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早自习一起再一次打开课本,学习英语第六单元的第一课的listen and say。这篇简短的对话,对初学的学生来说一点也不简单。在对话里面有多达7、8个新单词,很多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容易。
昨天早自习的时候,我们一起预习了这篇对话,然后,我把其中的新单词做了重点的讲解和领读,今天早上,我们在英语早自习的时候,领读员池雨彤同学带领大家又一次看动画,跟着电脑练习朗读。
值班之后,我赶到班里,带领大家再一次学习这个对话。我领读几遍之后,让同学们自由朗读,去发现自己已经掌握和没有掌握的单词和句子。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朗读活动中。但是,每一个人的进度却不一样。
我提出这个早自习的学习目标:“A能正确熟练的朗读全部对话,B能熟练背诵这个对话,C试着背诵这个对话中出现的新单词,然后尝试默写这个对话。”
大约3分钟之后,王姝涵就带着英语书过来找我:“老师,我已经背过这个对话了。”我对她提出了表扬,并要求她回去背单词,并尝试默写对话。
大约10分之后,我问:“背过这个对话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小手林立,几乎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当然,还是有两三个同学把头埋在书本里,不能举手,也不好意思抬头。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说:“背过对话的同学,抓紧背单词,试着默写对话。没有背过对话的同学,请一定加油,努力这个早自习能背过。”
我的目光一个个从没有背过对话的同学身上扫过,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抬起头来看我的。不一会儿下课了,他们仍然没有背过这个对话。但是,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在教室外,走廊上高兴的玩耍。那个简短的对话,也许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很多学生的差距到底是怎样拉开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学得快,掌握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掌握得慢,但是,这不是拉开差距的全部。拉开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持久的努力。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成为一个能获得优秀成绩的好学生,那么雷夫推荐的学习“8法则”真是免费而且实用的学习宝典。
加利福尼亚大学分校篮球队教练约翰伍顿曾经说过的:“学习四法则就是解释,示范,模仿,重复,目的是创建一个即使在重压下也能保持的正确习惯。为了确保达到这个目的,我创造了八条规则,那就是——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
重复,是学习的黄金法则。没有大量的重复,知识与能力的掌握都是纸上谈兵。这是一条多么浅显的道理,但是要想做到,却很难。
很多学生,不愿意去“重复”。我们的学生都自认为自己很聪明,一学就会,但是往往,这种会,并不是真正的掌握,而是肤浅的“知道”。真正的掌握没有大量的全身心投入的重复练习,是不会实现的。
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说过一句话:“我每天练琴12个小时,他们却总在谈论我的天赋。”而另一位被誉为天才的音乐家贝多芬也是从小就每天练琴十几个小时。他们之所以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固然与他们的天赋有关,但是没有大量的重复性的练习,是不可能的实现的。
所以,同学们,你们还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现在的差距都是你们努力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如果你们也能在模仿之后能够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那么你们一定会比现在优秀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