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阅读《学会写作》撰写的读书笔记,运用的是葱鲔式笔记记录法,记录自己读书、做笔记的日子。
1、灵感来源于哪儿?
意识是人类表达的第1套阀门,先有了想法,才能在大脑里酝酿出语言,有了语言才能表达成文字。
分析:个人直观的感觉,是描写的灵感的来源。只不过这里换了另外一个词,叫做意识。
灵感的主要来源:读书、生活、文章、事物等方面。灵感,确切的说就是自己的想法、看法、感悟、感受。
灵感往往是不期而遇的、短暂的,灵感来袭的时候,要迅速记录下来,储存到灵感库里,作为备选主题。
强大的灵感库,需要作者敏锐的感觉和随时的记录,还有日复一日的坚持。
2、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
能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公众号阅读10W+的爆文一定是好文章嘛?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另外一种角度看不一定是。这取决于我们评判文章的视角与标准。
10W+的文章,对号主来说,肯定是好文章,因为可以带来大量的变现收入或推广。对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来说,也算是,文章写出了读者心中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
从专业作者的角度来说的话,不一定算是好文章了,也可能只是素材堆砌,没有灵魂的文学垃圾。
毕竟,一篇文章好不好的标准,不止是阅读量,还关乎文笔、思考的深度、是否言之有物等很多方面。
相对来说,另一个标准就相对公正了,能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3、写作的目标是什么?
写是基本方法,作品是最终目标。在提笔写作之前,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可以满足自己或别人的需求。
通俗意义上的理解,就是确定目标读者,分析目标读者的需求,然后根据分析来创作文章。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文章正好符合目标读者的需求,可以得到读者的喜欢,阅读量会比较高。
确定目标读者,是写作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了解目标读者,清楚他们心中想什么?有什么需求?才可以确定,哪些是读者爱看的?如何与他们沟通?如何打动他们?
站在目标读者的角度选题,才更有可能打动读者。

4、自嗨?还是带着读者嗨?
有些内容天然具备一对一传播的特质,而有些内容能引发更多人的兴趣和共鸣。
写文章自嗨和带着读者嗨,并没有明确界限。就像我写作,有时候想的是带着读者一起嗨,结果写着写着变成了自嗨。有时候写的是自high的碎碎念,结果把读者调动了起来,变成了大家一起嗨。
书中观点:选题的时候,就决定了嗨的方式是自嗨,还是带着读者嗨。
举例:自嗨,带有个人情绪和个人观点的文章。
大家嗨:1、热点话题
2、一般性情绪:孤单、委屈、愤恨、快乐、期待等。
3、传达有趣、有用的信息。
4、传递某种价值观。
思考:如何把自嗨性的文章写出大家嗨的感觉,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向。这类文章可以轻易的解决信任感的问题(作者的亲身经历、经验、感悟更具说服力),还可以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让读者参与进来,点赞或分享。
5、新写作形式
就像与朋友聊天一般,透过文章与读者交朋友,这样的结果,是每个读者都感觉自己被照顾到了,会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公众写作的形式,是一种新时代文体的创新形式,非常符合年轻人的胃口。
例如:作者把自己的偏好、感受、恐惧与担心,自己的缺点与惰性,计谋与小心机,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大家感觉他把每个不认识的人,都当做了朋友。
分析:新媒体的写作,不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与风格,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逐步探寻读者喜欢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达到与读者的有效沟通。
当然,写作的内核是不变的,创新的形式,只是建立在原有的文章内核基础之上,像遣词造句、写作手法、核心写作能力等。变化的,不过是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文字及交流方式。
有个性的公众写作,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理解为了喜欢!
文/浅海 公众号:浅海写作笔记
本文原创,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