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 于永正课例研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02 于永正课例研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作者: 微雨A | 来源:发表于2021-04-18 22:06 被阅读0次

    用三个词来形容于老师的这节课:不急不躁、顺学而导、扎实有效。

    一、 课前交流

    看到于老师这个导入,我就想起了去年外出讲课的自己,因为是第一次外出讲课,没有经验,课前互动做的不够好,所以前半节课学生基本都处于紧张状态,不敢举手,没有互动,弄得我也有些紧张了,课堂效果自然受到了影响。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情景,选择得恰当,足以奠定全剧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使大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致志看那下文的发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尤其是借班上课,要在短时间内缩短心理距离和隔阂,课前师生互动很重要的。

    每次读于老师的课例,首先就是被他的课前互动吸引。这节课上于老师从称呼入手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使紧张的课堂氛围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为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定下和谐的基调。

    于老师很幽默,当学生称他于教授时,他的回答巧妙而有趣。更出人意料的是,于老师让学生直呼其名,最初学生是不敢的,在于老师的再三鼓励下,终于有孩子勇敢地喊出了于老师的名字,而于老师的回答是“到”,多么有趣可爱的老顽童啊,这样的老师,学生怎能不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会不喜欢。

    二、 新课导入

    于老师说设计导入要因文而异,要自然、妥帖,既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完全为了追求兴趣,又不能扯太远,说得太多,以免“喧宾夺主”。

    这节课上于老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引出课题,紧接着于老师让学生观察他书写课题,并从书写上做了重点指导。在这儿我又注意到实录括号里“半蹲下”这个词,这是于老师书写时的一个描述,也是于老师最可贵的地方,于老师真正做到了课堂上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看到这个导入的时候,我想起了近段时间听的付老师的《两茎灯草》和牛老师的《囊萤夜读》,他们的课前导入很有于老师的风范,书写指导也是细致具体,可见于老师的课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出示课题之后,于老师让学生六读课题,轻一点、自然一点、再亲切一点、听我读,直到学生把课题读得声音适中、亲切自然。课堂上我们想要学生到达什么样的效果,必须要付出同等的努力,更不能怕麻烦,要反复指导,反复练习。

    三、 字词教学

    这节课最新颖的地方就是于老师把它定为交流课,以学生预习交流为主,老师引导点拨为辅。

    首先于老师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认识的生字新词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带领学生一看二写三对照,照着字帖写两遍生字,找学生到黑板上示范,老师再做一步步引导,直到学生把字写规范。

    交流识记的词语时,于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对“姹紫嫣红”和“脸庞”这两个词语进行了重点点拨。“姹紫嫣红”这个词我也给学生们讲过,但看到于老师的引导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上对这个词语的点拨确实很不到位,只是让学生对这个词有个整体的理解,没有于老师引导的深入透彻。于老师的解释是:“紫”“红”只是代表(说明颜色很多),“姹”和“ 嫣”是说花朵很鲜艳,但“姹”还有一层意思是鲜嫩,所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花不但颜色多、鲜艳,而且花还很鲜嫩,刚开的,这样一解释,画面立刻就生动了起来,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更深刻。由此可见于老师的备课功,只有老师下足了功夫,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四、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是于老师课堂上我最关注的一点,也是这半年多来我一直在尝试突破的地方。在尝试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想让学生读好,老师必须要练好这一项基本功。于老师在课堂上最常说到的是“听我读”,这节课上,于老师是这样说的:听一听于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再听一遍,这一遍不看书,看于老师的脸。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很好的朗读基本功,要求老师的朗读要有指导意义。

    朗读指导难,难在读出层次。在这节课上,于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层次的。首先,于老师抽生自由读,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进行读音、标点符号、包括声音大小的指导,同时发现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优点,加以表扬和肯定,借学生引导学生,很是高明。之后,于老师表情丰富地范读课文,让学生找不同,这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过程,学生总结了几处不同,如:读得亲切、自然,有停顿、有表情等,在此基础上于老师顺学而导,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而这些指导朗读的技巧,停顿、语速、语调等都是学生在比较与练习中自己悟得。

    最后于老师又总结了朗读好本课的三步:第一要注意停顿,能做到这一点就有很大的收获了;第二、要读得慢一点;第三、读信的时候声音“虚”一点,即轻一点,慢一点,要有亲切感。习得了这些方法与技巧,在于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加上表情,经过反复的练习,自然读出了感情。

    五、 理解课文

    这节课上于老师先请学生带着思考默读全文:思考“哪些句子该记下来?哪些句子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提醒学生读书要学会做记号。并把思考体会和认识写在句子旁边,帮助学生养成不懂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之后于老师请同学起来互作交流,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很会学习的,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句:“给”永远比“拿”愉快。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学生最初是停留在字面的,是浅层次的一个理解。此处的引导也是我课堂上的一个难点,或者说症结,就是不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有时会有形式上的体现,但也是平面滑行。所以,读到这儿的时候,我格外关注于老师的引导方法。

    在此处于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于老师先抽一位同学说了说自己的理解,这位同学的理解明显比较浅显,就是针对句子的字面理解,于是,于老师又抽了第二位同学来说,这个同学的理解明显更深入一些,于老师就借助这位同学的理解进行了一个强化总结。第三位同学的交流切入点有所改变,于老师加以肯定的同时,顺势引出了高尔基的两本书《我的童年》和《母亲》,我发现,我在课堂上推荐和提到的书,学生会格外感兴趣,所以我们不经意的引导就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紧接着于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理解句子。于老师联系到之前学生学过的一篇课文《给予是快乐的》,以小男孩的故事让学生产生情感链接来加深理解。接下来又由故事到名言,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体会 “给”永远比“拿”愉快,学生的认知和思考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

    学生找出的第二句是“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十岁,还没有撅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出了爱心和勤劳,学生的理解也逐步深入,真正做到了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六、写作训练

    这一段时间备课,我格外关注课后题,课后题就是课堂目标,如果课后题没有完成,我们不能说完成了教学任务。于老师的写作训练紧扣课后题,课文最后一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高尔基儿子的口吻给高尔基写回信。为了写好信,于老师做了以下引导:1.对父亲话的理解一定要写出来;2.儿子建议父亲经常干什么。这两处引导很关键,也给了学生方向,学生肯定有什么可写。在此基础上于老师还补充了高尔基的相关材料,对信的格式也加以规范。

    写完信后于老师让学生自己念,大声念,补充修改,为交流做准备。评讲过程中,于老师点评细致具体,从文字到标点,从语气到用词,一一指导。之后,于老师出示自己的“下水文”,给学生做示范、参照,学生在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写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习作,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课堂最后,于老师让大家谈收获,学生交流的都是读写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这些收获最终都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最后,于老师的四句话:字是练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作文是作出来的,情感是体会出来的。简简单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 于永正课例研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fb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