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2274c25d6c096f0b.png)
如果有一个引子的话,我认为当之无愧的就是他在金马奖上的讲话,他在金马奖上的反应,让我注意到了这个相貌"出众"的男人,作为开头,我很想把他的对话贴在这边,强烈建议还没有看过的人去看一下原版的视频,比直接看文字要精彩100倍。
这是金马奖第一次两位获奖演员,在张家辉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黄渤给他解围,并说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
黄渤金马奖获奖感言
张家辉:呃..其实我...
黄渤笑着对张家辉:其实我经常看你的电影咧!(全场爆笑)
张家辉:第一次到这个舞台..这个台上..(中间省略一大段)最后拍了拍黄渤."你先说说.我再想想"(呵呵老张的国语不太标准.而且相信大家对他的获奖感言也没很大的兴趣.后面主要写黄渤的吧)
下面主要是黄渤部分
黄渤:那不如我先替他说说吧,这个《证人》我看了.我觉得惊叹,没想到张家辉可以演的这么好.因为我看过他演过好多的电影.我知道他一直很努力,像我一样.(全场爆笑)
主持人陶子:黄渤你多说说自己吧
黄渤:对!后边还有很长,没有..我就觉得有点..是真的吗?这就是传说中的影帝耶!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不是指这个奖杯.而是指这个事情.你知道吧.因为记得刚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有的同学就说.黄渤也考上电影学院了?现在的招收标准太松了吧?(全场爆笑).后来呢跟我们一帮帅哥美女同学去试镜.然后导演跟帅哥美女聊了很久,然后过来很礼貌的跟我说.诶.请问你是他们的经纪人吧?(爆笑)后来还有一位长辈跟我说.知道我要演戏了然后跟我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全场爆笑).看样我选对了(全场鼓掌)。
我之所以选这个作为我的一个引子,是因为这是一个经典中的经典,细心的朋友可能能看出,他在帮张家辉解围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把话题抢过来,而是在真诚的赞扬张家辉,这样的回答,赞扬了张家辉,缓解了场上紧张的、尴尬的气氛。这个感言里还有很多我对他的话术的思考,比如抑扬的结合,比如自嘲,比如旧词新用,他的临场发挥真让我有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
很多人喜欢黄渤的原因是在于他经常演小人物,人们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小人物的爆红,屌丝的逆袭,这让很多人看到了一些希望,可是事实并不是如此,黄渤出身知识分子家庭,走过江湖,教过舞蹈,做过老板,做过酒吧歌手,他的成功,更多是先天的聪慧加后天的经历,并且不具备相应的复制性,这个哥们其实挺文艺的,会摄影,拿过奖,会唱歌,会画画,会跳舞,会做饭,会享受生活,好吧,偏离主题了,关于黄渤简单说到这。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f62cd4534180b484.png)
本文中的案例都是在我看过其采访视频或者综艺节目后进行的总结,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他的一些相关的视频,语言搭配着表情再加上当时的情景更能够表现出黄渤的机智。本文主要试着分析黄渤在说话中的一些技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下面就是我对黄渤话术的总结。
1.抑扬结合
抑扬结合是一种很常用的说话的技巧,说话的人并不是一味的夸奖或者一味的贬低,而是将两者进行结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1 黄渤谈论赵薇
黄渤说赵薇:一开始你觉得老天爷是公平的,后来,你发现,其实老天爷也不是太公平,就是老天爷为什么会给一个人如此的外貌,又给了她才华,然后这次又认识到了她的演技,所以你就觉得老天爷还是不公平的,我只是想把这种不满倾诉给她听。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d832e4608278d48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ab94fb1ce744943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c1c6a4f3707939dc.png)
