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70477/7e8fcbd4589418b5.jpg)
01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吃了烤鱼,聊着聊着就提到了小的时候,提到做家务。
提到这个,朋友忽然有些情绪低落。
她跟我说,前阵子回家吃饭,亲戚都回来了,大家一起吃完饭以后,原本是让表弟去洗碗,结果表弟嘴巴一翘说了句“不”,那些亲戚没人说他,就笑一笑,说他还没长大年纪还小。她妈妈就看了她一眼,她就懂了,提出了她来洗碗。
那一眼就是在暗示她,于是她来收拾桌面,擦桌子,洗碗。
听到那些亲人在她身后夸她,“还是姐姐懂事啊”。
心里忽然就一阵郁闷和难受,就是这些人,在以前她和她表弟一样不做事的时候开口就是,“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你妈妈多累啊,你怎么都不帮忙”之类的话。
表弟是独身子女,被一群人捧在手心里宠着,他就算不做家务,也没有人会说他“不懂事”,怎么到她这,就那么不一样了?
“说实话,有点羡慕我表弟。如果可以,我也不想那么懂事。”
听着她这么说,突然就没了胃口,心里也觉得莫名难受。
02
“懂事”两个字,其实根本就不是个能够让人舒心的词,就这样压在头上,并不见得快乐。
至少对我来说就是如此。
朋友说的“羡慕”,说实话是真的感同身受。
二年级那时妹妹刚出生,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在了我的头上。上午放学回家,中午就在家里洗衣服晒衣服,下午放学回来又生火烧煤,煮饭。饭后洗碗,周末搞卫生。
然后就一直持续着,没停过。
所有人都夸我懂事,说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可是很奇怪的,心里并不觉得开心。相反的没缘由的觉得很疲惫。
去别人家里做客,虽然很想多吃些什么,多玩一会儿什么玩具,可爸妈没点头,就很清楚,不能多吃也不能玩,要懂事。
放学回家就要煮饭,洗菜,吃完饭就要洗碗,平时就应该洗衣服。这些都不能不做,因为要懂事。
和爸妈去逛街,看到喜欢的东西,明明很想要,看到妈妈没有要给自己买的意思,再喜欢都绕过去,因为要懂事。
不敢多看一眼,生怕自己忍不住回去拿。
我从小到大就没有过吵着闹着,非要让父母买什么东西给我的经历。买什么东西之前都会想着,这些东西买回来有没有用,如果没用,就不能买。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些东西喜不喜欢,想不想要。
后来长大,因为是家里的大女儿,所以无论妹妹怎么弄乱我的房间,搞不见我的东西,我都不可以发脾气,无论有多生气,有多难受都不可以骂她。因为我是姐姐,我要懂事。
大人们总是说,“懂事的才是好孩子”,于是我就照着他们说的“懂事”去做。
我也想任性,也想因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撒娇生气,可我清楚的知道,我不行,我不可以这么做。
那么多年到现在为止,它早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不自觉就会做出“懂事”的决定,就算不想“懂事”都很难了。
也不是说全都在责备父母,没有给我一个很好的条件让我可以任性可以不懂事。只是想起来觉得有些遗憾,遗憾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直到懂事成为习惯,再也没有办法割舍。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0477/f29165cc19cf8dc5.jpg)
03
所以后来看到其他的同学,有因为父母没有给她买自己喜欢的裙子又或者是玩具,大吵大闹的时候,别人都说她任性自私,不体谅父母,我却觉得有些羡慕。后来我妹妹长大,家境也好一些了,看到她因为自己想要的玩具在超市里和父母发脾气,我也只会觉得羡慕。
因为自己从来就没做过这样的事情,被“懂事”两个字捆绑得死死的,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就算委屈就算不开心,也不会表露出来。
想起今年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一起逛超市,我妹和小表妹一起在零食区选自己喜欢的零食。小表妹今年才上一年级,个子不算高,看起来很小一只。她就这样站在一个零食的面前,定定地站着,也不挪开脚步。我走过去,看了下价格,小小一袋零食19.8元。
问她,“想要这个?”
她分明快要点头,不知道想到什么就突然摇头,说“不是,只是觉得这个袋子好好看哦。”然后就走开了。
突然觉得心疼,为她小小年纪却那么懂事而觉得心疼。表妹的家境如今依旧不算好,何况小姨要了二胎,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些紧张。“喜欢”和“我想要”这几个字就差没有贴在她脸上了,她却是摇头说不要。
和那时候的自己太像了。可我多想摸摸她的头,告诉她,你可以不用那么懂事,你也是可以任性的。你可以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哭可以闹。就是不要对自己说,“我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最后我用自己的钱买了那袋零食,递给她的时候,看到她眼里全是惊喜,走路都是一蹦一跳的。
04
小的时候太懂事的孩子,长大以后多半也都是特别懂事的。
“懂事”两个字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标签,甩也甩不掉。他们始终记着只有“懂事”才会是“好孩子”。因为“懂事”,才会被人认可和喜爱。一旦不“懂事”,就是责备和忽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委屈自己,让自己成为那个“懂事”的人。
“懂事”最后就是牺牲掉任性的资格,习惯了在意别人的感受,但是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就好比在一个团体里,有一件事大家都不愿意做,就算自己也不喜欢但还是会自告奋勇去做,也还是会为了别人着想而成为团体里那个懂事的人。
他们都不太会说“不”,不太会拒绝,久而久之就成了《奇葩大会》里蒋方舟所提的,那个“讨好型人格”。
“懂事”两个字带来的或许并不是快乐,而是像石头一样的重担,让人喘不过气来。
05
“我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句话听起来真让人觉得难过。
大人们总在说,懂事的就是好孩子,可是到底什么是“懂事”呢?他们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懂事”到底是不是孩子必备的技能。他们口里所谓的懂事,也不过就是在用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去下的判断。
你其实不必做那个“懂事”的好孩子。
因为你就算不那么懂事,也依旧是一个好孩子。
愿你可以不必委屈自己,压抑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努力,不怕被人取笑,也不必小心翼翼讨好别人。
愿你可以不用那么成熟,可以不用那么稳重。
希望“懂事”是让你觉得快乐和舒坦,而不是委屈和难过。
愿你可以做一个不那么懂事的,快乐的,好孩子。
END.
❤
我是昭然。
希望往后的人生依旧敢爱敢恨,坦坦荡荡。
相逢不易,以后的路一起走吧。
网友评论
这段话就是在讲我小时候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懂事的我,没有和你一样的感觉,
但是我的叛逆期陪伴我好久。
过了很久现在三观比较正。
从小的目标就是能成为一个温柔而强大的人。
是的我中二期。
你们都好厉害啊……至少特别温柔。羡慕。
就是……少一点内心的强大。容易活进别人的条条框框里的感觉。
还有,我也是姐姐。他真好。他真烦。他真皮。他真不懂事。啊,小孩子。……要是他永远这样不懂事就好了。
↑总之我家教育理念都这样的。
好了你们可以羡慕了。我好幸福啊。
举个例子,我妈总是催我结婚,我是不想太早结婚。
说我不懂事,老弟工作后给总是老妈寄钱,在老妈眼里就是懂事。等等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