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晚的课程预告中看到“折腾”二字时,我有些惊呆了,因为我觉得一天被学生折腾的挺累的,怎么会说是好教师和好学生是折腾出来的呢?在惊讶的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殊不知,我没注意到课题当中的折腾加了引号,在课程的开始,卢教授便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此“折腾”非彼折腾。
这里的“折腾”不是瞎折腾,乱折腾、胡折腾,而是有目的、讲科学、抓时机、善艺术、造氛围、共成长听《好教师和好学生是“折腾”出来的》有感‖在“折腾”中进步
"折腾"要不忘初心,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
"折腾"要乐观向上,发挥主动的精神
"折腾"要知行合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折腾"要遵循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
"折腾"要讲时机、适度变换花样
"折腾"要齐心协力,协同育人才是真的育人
在整个报告中,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浅显易懂的事例,期间,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卢教授提到的下课的十分钟,老师不应该拖堂,而我最近总爱拖堂,有一部分原因是学校修改了作息时间,一节课由原来的45分钟,改成了40分钟,一时间内容的安排有些拿不准,一不小心就拖一分钟的堂,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了,看来,要成长,就得反思了,一定要合理的安排课堂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再拖堂,不再占用学生休息的时间,因为即使是拖堂,也是徒劳,不但没有任何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讨厌,一旦学生开始讨厌我,那也会意味着讨厌语文这一门学科,想想都后怕,在这一点上需要折腾一下自己。
其次,我也想结合卢教授讲授的内容,分享两个我“折腾”学生取得进步的案例:
案例一
七年级的学生刚入学纪律意识差,中午的半个小时做作业的自习时间总是吵闹声很严重,作为班主任,我不得不每天提前进教室看着,后来我不定时的去看,然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检举吵闹的人员,不止一次,基本是每天每天如此,票数最多的就二天管纪律,直到不吵,或者发现下一个“目标”为止,这样长此以往,在我的“折腾”下不断的有了进步,基本得到了控制,纪律意识也增强了,现在不用我去教室都可以保持很安静了。
案例二:语文作业
杨同学,每次的语文作业乱七八糟,基本不认识,作为一个七年级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有些让人惊讶,没办法,不“折腾”不行啊,于是办法来了,交上来的作业不认识或者乱写,那么撕了重写,第一次我来给他示范,在生字的旁边我自己写一遍,他模仿写,还是没效果,第二次,模仿课文后的生字词,在时间宽裕的条件下还可以,一急之下又被打回原形,怎么办,我自己盯着他写,凡是交作业的时候就一直这样反复的重新,虽说还没能达到我的“高”要求,但在不断的折腾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显然“折腾”的脚步不能停止,需要换花样,换招数,继续奋斗。
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在“折腾”中成长,在“折腾”中进步!总有一天,我们会把后进生“折腾”中上水平的学生!一切皆有可能!
听《好教师和好学生是“折腾”出来的》有感‖在“折腾”中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