总结:看一下赵薇笑的多开心啊!这是一个不太明显的抑扬结合,“公平”和“不公平”这两个词的使用,还有“不满的倾诉”是属于抑制的部分,说赵薇的才华和演技属于一种赞扬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很幽默的效果。这其中还是一种双重的抑扬结合,一般夸奖别人的时候,很容易被人当成是拍马屁,因为一般的人从一开始就只是在赞扬,而没有加一点抑制,当然,这在我曾经研读的另一本神作中叫做推拉技巧,不要问我这本神作是什么(当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有没有更想知道这个神作是什么了?),言归正传,这是抑扬结合的一种初步使用
可以先使用积极的词性,后以消极的词性,再用一种积极的词性,再用种消极的词性,这其实就是这个案例所用的一种策略。
1.2 黄渤谈论管虎
(黄渤说管虎)我说管虎那么一个混蛋,你非给他弄阿玛尼。什么这个牌子的裤子,那个牌子的衬衣,衬衣领子还竖起来穿,那个边儿还得挽起来。我说这还是他吗?慢慢你就把这导演给毁了。他身子里原来那股混劲,其实是他最宝贵的创作力。
分析: 同样的案例,“混蛋”一词贬义,“混劲”贬义,“最宝贵的创作力”褒义。
作为一种抑扬结合的使用,我们看下面的一句话
“你可真是奇葩界的一股清流啊”
分析:很显然,这是一个贬义的话,但是使用了“奇葩”和“清流”,凸显了强烈的对比性,具有幽默的效果。
2. 贬低困境
2.1 黄渤PK小S
小S:你长得还蛮特殊的哎。
黄渤:一开始长得还蛮婉约的,后来就开始抽象了。
分析: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小S是以贬低的方式来刁难黄渤的。这个时候怎么回答更好呢?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可能就会心里有些不爽了,然后可能会说:“比你好看,哼!”。我们来看看黄渤怎么说的呢?他机智地运用了“婉约”和“抽象“这两个词,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真觉得惊艳,婉约是形容诗词的,抽象可以是画作等抽象派,这里他的话术有点比喻的效果,一方面引出了自己年轻时挺好看,又一方面抽象也不能算是一个贬义词,完美的回答了小S。
遭遇到刁难的时候,不以对抗的方式化解,而是顺着对方的思维,找出有利于自己的一些地方,然后尝试解决的方案,厉害了,我的渤儿。
2.2 黄渤PK徐峥
再来看一个案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e138be1ea34bec6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9e228dda0f6bdaf1.png)
分析:首先来看一下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贬低困境,直接回答显然不好,找到对方的缺点进行对比,非常幽默的化解了这种困境。在这里黄渤使用了对比的方式,另外提一点,黄渤使用了“一坨秀发”,哈哈一坨一般来形容什么呢??读者自己思考,哈哈~然后是使用了“美好向往”,哎呦,这就有点文艺气息了,“坨”这个词和“美好向往”也有种粗俗和文雅的差异化对比,其实很隐藏的使用了对比的抑扬的效果。
2.3 黄渤PK金马女颁奖人
这个案例是在黄渤在第50界金马奖时回答女主持的人一个情景。
女主持人从一开始就讽刺黄渤穿得不正式
黄渤回应了这是我家
接下来女主持说自己提名三次 得过一次 问黄渤得过几次?
他回答:"哇 已经很厉害了 但是今天这个还真的不敢说, 因为下面有很多人拿过很多次奖, 但是我就不好意思说了 我只拿过半次奖 。
”女主持问:“怎么说?"
他说:“对 我们那届有一被张家辉拿走了 所以我回去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呀! 别人问你是影帝? 我说 ,对, 半个。 其实对张家辉这两年的努力, 他确实是很介意 去年也有提名, 今年也有提名, 他是想努力的把他失去的那一半拿回来。"
女主人自知为难不到他,只好对他说 今晚上加油哇!
