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后记2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后记2

作者: 关耳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1-11-13 23:03 被阅读0次

    一、复习导入:(回顾情节)

    1、凤姐为取悦贾母,与鸳鸯商议拿刘姥姥取笑;2、刘姥姥在鸳鸯和凤姐的导演下故意出洋相,在场之人展现了各具情态的笑; 3、二人分别向刘姥姥解释和赔不是,与开头照应。

    概括起来,即:预谋设局一私下沟通一上演笑剧一众人反应一道歉感慨。

    二、深入解读:本课时由于要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挖掘,所以我们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来进行研学:

    1、说说这出“笑”剧还写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又有怎样的特点?

    (1)史湘云、薛姨妈、探春:自然流露地笑,可见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2)林黛玉:极力控制的笑,含蓄而有教养,谨慎的性格(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3)宝玉:自然流露的笑,反映出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

    (4)贾母:自然流露的笑,可见她的仁慈、富有同情心(“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笑得眼泪流了出来”)

    (5)惜春:自然流露的笑,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惜春离开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肠子)

    (6)凤姐、鸳鸯: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2、刘姥姥为何明知是“取笑”,还要去扮演“小丑”的角色?

    扮演“小丑”的原因:刘姥姥去贾府,其实是带着希望得到施舍的愿望,因而处处显得卑微,希望能博得贾府上下一笑,好为自己多争取点实质利益。因为这个原因,刘姥姥不得不放弃尊严,甘心在贾府赔笑。其根源在于贫富差异,也可见刘姥姥的世故、狡黠、幽默,善于逢迎和博人欢心,深谙生存之道、大智若愚却又善良和朴实。

    3、小说中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位胼手砥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形象;同时,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4、刘姥姥在《红楼梦》全书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①通过写刘姥姥,反衬贾府的奢侈;②通过写与刘姥姥的相处,写活了许多人物;③千里伏线,首尾相应,见证了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三、探寻特色:

    1、梳理写法:

    ①设置悬念(从旁批“她们会如何拿刘姥姥取个笑儿’呢?”可知)

    ②正侧相衬(才旁批“此处写众人的笑,绘声绘色,各具情态,体会其中的妙处”与“刘姥姥的话体现了她怎样的特点”可知)

    ③生动描写(从旁批“此处写众人的笑,绘声绘色,各具情态,体会其中的妙处”可知)

    2、刻画人物:

    (1)写人要摹其形绘其神,用词要精准,语言和动作要符合人物身份,做到正侧相称。

    (2)学会用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喜剧效果。

    3、“笑”的艺术

    刘姥姥使人发笑是她的智慧,刘姥姥自己不笑,是她的通达。写笑与不笑,是曹雪芹的悲悯。作为底层小人物,刘姥姥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别人的富贵。即使想寻求周济,也是以体面的方式,使人舒坦,使己坦然。

    本节课的教学,虽说是教师讲解为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依然以学生的品读为主线,以“笑”为学习点,探究刘姥姥这个人物背后的意义:刘姥姥虽是一个小人物,但她坦荡不失衡,坦诚不谄媚,坦然不尴尬,坦率不做作,展现了人性至善,凸显了人性光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刘姥姥是个中高手却率真自然。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审美鉴赏,增加精神积淀。学习本文描写人物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典范,才是品读这部经典名著的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后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ct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