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品历史简友广场想法
自我管理最直接的受益——曾国藩与翰林院的翰林大考

自我管理最直接的受益——曾国藩与翰林院的翰林大考

作者: 大安琪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11:57 被阅读8次

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曾国藩从副科长一跃成为副部长。一个没钱、没后台、没当官的爹、也没有碰到贵人提携,农村出来的山里娃的升迁破了道光年间的记录。

进入翰林院的曾国藩在与同为翰林院同僚的京城大儒同台竞技的过程中,曾国藩确是唯一一个在翰林大考中脱颖而出的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曾国藩恰好在他的职场路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等到时机成熟便一举成名。

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官”这个工作是极其重视的,读书为了当官、当官定要当大官,在封建社会官位的大小几乎成为了衡量一个男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与当官相比,你赚了多少钱、创造了多少艺术成就、发明了多少科技成果,都没有用。比如我们小时候里教科书的名人,在封建社会,不会有人称呼他为杜大诗人,反而称他为“杜拾遗”——杜甫曾经在唐肃宗手下任左拾遗,官职为从八品,按现代社会的公职定级左拾遗相当于现在的副科长。而杜拾遗在当时也是杜甫唯一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称呼。

早年的曾国藩除了没背景外,也因为乡巴佬显得土里土气、跟其他同事相比脑袋瓜子转的也是慢了一些,说话也是过于耿直完全学不会其他人的八面玲珑、能说会道。而他火箭速度的升迁主要原因便是他为自己定下的苛刻的自我规定进而提高了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翰林院是个非常特殊的部门,它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一样,是一个研究型的机构。翰林官员每天的任务便是读书学习,继续深造,以便像管培生一样将来做更大的官职,承担更大的责任。翰林院的每一位翰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非常深的学问和履行永远学习的工作要求。翰林院每个五六年便要举行一次翰林大考,翰林的升迁与学生一样靠得就是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来决定翰林们谁可以升官,谁需要继续深造。

而为了防止翰林们临时抱佛脚,翰林大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举办是不定时的,它的举办基本都是突然袭击。而对于这种考试制度,他们还曾经编了一段顺口溜:“金鼎朝珠挂紫貂,群仙终日任逍遥。忽传大考魂皆落,告退神仙也不饶。”来形容翰林大考的可怕:翰林大考直接决定了每个翰林的命运。翰林面对这场考试并不是考得不好不升官就可以了事,而是若考的不好,带来的后果还有可能是降级罚俸,甚至罢官。

而曾国藩自我管理中定下的课业,便与这翰林大考息息相关:每日需练字一个小时以防字丑影响考官的心情;每月作诗文数篇,也是为翰林大考而做准备。

道光二十三年,即曾国藩到京就任的两年后,他便赶上了一次翰林大考。通常翰林大考举办时间间隔约为五到六年,可是这一次才四年政府便举行了这次考试。除了曾国藩,所有人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全部惊慌失措,没有任何准备。

大部分刚进了翰林院的翰林像是高考结束后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也是放浪不羁、能不学习绝不学习。与此相比,曾国藩立志做圣人之后,他的生活极其有规律,平日繁重的课业让他保持了良好的备考状态。尽管面对第一次考试非常紧张,但是曾国藩因为他对自己的严要求,心里还是非常有底气。而立下了大志向,为自己定下了严格的自我管理制度的曾国藩,面对第一次翰林大考,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呢?

相关文章

  • 自我管理最直接的受益——曾国藩与翰林院的翰林大考

    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曾国藩从副科长一跃成为副部长。一个没钱、没后台、没当官的爹、也没有碰到贵人提携,农村出来的山里...

  • 曾国藩的进阶之道

    1、定下自我管理的12条军规 虽然曾国藩进了翰林院,但翰林院的竞争十分激烈。他立志学做圣人之后,便给自己立下了12...

  • 《曾国藩传》day2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讲述京官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 曾国潘在任翰林院时,翰林院集中了当时全国的精英中的精英...

  • 修身

    修身 读张宏杰先生《曾国藩传》,曾国藩28岁中进士入翰林院,30岁翰林院散馆受检讨一职,正式开始京官生涯,也就是在...

  • 《曾国藩传》day2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通过讲述京官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曾国潘在任翰林院时,翰林院集中了当时全国的精英中的精...

  • 曾国藩惊人的升阶之道

    道光二十年(1840),曾国藩授翰林院检讨;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为翰林院侍讲;道光二十七年(1847),升...

  • 海纳百川之外守住底线——《曾国藩传》

    文|木羽 曾国藩虽然自己从考中秀才后,一路高歌猛进,年纪轻轻就进入到翰林院了。但是进入翰林院后发现自己与他人差距很...

  • 小米粒的简历和老曾的简历

    曾国藩简历 1833年,曾国藩考中秀才。 1834年,考中举人。 1838年,曾国藩考中进士,翰林院。 1840年...

  • 曾国藩的每日计划,让他成为自律的狠人

    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北京做官,授翰林院庶吉士,属实习性质,没有品级标准,也没有实习工资,只有经过翰林院...

  • 读《曾国藩传》笔记2

    二、立志 自省 有恒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进京入翰林院为官。 当时的翰林院,虽是一个衙门,但它更像是一所学院。在这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管理最直接的受益——曾国藩与翰林院的翰林大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zt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