分析:仔细看一下,其实这里暗藏了贬低困境,因为黄渤金马奖得奖是和张家辉一起获奖的,看一下他是怎么回答的,首先他大方的说自己拿了半次奖,这就引出了下文,听众们会想,怎么有人拿奖还能拿半个奖呢??然后他把话题引到了张家辉的身上,读者可以自己仔细分析一下,他是如何把话题引过去的?引开话题后他就安全了,完美地躲过了这种贬低困境。
在这里他还使用了另一种技巧,是后面会说到的“旧词新用”的方式,“把失去的另一半拿回来”,这种应对技巧后面再说。
总结:面对贬低困境,我觉得最好的方式不是去直接和对方开撕,而是用幽默的方式化解。
1.将话题引导到别处,再含蓄的赞美下自己。
2.首先承认事实,然后再抓住对方的弱点幽默击破。
3.使用后面提到的显式推断法或者其他的一些技巧回答。
3 选择陷阱
写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是突然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选择陷阱”,欲知何为“选择陷阱”,请向下看。
3.1 黄渤PK小S
小S:我和林志玲掉水里了你先救谁? 一定要说一个!
黄:铁定是你啊!林志玲个子比较高,会自己浮出水面啊!
S:所以说你说我矮喽?
黄:可是你比例好!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抑扬结合的话术,但是又没有明说小S矮,让她自己意识到了,然后接下来说了“比例好”,这样说话的效果非常好。
3.2 黄渤为女记者解围
孙红雷问记者小姑娘:“我,艺兴,小猪谁智商更低一点”时,看到记者小姑娘慌乱犯难,向以高情商著称的黄渤则站了出来解围道:“你就回答,墨汁、乌鸦、没有星星的夜晚,哪一个更黑就行了。”
分析: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回答他们中的三个哪一个智商低都不好(能问出这种问题也是够刁难人的),大家可以想想有人这么问自己,自己会怎么回答。
这里我想提出一种“**选择陷阱**”,好吧,这个词又是我自己编的,所谓:**选择陷阱**:
就是指所要回答的问题只有有限的几个选择,就像上面一样,给了你三个选择,你要选择其中的一个回答
就像是父母问你:”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你跟谁?“,女友问你:”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先救谁?“这种刁钻问题一样。
我们先来看一下黄渤怎么回答的这个问题,他很巧妙的使用了类比的方式,将他们三个人比作是黑的东西,然后再让小姑娘回答,这样一下子就让别人知道了,孙红雷提的这个问题是很为难人的,大家也就哈哈一笑过去了。
这里我再引入一个这种陷阱的例子,也是黄渤的。
3.3 黄渤回答记者问题
有一年黄渤有三部电影同时上映,别人就问,国庆档有三部你的电影上映,你最喜欢哪一部?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04c6514fe1c9aadb.png)
分析:来了来了,这是一个“选择陷阱”的问题,首先我们先来想想要是你遇到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回答,思考2秒后,心里告诉我你的答案。要是我的话,很有可能就被带进这个陷阱了,然后说,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吧,A导演怎么样怎么样,B导演怎么样怎么样,C导演怎么样怎么样。不可否认,我的这种回答也还算不错,因为我也用了一种策略,就是逐个击破的方式。但是我们还是来看看黄渤怎么说的吧:
他的回答是:“那请问今天是哪个导演来了啊?”
言外之意不用我多说了,就是隐式的告诉别人,我才不上你的当呢,哪个导演来了,就是哪个好,当然,一般人也能理解他的话吧。
说实话,这种方式的回答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3.4 黄渤回答粉丝问题
粉丝:孙红雷和罗志祥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
黄渤:真的不需要再往里扔一块石头吗?粉丝:黄渤哥哥,如果你是女的,只能在男人帮其余五位当中选一位当老公,你会选择谁?一定要选,否则地球毁灭。
黄渤:我实在管不了地球了。
这两个案例不做过多解释,同样是一种“选择陷阱”。
3.5 黄渤回答记者问题
记者:帅哥、美女哪种是你不能演的?
黄渤:谁说我这个帅哥不能演美女?
