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尘老师和她的朋友们简叔和他的朋友们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3)—— 印欧文化与闪族文化的融合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3)—— 印欧文化与闪族文化的融合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0-06-27 03:29 被阅读0次

01 印欧文化

说完希腊和罗马,我们再就印欧文化扩展一下。

印欧民族最早居住在黑海与里海地区,后来向四方迁徙扩散,遍步波斯(伊[]朗)、印[]度和整个欧洲(包括俄罗斯) 。印[]度人看上去并不白,但高种姓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是印欧民族的血统,所以印[]度人通常被称为白种人,他们和欧洲人同出一脉。

印欧人使用的语言统称印欧语系,包括西部语族和东部语族。粗略的说来,西部语族包括西欧、北欧各国家的语言,东部语族包括中东欧和亚洲印[]度伊[]朗等部分国家的语言。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语系。

印欧民族的文化具有同根性。比如神话,他们都信仰多神论,希腊的宙斯(Zeus),罗马的朱彼特(Jupiter)、北欧的泰尔(Tyr)和古印[]度的戴欧司(Dyous),其实都是同一个神,只是名称不同罢了。还有其他神也都基本一样。

印欧民族的思维方式相似,他们都有宏大的宇宙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佛教中的大千世界的说法,同一日月所照四方为一小世界,1000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构成大千世界。

这与印欧民族重视视觉有关,柏拉图著名的山洞寓言,就是通过视觉来表达他的永恒理性的,佛教讲内观,观世音菩萨、发现真理叫“洞察”,都是借用视觉的含义。相关联的,就是印欧民族喜欢图像、雕刻、塑像等视觉艺术。

印欧文化相信无休止的善与恶的对抗,灵魂转世,世界是无限循环往复的。同时人可以通过修行,就是自身的努力,达到幸福的彼岸。佛教认为,人通过修行可以跳出三界,摆脱轮回,达到佛陀永生的境界,柏拉图相信灵魂可以转生。人可以成佛,所以造寺庙、塑金身,以供信徒瞻仰、祭拜。

印欧文化的印[]度教、佛教和希腊哲学都热衷于对宇宙本原和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究。

02 闪族文化

前面已经说过,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源流都是闪族文化。犹太[]教的《塔纳赫》、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用的都是闪族语系的语言,他们信奉同一个神耶和华,一神论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闪族文化相信历史是线性发展的,而不是轮回的。上[]帝创造万物,决定万物的存在与毁灭,在“最后审判日”,神将会对所有生者与死者进行审判。人不能依靠自己得救,只有祈求上[]帝的恩赐和赦免,信徒应该祷告而不是静坐清修。

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所以闪族文化更注重听,听从,顺从,而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上[]帝经常派天使从天上高声呼唤人类的代言人或信徒,给他们指引,信徒的祷告要说给上[]帝听,忏悔要说给神父听,传教也采用牧师布道的方式。

因此闪族文化是反对塑像,反对偶像崇拜的。万能的神,不住人造的宫殿,不用人服侍,也不吃人供奉的食物。

03 基督[]教世界的诞生

印欧文化和闪族文化非常不同。那么基督[]教又是如何渗透到欧洲,并跃居成为欧洲主流的呢?

这首先要归功于耶稣。

犹太[]教是犹太人的宗[]教,上[]帝是犹太人的上[]帝,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

而耶稣创立基督[]教,则称上[]帝是世人的上帝,一切人,包括妓女、税吏、高利贷者,只要虔诚地信上[]帝,就可以得救。这就为所有的罗马人,无论是贵族、平民还是奴隶,皈依基督[]教敞开了大门。

其次要归功于保罗。

耶稣去世数年后,法利赛人保罗改信基督[]教。他在希腊罗马各地游历布道,宣称上[]帝与以色列订的“旧约”已经由耶稣代表上[]帝与人类订的“新约”所取代。

当时在希腊罗马境内有各种宗[]教流行,并没有一个占据主导地位。保罗宣扬耶稣肉身复活的神迹,并且声称在最后的审判日,耶稣将代表上[]帝审判所有的人,这迎合了许多渴望得到救赎的大众的心理。

保罗同时寻找两者的共同点。前面我们说过希腊哲学发展到后期,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或新柏拉图哲学都从不同角度探究幸福的真谛,保罗找到了基督[]教和他们的共同点,他强调世人都在寻找上[]帝,保罗主动把希腊文化元素融入基督[]教。

此后数十年,雅典、罗马、亚历山大港、以弗所等重要的希腊罗马城市都成立了基督[]教[]会。各教[]会统一写出了第一部《使徒信经》,宣称耶稣是神,也是人,耶稣不是“半人半神”,而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

因此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深受希腊哲学的影响,基督[]教虽然诞生于迦南,却是在欧洲发展壮大的。公元30多年到96年间诞生的《新约圣[]经》就是以希腊文撰写的。

公元四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统一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为日后基督[]教在欧洲的崛起奠定了法律基础,他在临死前还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

393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排斥一切异教,罗马教[]会成为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会开始在政治上脱离罗马帝国的控制,逐渐走向权力的顶峰。

公元六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兴建圣索非亚大教[]堂,东正[]教逐步发展起来。

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而基督新[]教的产生那又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产物了。

随后,随着殖民主义的兴起,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便从欧洲走向了全世界。

岁月拾遗

相关文章

  •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3)—— 印欧文化与闪族文化的融合

    01 印欧文化 说完希腊和罗马,我们再就印欧文化扩展一下。 印欧民族最早居住在黑海与里海地区,后来向四方迁徙扩散,...

  •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

    明信片——两种文化 犹太人属于闪族文化,希腊人与罗马人属于印欧文化,欧洲文明曾同时受到这两种文化的孕育。 一、印欧...

  •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4)—— 中世纪文化

    01 回顾古典时代 欧洲文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世纪”,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过去。 最早的希腊自然哲学开始探究...

  • 文化脉络

    当莫言先生凭借一部《蛙》,在2012年获得诺奖的时候,举国上下都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振臂欢呼,举国同庆。据说,莫...

  • 节日(4)

    魏晋南北朝融合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与发展...

  •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3)—— 罗马

    希腊哲学在欧洲的主导地位一直延续到古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初年,基督[]教进入罗马,395年古罗马帝国分割为西罗马和...

  • 《苏菲的世界》第13-14章

    第13章 明信片 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 第14章 两种文化 避免在真空中漂浮的唯一方式 印欧文化 起源于黑海...

  • 六经注我-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华经典(序言:借“天真“)

    书接前文,既然文化融合才是王道,那么什么是文化融合呢?文化融合既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也要虚心学习别的文化。所以在对待...

  • 文化与娱乐融合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

  • 文化、入侵与融合

    说起古代中国的文化,很多人在感叹它的辉煌灿烂之外,同时也往往会有一个潜意识中的印象,那就是它是保守的,封闭的,与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3)—— 印欧文化与闪族文化的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zp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