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0541/7df97dd7a347c784.jpg)
我意识到:很久了,我一直对事物的意义,很是在乎。总觉得一件事情,如若做它,必须得有一个意义存在;如果反之,做的必要性便不存在了。
读一本书时,我也会思考它的作者写它的意义何在?
后来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做了也没意义,但却不得不做,这就是世事的性格,也是世人的无奈。
有些作品,写得精彩,读完后,却觉得迷茫,因为我思考后发现,竟然不知作者干嘛要写它。
记得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前,我查阅了作者茨威格的生平。带着佩服和期望去读小说,果然阅读过程很顺畅,也绝不缺乏惊叹。
我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啊;原来情节还可以这样发展啊;原来人物还可以这样设计啊。
可是,当我读到全书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却突然有了空落感。我不知道自己花费时间通读的作品,它的意义何在?
一个莫名爱上花花公子的少女,在男人瞬间发情时的爱恋中迷失自我,怀上了他的孩子。而他却全然不知,且转身便忘了她的存在。
她自己一人艰难地抚养孩子,心里忘不掉他,虽然她已不知道自己喜欢他什么?她似乎从来也没说清过自己为何中意他。可她就是这样迷恋一个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也全然忘了与她还有过一夜情的人渣。
直到他们的孩子死去,她才下定决心给他写了这封信,全篇悲苦,以致于他在某一时刻,少得可怜的良知被激起了一点点,然后又被他习惯了的玩世不恭给取代了。
读完这本小说,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作品的意义何在?它想说明什么?这样消极颓废,这般无望无助。很久了,我都没能给出自己答案。
后来有一天,我在读了一些大师的作品后,突然有了一种空前的想法:文学作品并不一定必须与道德相提并论,也不一定要求每部作品都存在意义。
人性本就是复杂与多样的,我没机会和能力去接触世间每一个人,但却可以从作家的作品中,了解这大千世界人等之各异,这就是作品的意义所在。
就如警察破案,人们总期盼最终可以真相大白,却不曾想过,世间就是存在破不了的案子,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武断地认为:警察都比罪犯高明;更不能自欺欺人地说服自己:在这世间,正义一定战胜邪恶。这些不过都是善良人们的美好期盼罢了。
想通了这一点,我便不再纠结作品的意义所在。很多作品,作家就是意在展现人性。只要读者从作品中体会出人性的各异,这个作品就成功了,也便有了意义。
当然如果在作品中,作家若能让道德最终战胜了人性,或许多少会给这个世间带来些希望。
文|枫叶丰泽
网友评论