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励志干货心理创作
惰性很强大?比惰性更强大的是习惯!

惰性很强大?比惰性更强大的是习惯!

作者: 千语诗阳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18:23 被阅读150次

1

我的大学是在南昌读的。虽算不得北方,冬季却天寒地冻。每到冬天,空气发白,树叶褐黄,奄奄一息地垂在枝头。北风刮过,就翻个身,散落水泥地上。尤其清晨和傍晚的北风,人称“妖风”,大得可以把行人手中的雨伞吹骨折一大片。

卫生间潮湿积水,成了全宿舍最冷的地方,舍友们若不是憋到迫不得已,几乎不愿踏入里面半步。更别提洗澡了。舍友们都是几天才洗一次,一次换下的衣服少,就干脆囤起来,等到多时再交给洗衣机。

但是我却是每天都洗澡。哪怕刚进浴室的时候,整个人冻得膝盖骨都在跳动。

我洗澡后就换衣服,换掉的衣服,我会在当天临睡前洗掉,也从来没有拖到第二天才洗的衣物,就算冰水刺骨,我至多带上手套洗。舍友笑我洗澡洗衣是“雷打不动”。而我只是觉得这是我的生活一部分。一个不需要怀疑的习惯。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可能是广东地处亚热带的缘故,广东人都有每天洗澡的习惯。有阵子天特别冷,学校的热水器偏生又出了毛病。流出来的热水不似往常那样冒着白气,用手一摸水温还过得去。但是浇到身上却发觉是凉的。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即便如此整个宿舍的同学还是坚持在“洗澡第一线”。而且每个人都是洗完澡后就第一时间把衣服洗掉。

若说我每日必定洗澡的生活方式是在幼年就形成的,那么,洗澡和当日洗衣的习惯是在高三同龄人的影响下得到强化的。只是,身在广东,大家都有同样的生活习惯,自己并未发觉有什么特别。

当到了一个生活习惯与自己不同的人群中间,我才发现习惯的强大。一个习惯一旦养成并强化后,对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说回洗澡这件事,倘若我没有洗澡,我总会觉得自己身上好像不爽,心理总会觉得有一件事悬着,这就是习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这两种感受共同形成一股合力,此时习惯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大到可以克服环境变化、以及其它外界阻力,并且形成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惰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那么,能比惰性有更强有力影响人行为方式的,就是习惯了。


2

高中时候,学习强度大到离谱。课间时间何其宝贵,所有人利用这空当,或趴台睡觉,或与同学闲聊嬉笑。只有小宋学霸,她与别人不一样。

我们在翘着二郎腿聊天,她在低头写数学;我们扛着球拍去打球,她埋头在抄笔记;我们把脑袋磕在桌子上睡觉,她在仰着头背书……作为闺蜜,我一度邀请过她出去吃饭,可是邀她出来,比请观音还难。问她为什么可以这样自律,她总是摘下沉重的黑框眼镜,眨眨眼,看着我,说:谁喜欢读这些东西啊,但是不学不行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后来,期末考试结束了。但按规定,我们还有一个星期的试卷评讲时间。这或许是一个学期里最清闲的一周,老师不想讲、学生不想听,全校都弥漫着混吃等放假的慵懒气息。

大课间,我再一次邀请小宋出来玩。当我到她的课桌前时,却发现她原本清空的桌子上,多了一本厚重的文学课外书。

我回到我的位置上,远远看着她伸长脖子读书的身影。想着,为什么在我们眼中看起来很辛苦的事情,她却能甘之如饴。

其实很明显,输入,是她的习惯。她的每一天,都是在大量的输入知识中度过,每一个课间她都争分夺秒地吸收或者消化知识。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在考试结束之后,没有了让人想破脑袋的公式,和榨干脑汁的作业,但她这种课间学习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就像一个适应了竞走的人,让他突然慢悠悠的走路,他会急得慌。

见缝插针地输入知识已然成为她生活的一种节奏,相比之下,课间闲聊,更像是耗神费时。

习惯的强大,不仅在于推动你做事,还在于它可以减轻你做事时的疲劳感。为了远大理想,强迫自己高强度、高效率地做很多事的人,大多数时候,都会感到疲惫不堪。但是,当高强度的学习内化为了你的一种思维模式,外在表现为一种专属于你的生活方式,一切也就不那么让人厌烦了。

3

刚才说了这么久用习惯战胜惰性的好处。但是,问题又来了,惰性仿如与生俱来,而那些好习惯,是哪来的?

