婴儿
座椅上,她是可以爬下来的。然后我就去洗澡。然后我在洗澡的时候,就突然听到
一个哭声,那个哭声是那样的绝望,那样的悲哀,真的那个哭声就让我体悟到,就像我妈妈过世的时候我的那个哭声那样的绝望。当时我马上出来看,原来是我女儿哭。因为她平时一个特别乖的孩子,她自己坐在那玩一会没问题的,但是刚好那天那个浴室的门我给关上了,她看不见我了,而且浴室的门上有水雾,她就找不见妈妈了。然后她也不说,她就爬下来,爬到浴室门,还是看不见妈妈,这个时候她就绝望了,哇的一下哭起来。所以说小婴儿看不见妈妈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她以为是妈妈死掉了。她会有很多很多的悲伤焦虑,所以说孩子现在有这种状况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说,她咬的时候你就跟她说“这样子会疼吧宝宝,妈妈知道你没有办法停下来也没有关系,如果你能试着的话,我可以给你个东西,一个可以咬的磨牙棒或者是什么东西,你想咬手指的时候你就咬那个东西,这样免得妈妈心疼你那个手指会疼。”但是你不要给孩子绝对的禁止,你就跟她说,“如果你还想咬手指的话你就咬”因为孩子是有自我疗愈的能力的,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她是在进行自我疗愈的,虽然我们不知道她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但你知道这个孩子是最需要陪伴、关心、关爱的。所以你去跟她说,妈妈心疼你,妈妈爱你。然后让她找一个东西替代。然后你也经常的跟她在一起,当她咬手指的时候,你就亲亲她的手指,然后递给她另外一个东西咬,“妈妈允许你咬”。很多孩子,都上小学了,一遇到什么事情还会咬手指,他咬手指时一定不要骂他,就知道他有那么多的焦虑,就多陪伴他,体贴他。
2.每天为了女儿洗澡问题头疼,应该是被催促多了,甚至曾经应丢她进洗澡盆,现在尽量不管,但是还是很纠结,有时很晚了太累了女儿不洗澡也控制自己不说什么,但是感觉到女儿对自己不够干净的担忧,有时也忍不住提醒她,昨晚没洗澡今晚要洗怎么怎么样。洗澡问题怎么破?
答:尤其对于小孩子,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洗澡这个事情,他们一定是觉得这个事情快乐,他们才会去做,否则的话,他们会抗拒的,尤其是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会玩的比较晚,然后说我累了不想洗了。通常尤其是周末的时候,我也会说OK没关系。我记得我们家老大,有一次大概有一个星期没有洗头,我们都没有理他,但是他突然发现他身体上那个皮肤发炎了,从那之后呢,他就自己,也不是说主动吧,至少你提醒他的时候他不反对,总而言之,就是我们要有一种这个信念就是说,孩子总有一天,你不让她洗澡她都要洗澡,等她真正长大的时候。那另外一个就是说,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体会到洗澡的乐趣,同时你温柔的跟他说,你一定要洗澡。比如我跟我的孩子说“你一定要洗澡,否则你臭臭的,我可不想跟你在一起”,你那种说肯定不是骂他那种,而是带着爱跟他开玩笑一样的。也会跟他说洗澡是必要的。那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听还是不听,取决于你们两个的关系,如果你们两个关系很好的话,你说他通常都是会听的。所以说这个没有办法确定给你一个直接的答案,但是要告诉你,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的时候,他是懂的,他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因为他是那么的爱你。但是如果你没有尊重他的时候,他就会想通过,我有权利不洗澡来证明,他是值得别尊重的。当你真正开始从内心当中尊重这个孩子的时候,他就没有必要跟你抵抗,没有必要跟你因为洗澡这件事情跟你抵抗。因为孩子他也知道洗完澡之后很舒服。像我的小女儿,她有的时候也不洗,有的时候就会主动要求我要洗澡了,她知道她不洗澡她很难受。在这里,根源就是说,要尊重这个孩子。他是一个小人,要尊重他。比如说因为不洗澡这个自责啊,这都是我们长年累月对他说的话,他现在用这个刀子来伤自己而已。首先我们停止责备他,这是第一点,不再因为他不做什么事责怪他,然后她自己自责说我没有洗澡我很脏啊。你就告诉他,你是我的女儿,你怎么样我都爱你。不洗澡这个味道的确是不好闻,但是你明天洗了就好了。那孩子心就放下了。但是大家不要反复,一会对孩子极端的纵容,一会又极端的严格。根本就是,你跟他关系好,你说什么他基本上就都去做了,比如说我家老大说,我累了,我不想洗澡,我就说,好吧,我陪你去洗,当我笑着跟他说,他就像小棉花一样,软软的去洗了。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但是他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我们认真的倾听他。一个是增加洗澡的趣味性,再一个当他自责时,自责也不是什么坏事,就不要雪上加霜了。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你就一直跟她说,你不洗澡,我怎么样都爱你。但如果你做不到,就先别说,因为那种反反复复呢,最伤孩子。
3.孩子写作业总是要人陪,要不就是拖延,吃饭不好好吃,吃零食。和 爷爷的管教方式有冲突。
答:这个很难用话语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根本上的原因呢,就是孩子喜欢做作业有人陪,尤其是一个孩子做作业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孩子的根本需要。比如说我们家老大呢,他刚刚学一些英语的这种拼写,他的确需要我陪着他。需要一步步来。总的来说就是需要给孩子一个过渡期。还有吃饭不好好吃饭,孩子不饿的时候确实吃不下多少东西,而且一个孩子健康与否和他吃多少东西也没有多大关系。关于零食我们家的一个要求就是吃饭之前不吃零食,吃完饭再吃零食。那我小女儿那天饭前拿一块饼干吃,我说吃完饭再吃,那她也是嘿嘿笑着说“就吃一块”,也是就吃了那一块。每次孩子知道我们是爱他的,而且是很笃定的,这时候他也就真的是听我们的了。如果孩子真的是饿的心发慌的时候,一定要给他。还是,多尊重孩子的内在需要。如果硬顶硬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双输。
那跟爷爷这个管教方式有冲突,那是他跟爷爷之间的问题,这个我们是没有办法介入的,最多是给孩子情绪上的支持。最根本的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从内心当中尊重爷爷的话,孩子才会尊重爷爷。这个是背后的根源。
这次课会设置成免费课,希望更多的支持到大家,希望更多的孩子幸福快乐,祝福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