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好友问我,你这样每天坚持更新公众号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不知不觉已经快100天了,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只是已经渐渐习惯,哪天没有说上几句,就觉得少了东西似的,或许这就是全部意义吧。
常常听人评价:“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
摄影:远山朋友的儿子上个暑假在酒店做“童工”,本来就很瘦的孩子,一天忙到黑,看起来更弱不经风了。当时想,像他家经济条件,完全用不着把孩子送去遭这样罪的。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我,很正常地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这样是没意义的,自恃着一份旁观者的明白。生活中普遍认为,与其到社会上听人使唤,不如学一些技术,这样才有成长的意义。
大学时候,教授们总鼓励我们走出去多实习,多参加社会实践。我自己站在大街上发传单,来来往往的十字路口,太阳晒得人要熟透了恨不得直接扭头走人,可也正因此更加明白生活的不易,理解了苦,才更懂得珍惜拥有,怜取眼前。后来,在选修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上,这些经历无形中给我打开了很多奇妙之门。后来在做市场调研提案大赛时,有的人不敢去和陌生人交流,我却和陌生人很快搭话了。有次楚天都市报搞公益营销,定量给每人一沓报纸卖报费用统一捐给偏远地区做爱心基金,我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全部卖光,而且都是别人自愿掏腰包的,而有的同学却花了一上午还抱怨说没有卖完。
摄影:远山看,有很多事情你做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意义所在,但是你坚持做了,投以木桃,假以时日,报以琼瑶。
二十一天法则说,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因此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即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每天都要翻几页书,哪怕只读几行,一天不读书,会觉得虚度时光。前天我问苏砚,为何看过的书全部不记得了,而别人却那么厉害,而且见解独到。他转述另一位书友的话给我,颇为受用,一并分享:她说,如果你看完一本书,其中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对你很有触动,那你看的就有价值了。她又说,看书不是立竿见影的,不像工作月月有工资,它是潜移默化的。恍然大悟,有时一本书读完会感动落泪,甚至再记不起究竟讲了什么内容,但读书时那样美的享受,那样的心的共鸣,总让人回味无穷。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时为何总要追问它的意义?
摄影:远山谁会在做事情之前权衡再三觉得有意义才去做?到底怎么样才有意义?意义本身具备怎样的内涵?有时觉得活着已足够辛苦,或许呢,不求甚解也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生来难得糊涂。
或许以后还会有人问,你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会义正严辞反驳,“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没有意义?最起码我很开心,不用去纠结它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