是啊,惰性就像影子,和我们如影随形还不够,而且变幻莫测,忽大忽小。外在环境恶劣些,人在生活行为上就粗糙了;遇到了一群懒散的朋友,自己的松懈似乎也理所当然;那些让自己压力山大的工作完成了,作息的松散被看作是辛苦后的回报。这些放松,都在悄无声息中催生和催化着惰性。

但是,我们细细想来。上学的时候,假如今天的作业没有完成,堆到第二天,是不是把明天的自己压得更辛苦?为了“明天的幸福”,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工作的时候,假如把工作堆到最后期限才来完成,是不是让自己忙成狗?为了让自己“活成人样”,我们“未雨绸缪”。

其实,有利于自己学习、工作的习惯,除了从小培养出的以外,其它的,往往是在“考试前的那三个月”、“项目完成前半年”那种剩余时间短、工作强度高、承担责任大的时候形成的。一句话,在压力下的被迫自律,时间长了,逐渐适应,化为生活节奏,逐渐成为习惯。

只不过,有些人,虽然行动上接受了快节奏的生活,心理上仍然排斥,在任务完成后随即把工作时养成习惯打破。

而那些把习惯保留的人,从被迫自律转化为了主动自律。做很多事,都显得得心应手了。

相关文章

  • 惰性很强大?比惰性更强大的是习惯!

    1 我的大学是在南昌读的。虽算不得北方,冬季却天寒地冻。每到冬天,空气发白,树叶褐黄,奄奄一息地垂在枝头。北风刮过...

  • 惰性的强大

    一个假期,像我这样几乎没有放松自我要求的人,竟然有三个时间出现了例外,第一次是在春节前,有三天我没有坚持。 第二次...

  • 强大的惰性

    发现自己最要对付就是“懒”。 太懒了。 下班到家,只想躺下,只想休息,只想睡觉,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想做。 回顾今年做...

  • 为何我要公众承诺100天?

    惰性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特殊性格,就像有的人天生就善良. 而且每个人都是有惰性吧,人的惰性是强大的,是自然下垂的重...

  • DAY5:一次次的开始一次次的失败

    说好的日更100天,就这样又破灭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 人的惰性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下了无数次决心又面临失败。...

  • 如此而已

    断更了大半个月,也没有写出一个长篇的文字。处于低潮的时候,感受到惰性的威力是这么的地强大,也许不仅仅是人的惰性,失...

  • 检讨

    人的惰性,到底是要干嘛? 今天,离修正计划仅仅过去三天,就开始出现动摇,意志力是有多薄弱?或者说,惰性是有多强大?...

  • 哪些小习惯的养成让你更自律了呢

    哪些小习惯的养成让你更自律了呢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惰性,我是有惰性的,只是比以往要克制些了,在往自律的路上发展。最近...

  • 我又回来啦!

    前段时间因为忙着准备暑培、考试等各种事情,不得已断更了,一直到现在几乎没有写过文。惰性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强大...

  • 会有人爱你,一定会有的

    很多励志的书籍都会传达一种共通性的内容——自身强大才从容,去做让自己强大的事情,等等内容。 但是人是有惰性的,这社...

网友评论

  • 俞伯乐:阐述的不错
  • 走过吴桥:写得很不错
  • 宁让职场更给力:写的很好,点赞!
  • 文文心儿:是个自律的人啊:smile:
    千语诗阳:@文文心儿 emmm理论和实干总是有距离的😂,我只是在不断努力中
  • 子祺妈妈:文字朴实却不失真切,看得出来作者是个静下心来做事的人。加油!
    千语诗阳:@子祺妈妈 谢谢你
  • 80b4238ba163:习惯了勤奋,就会不适应懒惰,内心的自律,随着成长,会感谢曾经的坚持。从自身经历,输出观点:在压力下的被迫自律,时间长了,逐渐成为习惯,内心接纳,主动自律。
    千语诗阳:@简小礼 我正在努力习得这种习惯
  • 俞伯乐:输出倒逼输入。切身体会 内容很丰富精彩,耐人寻味
    千语诗阳:@叫我村长 我也喜欢这句话,输出倒逼输入😊
  • 书香云舍:记得有名人说,习惯就是文化。
    千语诗阳:@书香云舍 明白了,就好像四川人吃麻辣,广东人不吃辣一样☺
    书香云舍:@千语诗阳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比较“虚”,如果我们说一个地方的文化,例如东方文化、美国文化、西域文化、客家文化……如果具体起来,往往对应的是当地的习惯——吃甜或辣?过冬至祭祖或清明节祭祖?男耕女织或女人下地男人喝茶?……支撑着文化的是我们也称为“习惯”的“事情”
    千语诗阳:@书香云舍 那个文化用得很有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呢?我愿听听你的看法😊

本文标题:惰性很强大?比惰性更强大的是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ja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