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主编们的秘密基地婉仪有约
172毛姆经典作品《面纱》:没有痛彻心扉的悔悟,哪有女性的自我觉

172毛姆经典作品《面纱》:没有痛彻心扉的悔悟,哪有女性的自我觉

作者: 灵林玖玖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20:19 被阅读109次

 俗语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时过境迁,中国这句俗语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人文环境了。

一九四O年代,张爱玲在《倾城之恋》借着公子哥范柳原的嘴刻薄地讽刺道:“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近两年来,印度陆续推出女性题材的电影获得不错的市场口碑,从反抗家暴寻求梦想与自由的《神秘巨星》到反抗愚昧的宗教信息寻求健康卫生条件的《厕所英雄》和《印度合伙人》。这些电影中的女性的共同点:女性本身就有觉醒的意识,只是碰到了外界的阻力。

印度女性内在的自我觉醒意识,是国际文明间的交流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一九六O年代美国掀起的女权运动的长尾效应。

如果追诉时间更早的话,是什么因缘引发女性内在世界的自我觉醒呢?

一九二五年,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出版的《面纱》——一部饱受争议却直探人性真谛的女性精神觉醒之作,可以带领我们阅览女性觉醒的内心历程。

国内学者刘瑜曾在书评里聊过毛姆,她说:“读他的小说,很像和一个普通老头子喝茶,边喝边听他讲自己身边的琐事。”

《面纱》这部小说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香港和中国内地,听起来像是街坊邻居的故事,毛姆却以他对人性的幽微洞察和流畅的的文笔写成一部经典代表作。读完之后,欲言又止,不免深思熟虑一翻。

《面纱》讲了一个生性活泼、爱慕虚荣的中产阶级小姐凯蒂,为了躲避母亲的逼婚,匆忙嫁给了细菌学博士沃尔特。婚后,她随夫来到香港,不到三个月就勾搭上了已婚人士汤森。两人通奸一年多后,不巧被沃尔特撞见了。沃尔特给凯蒂下的最后通牒:如果汤森在一周内离婚并迎娶她,那么他同意离婚。否则,凯蒂就要随他到中国内地一个正在爆发霍乱的城市——湄潭府。

无奈之下,凯蒂只好随沃尔特到了湄潭府。在当地海关副关长瓦丁顿和修道院院长的引导下,凯蒂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庸俗和虚荣。于是,她恳请修道院长让她帮忙照顾孤儿,她绝决地斩断与汤森的纠缠,她恳求父亲原谅她过往的无知和任性。

凯蒂的认知和行动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改变,最重要的原因是:她足够自省。没有自省能力的女人,即使身处凯蒂所处的环境,也不见得会痛彻心扉的醒悟。

一、自立,是她发现无路可退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凯蒂的母亲贾斯汀太太确确实实是这么做。

贾斯汀太太是一个势力精明的主妇,她对凯蒂的婚姻抱有很大的期望。她的目标不是为凯蒂安排一桩好婚姻,而是一桩闪耀的婚姻。可是,随着一个又一个的“社交季”过去,富裕又有爵位的真命天子还是没有出现。可是凯蒂已经二十五岁了,快成老姑娘了。对此,贾斯汀太太自觉地降低了择婿要求,对凯蒂的疼爱已转为冷嘲热讽了,甚至与亲戚的通话中直言“放弃”了凯蒂。

因此,当沃尔特向凯蒂求婚,凯蒂当面说了不了解他。可是,为了抢在妹妹前面结婚,凯蒂还是答应了沃尔特的求婚。

这个前情,让凯蒂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退,正如她在湄潭府时自问:“就算她走,能去哪儿呢?母亲那儿是不能去的。”

既然母亲那儿去不了,那回香港找情夫汤森呢?

