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

作者: 深鼓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22:13 被阅读9次

最近重看三国。发现以前「官渡之战」一直作为古代战役中以少胜多典范,不仅在三国中是一次著名的战役,即便放眼历史中众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一战也是占有一席之地,而广为人知之一。

在以前的认知中,官渡之战的胜利,得益于曹操的伟大军事天赋和机智才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建安五年,袁绍率领20大万,浩浩荡荡而来,曹操集结4万人马。双方将进行一场决定了三国走向的战略性战役。虽然这个数字有待考究。因为自古战场上都有虚报人马的惯例。但是双方战力悬殊是不言而喻的。且袁绍手下谋士众多,良将不绝。

第一次交锋,曹操败北。退居官渡死守。从这里开始就可以看出,袁绍之所以败,完全是败给了自己,或者说败给了自己人。

曹操粮空,大军即将断粮,心生退意。回许昌调粮的军情被袁绍截获,谋士许攸献计应乘机而入,派一队奇兵绕过官渡,直取许昌。许昌即许都,是曹操老巢。这一招挺毒,也很有效果。结果袁绍用人太疑,不敢相信。恰好这时候谋士私下勾心斗角,结果最后气的许攸投曹。

袁绍又把屯粮重地交给一个嗜酒如命的酒徒去把守。这是大忌。有谋士惊觉,告之袁绍,却因为情商太低不会好好说话被袁绍打进死牢。恰好这一情报又被许攸叛变时带给了曹操。曹操亲自带人去攻粮草,轻而易举的拿下袁绍命脉粮草重地。战都打完了,酒鬼还在宿醉中。

粮草被烧,袁绍大乱。这时候又来了。两位谋士意见分歧,一个认为应率大军去截曹操,杀之后快。一个认为曹操倾巢而出,应趁机攻下官渡。好了,袁绍犹豫不决,觉得都有道理。一拍脑袋,5000人马截曹操,10000人马攻官渡。

结果曹操拿下粮草之地,又派人伪装成袁绍军,阴了一波来的截堵支援的5000人马。大胜。

另一边,去官渡城的10000人又久攻不下。出计的谋士怕袁绍怪罪,设计陷害,逼得攻官渡城的两位将军城下倒戈投曹。

这样一来,打着打着,袁绍的谋士、将军都跑到曹操那里去了。该听的不听,不该顾的都去顾。最后气急败坏,大肆杀人,杀自己的将士和士兵。人心所失。

官渡一战,袁绍活生生把曹操养肥了。自此,曹操大势已成。

随后不久,曹操几次出征,灭了袁绍。

而后,一扫北方。

纵观以上,官渡之战,袁绍拥20万之众,却一败涂地。不是说曹操没有过人之处,但是这次失败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袁绍刚愎自用、志大才疏,用人太疑,疑人大用。该听的话一句不听,不该做的事样样都做。加之内部谋士窝里斗,从内部瓦解了自己强大的战斗力。

可见,团队组建是一件多重要的事。五根手指都不协调,如何向外挥出重拳?

如此,「官渡之战」不应该作为纯粹的以少胜多的典范,而应该作为以多败少的反面教材。

相关文章

  • 巨大的惨战——官渡之战

    在三国中,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我要讲的,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袁绍引起的,最后...

  • 官渡之战与孙子兵法

    官渡之战与孙子兵法 建安200年,袁绍兵至黎阳,以颜良为为先锋,攻打白马县,官渡之战始。 官渡之战是...

  • 官渡之战许攸投降曹操,导致袁绍大败,坑惨袁绍的却另有其人

    官渡之战是三国乱世的三大著名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改变了历史走向,曹操以少胜多反败为胜。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在于袁绍的乌巢...

  • 官渡乌巢一战尽显曹操军事才能

    【官渡战役】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平定北方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我更喜欢把官渡之战称为“官渡战役”。军事上战役属于战...

  • 淝水之战

    小时候上历史课,讲到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印象最深就三场,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

  •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 ——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

  • 三国中的战争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争有三次,分别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的原因:1、...

  • 赤壁之战

    在三国中有三大站一个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临沂之战官渡之战,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曹操胜了袁绍失败了,而在赤壁之战中,曹...

  •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

    开头 在三国中,有三个天下——魏,蜀,吴,分别发生了三次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是财智多...

  • 读三国30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中的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曹操与袁绍的军队双方蓄势已久,期待这场对决。 官渡之战看似是粮食之战。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官渡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dj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