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类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音乐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学习乐器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音乐对于大脑的有益影响。科学家称:经常听音乐的孩子或者演奏乐器的孩子通常在学校里有更好的表现。近来一些研究表明音乐对孩子的阅读、情商有益,并可以开发大脑的某个部分。器乐的练习和演奏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灵敏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左右半球的机能获得同等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无数事例证实,从幼年开始学习器乐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2、锻炼耐力和信心
演奏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器乐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
3、提高纪律性
学习乐器演奏就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所以还是很有挑战的。音乐家通常有一个特质就是好的纪律性。演奏乐器的时候不得不约束自己,全神贯注。同时每天都要在规定时间练习练习再联系。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塑造好的纪律性。
3、演奏乐器可以缓解压力
今天的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压力,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拜托压力的办法。你是否注意到,每当你听到那些柔软而舒缓的音乐声,你会觉得放松一些?乐器的旋律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尤其是当你自己就是演奏者的时候。音乐是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它能让精神放松舒缓下来。
4、成就感
如果你是新手并且刚刚开始学习,常常会让你沮丧。但是当你入门并掌握后,你所得到满足感是无价的。哪怕只是会一首简单的乐曲。相信我,你永远不会忘记你会演奏的第一首乐曲。你距离自己的目标就一步之遥,这是让人自豪的事情。
6.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何学好乐器,首先从选择开始,并且要遵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强求孩子。
1、 选择乐器要看孩子的年龄段
3-6岁是孩子音乐发展的关键期,建议孩子在2岁到4岁多听音乐,主要听古典乐曲,乐器演奏曲,因为乐器属于有声艺术。5周岁就可以选择固定音高的乐器,比如钢琴、古筝等。
2、 选择乐器要看孩子的听力条件
孩子学习二胡、小提琴一类的弓弦乐器,需要注意这类乐器是没有固定音高的。孩子学习这类乐器要靠自己的听力去校音。如果孩子听力不好,学习这类乐器是困难的。可以用各种高低不同的音调(如动物或汽车喇叭的叫声等)让孩子模仿,试试孩子的听力。
3、 选择乐器要从孩子的实际身体条件出发
要考虑乐器的尺寸、长短、大小是否适合孩子使用和练习,比如太小的孩子拿不了长笛和吉他、大提琴等这类的乐器。
4、 选择乐器要从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出发
这点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是孩子学习,避免后期难以坚持下去。考虑清楚是学习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初学的乐器很可能影响到他审美情趣的形成。比如孩子初学的乐器是一把小提琴,以后他可能十分酷爱西洋管弦乐曲。孩子初学的乐器是一把京胡,以后他可能是个京剧迷。通常家长到蒂美斯音乐咨询的时候,我们的校长都会询问家长孩子喜欢什么,如果家长回答不知道,我建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三个乐器演奏的视频,陪同孩子一起观看,然后问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最后让孩子决定学习哪个,最终上试听课不超过2种乐器。
5、 选择乐器还要从孩子的生理条件出发
比如:学吹笛子,要看他的嘴唇是否薄,牙齿是否整齐,因为薄嘴唇在笛子上吹奏吐音占优势,发音容易清脆;另外看一看他的手指肚肌肉长得是否又圆又粗,因为这样的手指按孔占优势。
最后跟大家分享学好乐器两大法则:
1、良好的练琴习惯,从报名的时候开始,跟孩子约定好,每天30分钟到1小时,随着年龄增长时间逐渐增多。并且约定好每天都弹琴,除了生病,没有例外情况
2、坚持!坚持!再坚持!
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