当沃尔特对她下最后通牒时,凯蒂去找汤森,她相信汤森一定会离婚娶她,因为她相信他爱她。可是汤森只是说了一堆漂亮话,坚决表示不会离开妻子,自己的前程更重要。

刚到湄潭府的凯蒂还对汤森抱有幻想,可是和汤森打过几年交道的瓦丁顿,他的一席话让凯蒂彻底地死心了。瓦丁顿这样评价汤森:“他有点绯闻,不过都不太严重。他这人狡猾得很,是不会让这些事给他带来麻烦的。”

换而言之,比起情爱,汤森更爱自己的前程。若是凯蒂回头找他,汤森是断然不会要她。

母亲不爱,情夫不要,凯蒂只能留在霍乱之地——湄潭府,至少沃尔特还管她的衣食住行,而她还能试图阅读点东西,思考自己的人生。这种无路可退的情形,让凯蒂感到无比的痛苦,经常深夜里痛哭,慢慢地,她隐隐约约地、模糊地认识到内心有一股力量正在生长:自立。这个,也就为她去修道院做义工做好心理准备。

二、自我的价值,是她遇见了死亡和宗教

凯蒂的父亲是王室的法律顾问,一辈子拼死拼活,累得像狗一样,为凯蒂母女三人提供吃的、住的、穿的、假期和这样那样的东西。在凯蒂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至于结婚,只要陪男人睡觉就可以获得父亲所提供的一切。

结婚后,沃尔特竭尽全力地提供凯蒂想的一切:物质上的、娱乐上的,甚至不惜装得像凯蒂所认识的傻瓜一样哄她开心。沃尔特爱她爱得发狂,爱得卑微,可她还是出轨了。

凯蒂的出轨,与其说是生性寡淡的沃尔特满足不了她的情感需求,倒不如说凯蒂未经思索人生的前提下,出轨填补了生活的空虚。

此时的凯蒂就像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利用自己的美貌和生育的雌性动物本能就能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来到湄潭府后发生了转变。

刚到湄潭府,凯蒂就遇到了抬棺材的一行人,当时“凯蒂觉得她的心被吓得顶着肋骨怦怦直跳”。在湄潭府,凯蒂住进刚死不久的传教士房间。某天,刚出了房屋大门,凯蒂的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惊叫了一声,为啥?因为平房的屋围下躺着一个死掉的乞丐……霍乱之下的湄潭府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

死亡,让凯蒂开始思索未来。人一旦对未来有了期望,她开始追寻自我的价值,也就是人的社会功用。

在湄潭府,对凯蒂触动最大是修道院的修女们,她们远离故土,把一切都奉献给上帝,全心全意地照顾孤儿们,传播上帝的美善。透过这些自制、自我牺牲的修女们,凯蒂第一次意识到:女性除了结婚生子外,她还可以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更多、更美好的事。

因此,自被沃尔特发现出轨后,他们有了第一次深度谈话。

凯蒂问:“沃尔特,霍乱结束以后你觉得咱们应该干点什么?”

沃尔特当然没有想过,他将凯蒂带来湄潭府这个恶毒计划,本身就有自杀倾向。凯蒂洞若观火,她忏悔了自己的不忠,恳求沃尔特的原谅,她说:“我太没用了,太卑微了,不值得你来关注我。”

这对谈话并没有让他们的感情恢复如初,却大大地缓解了彼此的紧张感。所以,当凯蒂怀孕后,沃尔特想把凯蒂送走被拒了。凯蒂说:“我喜欢修道院的工作。我觉得我正在将自己变成一个有用的人。”

一句话形容凯蒂的转变:无路可退,只能往前走了。

很多人认为毛姆对女性非常的刻薄,这是一种偏见。

英国在一九一八年部分的妇女有选择权,一九二八年实现男女平权。而毛姆自一九二O年始就在构思《面纱》的写作,一九二五年正式出版。

从时间上,毛姆早早地嗅到女性独立意识萌芽的芬芳了;从《面纱》的内容上,毛姆将一个女性对自己的愚蠢、轻佻、虚荣的忏悔与转变的心路历程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批判,没有指责,若缺少对女性包容之心,毛姆又怎么能做到呢?

最后附上凯蒂发自肺腑的一段话:

“我想要个女孩子,因为我想把她养大,不让她犯我犯过的错误。当我回头看过去的那个我,我恨自己,可是我别无选择。我要把我的女儿抚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

原创文: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私信至微信公众号:悦读越欢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2毛姆经典作品《面纱》:没有痛彻心扉的悔悟,哪有女性的自我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lo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