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伙伴都在涂填《秘密花园》,自己也兴冲冲买来涂写勾勒,却只画了几张就沉入箱底;小时候看到别人集邮,收获颇丰,自己也想培养这样的爱好、习惯,但收集一段时间后,逐渐就放在一边;出去旅游看到很多人背着单反拍照,冲动买下,只用了一次就锁到柜子;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晒”做各种美食,一拍脑袋就买来烤箱、烘焙书,然而坚持一两周后就兴趣索然……这些“三分钟热度”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但是,你是否也困惑,为什么“三分钟热度”如此普遍?坚持下来就那么难?
心理学上,“三分钟热度”可以用“奖励与惩罚”理论加以解释,即人们都追逐短期效益的“奖励”,而忽略潜在危害的“惩罚”。“三分钟热度”就是一种即刻的满足,缺少对长远规划和坚持付出的认识。好奇心会使人们对一件新事物产生热情,而当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最初的激情就会被释放,当还有其他任务或者刺激点时,人们会变得心神不宁,放弃原有兴趣,半途而废,投入到对新事物的追寻。
“三分钟热度”也可能源于害怕失败。当人们开始对某些事情感兴趣,并付诸实践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为了避免承受未来可能的失败,及时放弃,才能全身而退。然而,这样的后果就是“常立志,无长志”,每件事都是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这对一个人自信心和精力是一种无形的磨损和内耗。
那么,如何科学利用心理学方法,逐步最终走出“三分钟热度”的怪圈呢?最近在看《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结合自己的经历,发现还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古川武士,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现为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公司董事长,有多年培训指导企业经营者和职场人士的经验,其所开创的个人成长课程深受日本上班族欢迎。
图片来自网络每个人都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这是人的天性。想要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你需要的不是意志力,而是养成习惯的诀窍和方法!
下面具体分析如何走出“三分钟热度”的怪圈:
首先,需要分析下为什么不能坚持?
许多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想做成一件事。因为太想,所以慌张,所以自乱阵脚。到最后,事情没做成,耐心也被消磨殆尽。
其实,渴望成功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成功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你想拔苗助长,但拔完以后会发现,其实你的根基是很不牢固的。在你摇摇欲坠却又心急如焚的时候,你该考虑的不是加快步伐去追赶一些你现在还没法追赶到的东西,而是静下心来好好稳住自己的根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之前的计划。
你可以给自己制定目标,但这个目标不要定的太大,太死,太不切实际。目标定小一点,容易让自己做到一点,这样反而能够增强自信心,更加有动力去为下一步做准备。不然,你就会因为失败而气馁,进而怀疑自己。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转化为习惯,习惯成自然。
其次,遵守习惯培养三原则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失败率高的人通常在一开始就失败了。所以为了不眼睁睁招来失败,在培养习惯时,请检视自己是否确实遵守以下三项原则:
原则一: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项习惯)
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太贪心,想同时培养多项习惯。
就拿我自己举例来说,我想在博客更新技术文档,后来看书又要写书评,还想坚持每天写一篇不同题材的文章。结果哪一项都没做好。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导致自己的思维都乱了,很多都没坚持下来。技术文档已经有三个月没有更新了,每天写一篇不同题材的文章也没坚持下来。书评倒是坚持在写,毕竟一周才写一篇。
所以,如果要培养习惯,请先挑战一项习惯,等达成目标之后,再继续挑战下一项习惯吧。千万不能太贪心。
原则二:坚持有效的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行动规则太多、太复杂。
以学英文为例,假设你设定了以下的行动规则
在地铁上练听力
每周上两次英语对话课
利用零碎时间背单词
晚上花一个小时学语法
就算你只锁定一项习惯,但是行动规则太复杂,光是记就记不住,想持续执行就更困难。
复杂的事情容易失败,简单的事物容易坚持,这是真理。
原则三:不要太在意结果
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过度在意结果,导致行动节奏被打乱。
例如,本来设定在三个月内将托福的分数提高200分,所以开始培养每天学习两小时的习惯。即便如此,一个半月之后模拟考试分数也只增加了50分。这时,对于这样的结果你会感到焦虑,所以决定每天早上多背一个小时单词,在去公司的路上练习听力,周六、日花5个小时认真写作业。就算你这么做,也可以预见你的计划太过勉强而可能导致失败。
以专注目标来提高动力是很有用的,不过,前提是绝对不能打乱习惯的行动节奏。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培养习惯本身。
最后,时刻记录要坚持的事情的成果
每次打卡并记录内容。这样无论是打卡持续的时间次数,还是积累的内容,都会让自己有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一种激励。
在这个纷繁而又浮躁的世界,想要专注的做一件事越来越困难。因为能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偏离初衷,甚至是背道而驰。
可是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试图去改变,去尝试,去坚持。毕竟,谁都不想一事无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