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成长与精进】
️个人成长总结,仅以此来监督自己成长,同时分享给大家一些故事。
分享人:学演讲和口语的余意方
✿今日总结
起床:六点四十五
早上:早签,洗澡和洗头发
上午:搞项目材料和上口语课
中午:策划周日下午的活动朗诵
下午:策划周日下午的活动朗诵和马原课(写六级题目)
晚上:选修采煤理论和写团支书竞选稿
休息:十二点一十
✿明日规划
起床:六点四十三
早上:去在外语楼早签和写基英作业
上午:写作课和基英课
中午:练习竞选稿和休息
下午:跨文化交际课和班委换届班会
晚上:听哈萨克斯坦人介绍介绍哈萨克斯坦(十多分钟结束了)和训练
休息:十一点半
⊙每日必做:
1.打卡六级单词
2.健康打卡
3.读书打卡
️
∀ 本周核心:
1.班委竞选稿(5.26周四七八节课)
2.准备辩论赛稿子(5.29周日上午高级班结课)
3.继续周日下午的朗诵活动(5.29周日下午)

✧今日分享:
中文.
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它是第一个标准。
我们的综测是由70%的知识技能+20%创新创业学分+10%基本素质测评构成的,我是前段时间在看综测成绩的时候,看到的这一个标准,看到这个也想起了我们之前评奖学金的事情,在大二申奖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的奖都会划一个综测标准,而在这个标准里面,知识技能站了一个很大的比例,知识技能其实就是专业绩点。我们在高中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固化思维,一个人他的成绩好就会感觉这个人很完美,会有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特别是因为在那样的一个高考环境下,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分数,此时我们就会觉得成绩就是一切。
横向的的看确实,因为在那段时间里面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那么成绩就是一切,会感觉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纵向的来看,为什么录取的分数会那么高?因为大家都在你追我赶,都想要考入好的学校,想考入好的学校,就会更加努力,而且好的学校只有那么多,它招的人又有限,所以分数都是卷出来的。如果说没有这一个你追我敢的比较,大家的分数都不是很高,那是不是大家就不需要那么努力的去学习了?就可以去学习一些其它自己想要去学习的东西。
大学这样一个综测划分标准,也是在告诉我们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它是第一个标准。
ㅿEnglish.
I see an opportunity,and I make it happen. 只要有机会,我就绝不会让它溜走。

✪今日反思:
和你想法不一样的人,尊重他;和你行为不一样的人,理解他。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奢求同甘共苦,但求能够共存。
㉨今日榜样:
口语课可以和外教轻松交流的小谭同学,基本上每节口语课都可以看到她,能够轻松的和外教搭上话,虽然我自己也在外面有学习口语,但是感,觉练习的是比较少,每次用英文表达,感觉自己被堵住了一样,想表达,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可能还是在自由交流环节练习的太少了,我感觉小谭同学的口语说的是真的还是比较好的,不管是在发音方面,还是地道的表达方面,我觉得这也是我需要去学习的地方。
∇今日感恩:
感恩马原老师,我发现那些里面的选修课老师和公选课老师都是讲课非常认真的,不管下面的同学有没有听他们在台上都会一如既往的讲,而且讲的很有激情,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老师还是愿意讲的那么认真,还是挺幸运,能遇到这样的老师。
$奖罚方法:
如果完成每天的规划,一周可以吃一次方便面或者一杯奶茶。但如果没有完成,欠一次一个三公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