分析:同样是一种选择性陷阱,这里黄渤的回答是结合了所给选择的两种,并进行了一种跳出常规思维的方式予以回答的。在这个案例中,我更想讨论一下如何才能够跳出常规的思维,这个是比较大的一个题目,后面再细说。
总结:这里我想分析的是,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去回答。
1.一般的策略:逐个击破,多说优点,然后视情况而定,这也是最一般的策略
2.跳出“选择陷阱”,自己寻找另一种思路来解决,具体是什么思路要看经验,但是要发现并跳出陷阱。
4.概念互换----旧词新解
4.1 黄渤欺负王自健
下面的这个案例想看的可以去看《极限挑战》第一季的《金条大战》那一章
当天王自健一上台就晒出了一张照片,一张他被极限男人帮群殴的照片。为了这张证据,王自健开始“讨伐”男人帮成员们。
张艺兴和王迅都表示我们真不是打,是扶。黄渤和黄磊都迅速承认了自己的“恶行”。于是黄渤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找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借口。
王自健称:“你为什么打我。”
黄渤:“那得问你的名字。”王自健无奈解释称:“我的健是健康的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名字的出处。”谁知黄渤偷换概念解释称:“你通过你后天的自强不息,成功的把健康的健变成了贱。”
王自健顿时也是无语了!
分析:这个案例很简单,就是“贱”和“健”的概念互换,这种的方式很多,很多人的外号也是这么来的,这里不再过多举例。
4.2 黄渤回答记者
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觉得非常经典的一个案例,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完美的教科书式的回答,可以称的上是神来之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记者采访《极限挑战》的六位嘉宾
记者:“极限挑战的成员谁最会耍大牌?
黄磊:没有
罗志祥:“没有人。”
张艺兴:“没有人耍大牌。”
王迅:我最爱,但是我没有大牌,我着急,我得赶紧有点大牌,我耍一耍
黄渤:那还用说嘛?除了孙红雷还有谁会耍大牌?耍大牌和孙红雷怎么可以分开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4a16ff352a1a644e.png)
分析: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概念混淆的用法,首先记者想问的“耍大牌”是指“摆架子”,黄渤却出人意料的把“耍大牌”的概念换为了“戏耍大牌”,没看过《极限挑战》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在这个节目中,孙红雷很喜欢“恶搞”,“欺负”嘉宾。这样的回答一个是摆脱了“选择困境”,另外完美的回答了问题。这边我真觉得不是一般人能用好的方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总结:这种方式其实在生活中也是经常能碰到的,主要是相同的文字,利用了其不同的词意或者不同的发音等,平时可以多注意一些积累,当然,我觉得会用这种方式的人很大一部分也是“抖机灵”的一些人,十分欣赏。
5.混淆
记者:“黄晓明婚礼会去吗?”
黄渤:“应该”
记者:“准备了什么新婚大礼”
黄渤:“这个不好想,人家什么都有了,送他一句祝福暖心的话就可以了”
记者:“没红包啊”
黄渤:“不知道现场他会不会发”。
分析:说实话,这是属于”抖机灵“的一种回答,我在这个地方把它称之为“混淆”,
混淆:将当前自己的状态混淆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或者将当下自己的环境切换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从而以另一个人的身份进行响应。
6.显式推断法
首先我想要引出显示推断法的概念:
所谓显示推断法:就是指所要表明的意思并没又直接以正面地,同样的方式进行回答,而是以显然的自行推断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6.1 黄渤回答记者
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案例。
记者:“现在画画儿水平怎么样?”
黄渤:“有夸我的。有一天我们邻居来了,一看桌上的画,惊呼,‘哇,这太棒了,这是你女儿画的呀?’我十分骄傲。”
分析:这个案例值得我仔细研究下,因为它不止使用了抑扬的策略,还有一种自嘲的策略,关于自嘲,自嘲的好,属于机智,自嘲的不好,那就真是贬低自己了。分析一下这句话,黄渤很机智,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画得好不好,而是用了一种显然的推断方式
6.2 黄渤回答小S
《姐姐好饿》第一期中
小s对一个妹纸:go out!这个摄影棚不许有比我胸大的女生出现!
黄渤:所有女生都出去!
分析:这是我所谓的显示推断法,也就是未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小s的胸很小,但是由其本人或者听众可以自行推断出。
6.3 黄渤回答粉丝
粉丝:渤哥!求翻牌!我是你的颜值粉!
黄渤:好的审美会影响你一身。
分析:同样是属于显示推断法,读者可以自行分析。
总结:通过使用显示推断法的好处在于,依靠一种言外之意来回答对方的问题,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想要使用这种显示的推断法,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的环境,然后将话题引入另一件事情上,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被引入的事情和要回答的问题是高度相关的。自己的回答是明显可以推断出的,不要说了半天,别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7.类比法----比喻法
类比法是我们平常说话时很常用的一种方式,一般人都可以熟练的运用,使用这个方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关键就在于能在合适的情景下运用,怎么能够类比得当是最重要的。我们来看一下比较好的案例。
7.1 怼红雷
《极限挑战 》
崇明岛爆炸那期: 六个人在车里 孙红雷要偷铲子 说东西放路边就不算偷的吧 黄渤说:那房子也放路边 你咋不进去住呢!
分析:这里是一种场景的类比,
7.2 怼姜文
姜文:“这么严肃的电影节你为什么来?”
黄渤:“这么年轻的电影节你怎么来了?”
分析:这也是一种类比的用法,在整句话的结构上,用词上一一对应,算是中类比法吧。
7.3 说王迅
王迅的才华和长相是成反比的,和他的门牙成正比。
分析:明明是在夸奖王迅,用到了上面的抑扬结合法,然后拿门牙和才华做类比,这个还是很恰当的。运用了两种说话的方式。
7.4 回答记者
记者:“身为一名长得不好看的演员,有什么成功秘诀?”
黄渤:“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了呗,原来光看皮儿,现在看馅儿了。”
分析:哈哈,这个小的语境不作分析,我就是为了对称才这么做的,我有强迫症~好吧,这就是个简单的比喻,没啥特别的。
总结:凡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对于比喻,类比,夸张,什么巴拉巴拉的都比较熟悉了,我在想,要是当年语文教材能多点搞笑的题材,会不会对这些修辞能更好的把握呢?
8.跳出常规的方法
这个话题,是比较大的一个,基本上上面的大多数黄渤的说话,都是跳出了常规的一些回答,这才会有一些比较好的效果,这也是我认为他说话之道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跳出问题的常规回答,给予一种反转性而又不失幽默的方式,这是这一个部分也是对上面的一些总体的总结。
这里总结几个跳出常规的一般方法。
如何跳出说话的常规思路?
常规的回答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这是最保险,也是很稳妥的方式,但是如果能稍加一些技巧,效果可能会更好。跳出常规思路并不容易做到,我自己也无法完全做到,还是那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
-
在看一些段子的时候,从更深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这个段子怎么就那么搞笑呢?它的表述运用了哪些技巧呢?自己仿照一下会有什么效果呢?然后说给身边的人听一下,看看效果。
-
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和气氛,火上浇油的事情不能做,每当听到别人说话不合时宜的时候,可以自己记下这个场景,然后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回答,会怎么回答呢?
-
不要刻意的追求说话的技巧,而是总结打破常规的逻辑,看看有没有适用的框架可以套。
-
看黄渤,看黄渤,看黄渤,运用上面的一些技巧
写在最后面的话
从说话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黄渤,一个电影外的黄渤,一个真实的黄渤,说实话,我本人喜欢的明星寥寥无几,黄渤可以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情商在演员中算是很高的,**我觉得再怎么会说话,怎么样怎么样,也是表现上的一种方式,他真正的优秀,在于那种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态度**,好吧,他是处女座的原因。
希望他将来的路可以更加顺利。本文作为初版,也会根据他访谈或者节目进行不定时的更新,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也可以直接和我进行交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a986239a82afafe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07c86e174897a78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78440/b1d2154ef148e413.png)
网友评论
我们老师说过智商和情商都很重要,但智商高到一定程度,可以稍微弥补一下情商的低下。
而我,两样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